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目的和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軍訓的目的和意義

對學生實施軍事訓練,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改革教育內容,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人才的重要措施。通過軍訓,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培養艱苦奮鬥的作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後備兵員和預備役軍官,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學生軍訓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開展國防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形式。其重要意義在於:

一、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利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四有”新人;

二、有利於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對做好未來反侵略戰爭準備具有戰略意義;

三、有利於激發學生愛國衛國意識,對加速綜合國力的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四、有利於增強“國無防不立,無兵不安”的觀念,提高全民族的國防意識。

軍訓的目的是什麼

軍訓不光是為了讓孩子們吃苦,訓練他們的意志,還要讓他們有組織性,紀律性。還要讓他們知道那麼保衛我們的人比我們吃苦吃得多,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那些當兵的是不懂得憐香惜玉,但他們也不想把孩子訓個半死,只能說現在的孩子太嬌貴了。但凡能吃點的苦的孩子都不會被訓倒。如果連這點苦都吃不了,怎麼迎接中考高考的壓力?不如趁早回家

軍訓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意義?

目的:讓大學生知道什麼叫服從命令,服從命令就是聽黨的話!

意義: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力,完成黨的交給大學生的任務

中學生軍訓的意義與重要性

鍛鍊團隊、集體意識,提高個人紀律觀念,嚴格的訓練還能鍛鍊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打磨個別人的不好的個性。我記得我們軍訓的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合理揣+不合理的=鍛鍊!

小學生軍訓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鍛鍊身體、磨練意志,有集體意識、有紀律

學校的軍訓目的是什麼?

鍛鍊學生意志,磨練學生堅強的品質,鍛鍊學生的身體,希望學生成為祖國的棟樑。

大學生軍訓的目的有哪些

對大學生進行集中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教學,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正確決策,它既能體現人才培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利國防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軍事技能,又有力地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1.開設軍事課程是國家法律賦予高校的義務我們國家已經邁向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健康軌道,增強法律觀念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1)法律依據: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2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簡稱《兵役法》)。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次會議對《兵役法》又進行了修改。《兵役法》第43條明確規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第10條也明確規定,可以從非軍事院校的畢業生中選拔預備役軍官。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15條規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依法履行兵役義務、自覺接受國防教育,是法律賦予大學生的神聖義務。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優秀青年的代表,是鞏固我國國防、抵禦外敵入侵、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後備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義務,在校期間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掌握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2)世界趨勢: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大學生軍訓工作,將大學生軍訓作為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美國製定了全民性的《國防教育法》,同時還制定了專門針對青壯年的《普遍軍訓與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規定的年齡必須參加軍訓,履行兵役義務。對高等學校的學生軍訓,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以4年制的學校為例,前兩年為每週2~3學時學習基礎軍事課程,後兩年增加至每週5學時,並參加—次為期6周的軍事夏令營。這些學生在畢業以後,有相當一部分可能成為現役部隊中非常出色的軍官。據統計美軍現役部隊中有30%的將軍和40%的校、尉級軍官來自設有後備役訓練團的學校畢業的大學生。可見,軍事課不僅是大學生履行義務的—種形式和大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2.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臺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臺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李登輝炮製“兩國論”妄圖分裂祖國:陳水扁上臺後,拒不承認一箇中國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並且不斷以蠶食的手法推行“漸進式態度”,諸如公佈“本土化教育”、廢“國語”教育、將“中文系”併入“外國文學系”、“中華民國護照”加註“臺灣”英文字樣、又要在2004年3月20日的“總統”選舉之日舉行所謂的“防衛性公投”和“和平公投”(臺灣“3&S226;20公投”遭臺灣民眾否定,因投票人......

學習國防的意義和目的

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臺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臺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自衛的實戰力量和威懾力量,當然也就不會有政治上的真正獨立和經濟上的穩定發展,更談不上國際地位和聲望了。20世紀初發生的一切,是中華民族蒙受屈辱的血淚史,經歷了社會衰朽,國力式微,列強入侵,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經歷了救亡圖存,自新求存的偉大奮鬥。通過對史實的教育,樹立保衛21世紀中國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的中國魂,重塑民族形象。生活在現代的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往往只顧個人利益,貪圖個人享受,沒有居安思危意識,不知道國安才能民生、國富才能民強,沒有國家的安全就不會有我們小家的安寧和幸福,因此要激發學生在危機感基礎上寄託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風雲變化,西方世界對我國的和平演變的野心從未停止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世界霸權主義已成為臺灣和平統一的巨大障礙。21世紀的中國誰來保衛?要靠高素質的新一代。作為新時期的學生,要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勇於同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作鬥爭。

開展國防理論、國防歷史、國防精神、國防法制等內容的教育,不斷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賦予新內容。一段恥辱的歷史,可以激發學生的義憤;一個精忠報國的壯舉,啟迪學生要發奮努力;一次軍訓或基地考察,讓學生終生難忘;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能教育學生為國捐軀。通過行之有效的載體和活動,教育學生知我中華、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衛國之勇,樹立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責任感。

高校的國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中開展國防教育不但可以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遠大的理想,還能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國防觀念,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這對培養新世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適當的做些修改

談談大學生學習大學軍訓教程的目的和意義

大學生學軍訓意義非凡。首先是要學軍人的意志,學一切行動聽指揮,養成有克苦的精神,鍛鍊思想意志,練就整齊劃一,造就國防意識,學習軍人素質。這就是學習軍訓的意義和目的!

所謂的軍訓有什麼意義?

說實話我覺得除了每天被呼來喝去毫無尊嚴外除了晒晒太陽補補鈣再也沒什麼意義

相關問題答案
軍訓目的和意義?
安全培訓目的和意義?
培訓考核的目的和意義?
專業實訓的目的和意義?
開網店的目的和意義?
畢業論文目的和意義?
總監招聘目的和意義?
論文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制定規範的目的和意義?
護理考試的目的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