西安事變的政治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有什麼歷史意義

1、為了逼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他們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結果:和平解決   意義:標誌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史上也稱為雙十二事變.   1936年12月,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率部發動的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是我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對於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起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在西北地區,以西安為中心的國民黨軍隊的主要力量有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率領的第十七路軍,這兩支軍隊均非蔣介石嫡系,屢受排擠,對此,他們極為不滿,尤其是東北軍,過去盲目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棄守東北,遭到國人唾棄,後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損失,全軍上下深感“剿共”沒有出路,強烈要求抗日,收復東北國土。在瓦窯堡會議之後,中國共產黨通過種種渠道,大力開展對這兩支軍隊的工作,堅定了張、楊聯共抗日的決心,從而使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區取得勝利。   西安事變前夕的張學良(左)與楊虎城   張學良自從在西北地區實行聯共抗日之後,曾多次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都被拒絕。蔣介石調集嫡系軍隊約30個師準備從河南開入陝甘參加“剿共”。之後,蔣又於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把軍隊全部開赴陝北“剿共”前線。12月12日凌晨,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協同行動,扣留了蔣介石,並囚禁了陳誠、衛立煌等國民黨軍政大員,隨即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等八項抗日主張。   西安事變發生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如何對待事變的問題上,南京當權勢力中出現了兩種對立的主張。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代表的親日派竭力策動“討伐”,轟炸西安,企圖取代蔣介石的統治地位;而親英美派的蔣介石親屬宋美齡、孔祥熙、宋子文等則不顧何應欽的反對,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介石而積極努力。   西安事變指揮部——楊虎城公館   中共中央在對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勢進行正確分析之後,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基本方針,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引起的問題,反對新的內戰;同時中共中央還主張用一切方式聯合南京的左派,爭取中派,反對親日派,以推動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南京方面在弄清張學良、楊虎城和共產黨並不想加害蔣介石,而希望和平解決此次事變的態度後,於22日派宋子文、宋美齡到西安談判。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全權代表也參加了談判。他遵照中央的有關指示,在與張學良、楊虎城共同商討並進行同南京方面的談判中,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經過兩天的商談,宋美齡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個月後抗日發動”等項承諾。12月24日晚,周恩來會見蔣介石,當面向蔣介石說明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政策。蔣介石表示同意談判議定的六項條件,允諾“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國決不再發生反共內戰”。   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報》刊載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   25日下午,張學良決定釋放蔣介石,並親自陪同蔣介石乘飛機離開西安回南京。一到南京,蔣介石立刻扣留張學良。消息傳出後,西安出現動盪不安的局勢,東北軍中堅決主張聯共抗日的王以哲軍長被東北軍中一部分過激分子殺害,內戰危險重新出現。周恩來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堅定而細緻地進行工作,鞏固了紅軍和東北軍、十七路軍的團結,基本上保持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偉大成果。   1937年4月2日,周恩來由西安返回延安,毛澤東等到機場迎接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各種社會政治因素合力......

西安事變對中國政局(主要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走勢的真實影響!

西安事變時候紅浮只有三萬人,而國民黨軍隊的人數呢?相差很懸殊。

事變發生之後,中共派出代表周恩來和蔣介石方面的代表談判宋美齡談判,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國共一致對外。

事變發生之前,中共爭取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有正義感的國民軍將領,使得紅軍、東北軍、西北軍三位一體。

蔣介石死的時候還對蔣經國說:不可放虎歸山。當時楊虎城將軍在解放前被殺害,我理解張學良將軍因為是蔣介石的結拜弟兄,而且張將軍和宋美齡的關係不一樣,所以蔣介石沒有下毒手。如果沒有西安事變,當時中國的格局將發生很大的改變。

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內容,推薦你好好讀讀介紹張學良將軍的書籍。

西安事變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經過、意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79.htm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當時任職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當時任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發動的直接軍事監禁事件,扣留了當時任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導致了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和平解決。

如何認識西安事變的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到底意義如何,是否真的是停止了內戰,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現代大多數人的認識是這樣的。它實際上的意義真的有這麼大嗎?以下是我個人的幾點淺見:

1. 沒有西安事變,中國是否就不抗日,或者打不了抗戰了呢?

實際上,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中日戰事幾乎每年都在進行,而且在長城、古北口抗戰還打出了威名,打出了一個"大刀隊"。日軍南侵的氣焰受到打擊,蝨伏了好幾年。國共第二次合作後,按理說抗戰力量更強大。但是為什麼在西安事變之後才半年多,77事變就爆發,日軍就開始全面侵華了呢?

這說明,至少在日軍眼裡,抗日統一戰線並沒有那麼強大。

2. 西安事變的真正受益人是誰?無疑是共產黨。

不少朋友都認為,陝北的紅軍當時處境並沒有那麼困難。這是"成王敗寇"以後的想當然。

陝北是一塊很貧窮的地方,自唐宋開始,它就是完全依賴內地經濟保障的邊防地帶。這塊地方一下子要養活這麼多軍隊,其困窘可想而知。

看看後來蔣介石一停止發餉,邊區政府立刻陷入經濟危機,甚至有餓死人的現象,就不難理解。南泥灣,"359旅好榜樣",都是那時候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1935年長征到達陝北,立刻

就開始東征西征。因為不打出去實在沒法活。結果,東征沒有任何效果,死了劉志丹,撤了回來。西路軍則乾脆全軍覆沒,回民馬家軍的剽悍,是不能輕易視之的,十幾年後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都還對他們心有餘悸。

就在西安事變之前,蔣調來中央軍三十萬,準備以河南為基地,最後解決陝北紅軍。如果沒有命運之神的眷顧,中國現在的歷史已經改寫了。要知道,紅軍是很厲害,可他們畢竟不是神仙。

江西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一直都說是因為王明左侵路線的結果。但在斯諾的 <西行漫記> 裡,其實已經說的很客觀明白。最後一次圍剿,是蔣的"步步為營","堡壘封鎖"的戰略取得了勝利。中央蘇區最後黔驢技窮,不得以給擠了出來。那麼可以想象一下,在經營了十年的江西,鄂豫皖,都無法立足的紅軍,在人生地不熟,吃飯都成問題的陝北,如何堅持下去,是很成問題的。

更加嚴重的是,陝北在地理上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封鎖的地方。西路軍的下場,實際上就是整個中共可能要面對的結局,他們跑都沒地方跑。

當時,只有聯蔣抗日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機會了。

3. 東北軍剿共連戰連敗。損失了三個師,其中有一個還是精銳。

但是,這並沒有讓東北軍元氣大傷,而且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東北軍在小張指揮下戰鬥力之差,打回東北老家只是妄想。

看看東北軍早期抗戰表現就知道: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一槍不放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日軍進犯關內,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日軍再進熱河。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蔣對張還是很講義氣的,調他去陝西剿共,是因為覺得那時候紅軍已經不堪一擊,給他個容易的果子吃而已,並不是想利用共產黨搞垮東北軍,而且一看他失利,立刻調集中央軍來幫助戰。

4.

至於說到小張想入黨,被共產國際拒絕。這種話當八卦聽聽就好了。且不說張那樣的生活作風怎麼能真心入黨,他真的入了黨,他這麼大個東北軍的攤子叫中共怎麼消化得了?

而張學良的西安事變,唯一的意義,就是救了共產黨。這就是為什麼快八十年了共產黨都對張學良感恩戴德,那真是在千均一發的關頭救了我黨我軍,有再造之功。難怪當時主席一收到......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結果如何?有何重要的歷史意義?

樓上回答非也

1.共產黨身處黃土高原無資源,前有胡宗南後有馬步芳.又有閻西山的虎視耽耽.西安事變是綏靖政策,用時間換空間,暫時減輕國民黨的高壓政策.

2.國民黨如果拒絕合作,共產黨就佔據了輿論以及道義上的主動.減少國民黨輿論的負面壓力.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3.共產黨可以光明正大的深入華北華南,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4.民族大義,驅除外族拯救黎明覆我中華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

西安事變的意義是啥

西安事變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

首先,張楊兩將軍發動事變是為了逼蔣抗日。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周恩來時就建議:“根據我兩年來的觀察,蔣可能抗日,他錯在先安內後攘外,你們在外面逼,我在裡面勸,內外夾攻,定能扭轉過來。”當張、楊起事時明確表示:“捉了(蔣)之後,只要他答應抗戰,我們還擁護他作領袖。”但是東北軍、十七路軍內部對如何處置蔣介石議論紛紛,統一內部思想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中共中央堅持和平解決。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變的消息後,接連召開會議研究。在統一思想後,派周恩來等領導人前往西安談判,一直堅持和平解決爭端。

西安事變教訓了蔣介石。事變的成功發動使他認識到人心向背,抗日怒潮非幾十萬大軍所能阻擋,不得不正視歷史發展趨勢,擇善而從,答應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談判,並當面向周恩來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齡、張學良全權代表他與周恩來解決一切。他回南京後,周恩來可直接去談判。

蔣介石離開西安後,雖然違背諾言,扣押張學良將軍,陳兵潼關,但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內戰。而是以軍事為後盾進行政治分化。顧祝同進入西安後,未動兵刃,蔣介石又速派張衝趕赴西安,參加和周恩來的談判。隨後,蔣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廬山,最後在南京和周恩來多次談判,終於於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這一切變化都與西安事變密不可分

電腦磁盤空間太低了怎麼辦???

C:\Documents and Settings\×××\Local Settings\Temp

裡面的東西可以刪除乾淨,都是沒有用的,還有就是

×××處代表你電腦裡邊的所有用戶,包括ALL user裡面,最好顯示所有文件。

另一個方法,就是吧C:\WINDOWS裡的所有依$開頭的文件全刪掉。

相關問題答案
西安事變的政治意義?
西安事變的過程和意義?
西安事變的意義是什麼?
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
成立亞投行的政治意義?
均田免賦的政治意義?
西安事變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是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有什麼意義?
雄安新區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