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光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18

道教三光怎麼引

三光

1、指日、月、星。又以日、月、五星合稱三光。

《莊子.說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白虎通.封公侯》:“天道莫不成於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師。”

漢班固《靈臺詩》:“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史記.天官書》:“衡,太微,三光之廷”

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三光,日、月、五星也。”

三光五嶽 什麼意思

1、指日、月、星。又以日、月、五星合稱三光。《莊子.說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白虎通.封公侯》:“天道莫不成於三,天有三光,範、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師。”漢班固《靈臺詩》:“三光宣精,五行布序。”《史記.天官書》:“衡,太微,三光之廷”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三光,日、月、五星也。”

2、指房、心、尾三星宿。《禮記.鄉飲酒義》:“鄉飲酒之義,立賓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設介撰以象日月,立三賓以象三光。古之制禮也,經之以天地,紀之以日月,參之以三光。”鄭玄注:“三光,三大辰也。”《爾稚.釋天》:“大辰:房、心、尾也。”

三光,眼科診斷術語。古稱日、月、星為天之三光。歷代眼科對視力嚴重減退者,常以是否能見三光辨患眼有無光感。《祕傳眼科龍木論》:“目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即指視力減退至僅存光感。

三光還指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

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侵略者對八路軍敵後抗戰活躍的華北地區,由於始終找不到對付八路軍敵後游擊戰的有效方法,相反,在八路軍的廣泛打擊下不斷遭受損失,極大地動搖著日軍的殖民統治並牽制著其兵力的調度使用,為此,窮凶極惡的日軍對我八路軍敵後抗日根據地在一遍一遍地「掃蕩」的時候,竟然遷怒於人民群眾。

1941年7月10日,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改任日本軍事參議官,岡村寧次接替其職。他到任後即提出深挖封鎖溝,高築封鎖牆,強化堡壘政策以及在大「掃蕩」中,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陝西,海拔2154.9公尺)、北嶽恆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說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的恆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製。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恆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其中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一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曆代曾有72個皇帝到達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

道教有哪些禁忌

禁忌起源甚古。距今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在死者身撒紅色鐵礦粉粒,反映了我國原始人群的禁忌行為。到了殷代,甲骨卜辭中常常有為了征伐、狩獵、祭祀而占卜的記載,其中所說某事不吉就是禁忌的一種。《周易》裡也有關於禁忌方面的記載,其中小畜上九爻辭就說:“月幾望,君子徵凶。”《禮記·禮義》中說:“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這就是說,忌日是親屬的死日,這天不做其他事,不是因為以死為不祥而避。所以禁忌並不一定就是否定其事,而只是規定忌日不做超越規定的事。道教禁忌繼承和發展了漢代以前有關禁忌的宗教迷信,並把它貫穿於道教信仰者的日常生活中。道徒的行住坐臥、飲食起居以及各種儀式都有禁忌,諸如暮莫遠行,臥莫燃燭,勿居崇奉六天及事山川魔神者之室,供水忌汲井泉,須於夜半子時取河水,或特忌斬衰孝子、新婚婦人、月信未斷及疥瘡廢疾者升齋堂庭壇。但就其涉及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原始的自然崇拜。道教禁止北向便溺、北向理髮、北向唾罵、北向解脫衣裳,或仰視三光,怒視日月星辰。道教有《五斗經》,特別重視北斗,認為北斗“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滅度厄之力。”說明道教禁止北向做汙穢事是出於對北斗的崇奉神化。其實,在我國,崇拜日月星辰之神起源很古,殷墟卜辭就是“賓日”、“出日”、“入日”等的記錄,這可能源於殷人對日神有朝夕迎送的禮拜儀式。成書於春秋或戰國時期的《尚書·舜典》有:“肆類於上帝,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的記載。所謂類、望是指對不同神靈的不同祭法。“六宗”是被祭的對象,包括“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泰山)。原始的動物或圖騰崇拜。道教禁止食父母本命獸肉與自身本命獸肉。認為牛有功,犬有義,雁有序,鯉鱔朝北斗,故不得食用。《上清黃庭內景經》樑丘子註釋敘說:“忌食六畜及魚臊肉,忌五辛。”所謂六畜,即牛、馬、豬、羊、雞、犬。魚臊即生臊。五辛,即生蔥、蒜、薤、韭、葫、荽。但是,道教禁葷辛的限制並不十分嚴格,這反映出:禁食父母本命獸肉是原始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思想的融合。道教飲酒食肉有一個發展過程。早期道教提倡禁酒,但認為飛禽走獸“能立治病”,“飛鳥步(按:當作走)獸,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廣弘明集》卷十二也說張陵時“殺牛祭祀二十四所”。可見早期道教並不禁食葷辛。南朝劉宋陸修靜的《道門科略》才有三會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不得飲酒食肉”的規定。道教禁忌與藥物學、養生學有關,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雲笈七籤》、《雜戒忌禳災祈善》和《禁忌篇》認為:“性調乎食,命延乎藥”,提倡養性為主,輔以藥物、飲食。在他們看來,人年四十以下,陽氣尚盛,不宜全食補食,與中醫對不同年齡的人用藥不同的觀點一致。同時還提出一些治病防病措施,諸如“衝熱汗出,不宜洗身”;“冬夏不宜枕冷物鐵石”;“久忍小便脈冷兼成冷痺”;“凡新哭泣訖便食即成氣病”;“凡欲見死屍,皆須先飲酒及咬蒜闢毒氣”;“凡大汗勿脫衣,不慎,多患偏風半身不遂”;“長生之要,其在房中”,即要注意節制性慾,反對遠行歸還、大疲勞及醉酒、生病行房事,以上這些規定都有合理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禁忌反映了道教學者重視量變,力求不破壞身體各部分運動平衡的思想。《雲笈七籤·禁忌篇)主張“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疲,臥不至極”,“不欲極飢而食,不欲極渴而飲,食不過多”,“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涼”,“五味不欲偏多”,做到“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反對久視、久臥、久立、久行、久坐。在一般正常情況下,這當然是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總的看來,道教禁忌嚴防“病由口入......

什麼是道教的 三關寶芝

道教三關:大小週天派功法,是道教的重要練功方法,自古至今成為常用的導引養生功法。宋元以來,道家由外丹修煉轉向內丹練養,其特點是以精、氣、神為鍛鍊對象,強調精神內斂、意氣相隨,推動內氣沿經脈周流。本套功法共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初關,煉精化氣,稱為“小週天”,小週天通三關,令氣在任督二脈環流;第二階段為中關,煉氣化神,即“大周天”大周天則通達奇經八脈,十二正經;第三階段為上關,煉神化虛,追求神仙的至高境界。這三關修煉,又稱三花聚頂。

寶芝:舊時道教稱靈芝。靈芝,蕈的一種,菌蓋腎臟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環紋,並有光澤。可入藥,有滋補作用。

佩戴道教護身符行房事會有什麼影響

萬惡淫為首,護身符是真的話,你屬於不敬三光,不敬天地神,大不敬。如果是假的那啥運用也不頂。睡覺前摘下護身符放到乾淨的地方

玄珠顯露 運轉任督 玄珠是什麼

玄珠,從辭源角度看,「玄珠」本是一個哲學的用語,它首出於《莊子·天地》篇。《莊子· 天地》篇中之“ 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體之“ 道” 。 由於“ 玄珠”滲入了神祕性內涵, 因而道教對其進行了借用與發揮。在外丹術中,“ 玄珠”是水銀的隱名; 在內丹術中,“ 玄珠”是內丹的別名。 道教內丹學是心性之學在其理論上的表現, 隨著內丹學的發展,“ 玄珠”又被看作心與性的代稱。 道教賦予“ 玄珠”以宗教與信仰的內涵, 其對“ 玄珠”這個特殊概念的借用和發揮, 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莊子》對道教的深刻影響, 以及道家與道教的親緣關係。

玄珠與道

《莊子》“寓言十九”, 其中尤喜以“珠”作喻 。如《外物》篇在譏諷儒者以詩禮發冢時,即有“口中有珠”、 “死何含珠為” 、 “無傷口中珠”等語 。《列禦寇》篇載“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穉莊子”之事, 而莊子則告誡此人曰 : “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 ,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 ”莊子以“千金之珠”作喻,旨在警戒此人了悟暫時的榮華背後將隱藏著未知之禍患的哲理。然對“玄珠”論述最深刻並對後世影響最大的, 莫過於“黃帝赤水遺玄珠”中的“玄珠”之喻。此寓言見於《天地》篇 ,其文雲: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 還歸遺其玄珠焉 。使知索之而不得 ,使離朱索之而不得 ,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 。黃帝曰 : 異哉 ! 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 ”

該寓言中的“知”通“智” , 象徵智慧 、 理智 、 理性 、 思慮。“離朱”是傳說中黃帝時視力最好的人,成玄英疏謂“非色不可以目取也” ,故可以理解為視覺。“喫詬” ,成玄英疏雲“言辨也” , 即指算計是非得失的談辯 、 辯論。“象罔”, 又作“罔象”、 “沐腫” ,《史記 ·孔子世家》 、《星槎勝覽》 、 《酉陽雜俎》、《史記集解》等均有使用 ,本指一種水怪之名① , 而成玄英疏雲“無心之謂” 。宋人呂惠卿則注云: “象則非無 ,罔則非有 ,非有非無,不皦不昧,此玄珠之所以得也。 ”② 郭嵩燾注云 : “象罔者 , 若有形若無形, 故眸而得之。 ”綜合這幾種詮釋 ,“象罔”在此是象徵一種無成見、非有非無 、 虛實相合的自然和諧狀態。對於“玄珠”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注引司馬雲: “玄珠 ,喻道也。 ”成玄英疏則謂: “玄則疏遠之目 , 珠乃珍貴之寶,欲明世間群品莫不身心迷妄,馳騁耽著 ,無所覺知 ,暗似北方, 動如流水, 迷真喪道 ,實此之由。 ”他們都直接把“玄珠”視作比喻道家的形上本體之“道” 。概而言之 ,此則寓言旨在說明本真之道不可以感官、言辯和理智去把握。唯有拋卻一切主觀成見 、 消除主客雙方的二元對立 ,而採取無心無意無為、順其自然的態度, 才能真正獲得它 。可見 , 莊子以“玄珠”比喻“道”的目的 ,旨在強化“道”的形上性、超越性和玄思性 。從美學的角度來說,“象罔”之所以得到“玄珠” ,是因為它非有非無、非實非虛 ,亦即它在有與無、虛與實之間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和諧, 創造出一種朦朧、 混沌之美感與神妙莫測之意境 。漢代文獻對“玄珠”也有論及 。如《淮南子·人間訓》篇亦記載了“黃帝遺玄珠”的故事 ,只是對索珠其人有所變動 。該篇雲: “黃帝亡其玄珠 ,使離朱 、 捷剟索之 ,而弗能得之也 。於是使忽恍 ,而後能得之。 ”這裡 ,將索珠者換成了“捷剟” 、 “離朱” ,“象罔”也換成了“忽恍” 。高誘注“忽恍”為“善忘之人” , 其哲學意蘊同於《莊子·天地》篇,都......

高分求教:什麼是道教儀式中的“請官”,求詳解

道教中有三位神,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普稱「三官大帝」,

「三官」即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 的合稱,

在道教中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只。道教宣稱三官能為人祈福、赦罪、解厄。

在道教中「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賜福」,農曆正月十五是天官大帝出巡視察的日子。天官大帝主掌考核與監督工作,除了要監看眾神在凡間的工作情況外,另外就是聽取凡間的民意,陽間的在位者是否有循私為己的行為,如果有將通報玉帝收回在位者的執政大權,如果掌理的國泰民安,就會報請玉帝給予賞賜。天官有賜福予凡間或眾神的大權,因此就流傳著「天官賜福」的一句話,故在天官大帝出巡視察這天,人們準備香案及供品來供請天官大帝,向大帝奏請願望,大帝將會依此人之表現,是否準其奏願,讓人們願望實現。

「地官赦罪」: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管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故對道教來說,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地官赦罪日」,又稱中元節,是地官為人赦罪之日,

「水官解厄」: 下元水官,為暘谷洞元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戰國以前祭祀三官是件大事,均由皇帝親自執行,一般平民百姓只能祭祖。東漢時,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請官”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

什麼叫做靈飛經?

在眾多的小楷精品中唐代鍾紹京的《靈飛經》尤像一顆璀燦的明珠,為書壇所矚目。 《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

道教經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鍾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鐘”,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百卷。《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

靈飛經正文

瓊宮五帝內思上法

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九通,平坐,思東方東極玉真青帝君,諱雲拘,字上伯,衣服如法,乘青雲飛輿,從青要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手執通靈青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青上帝君,厥諱雲拘,錦帔青裙,游回虛無,上晏常陽,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通靈致真,五帝齊軀,三靈翼景,太玄扶輿,乘龍駕雲,何慮何憂,逍遙太極,與天同休。”畢,嚥氣九咽,止。

四月五月丙丁之日,平旦,入室南向,叩齒九通,平坐,思南方南極玉真赤帝君,諱丹容,字洞玄,衣服如法,乘赤雲飛輿,從絳宮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手執通靈赤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赤帝玉真,厥諱丹容,丹錦緋羅,法服洋洋,出清入玄,晏景常陽,回降我盧,授我丹章,通靈致真,變化萬方,玉女翼真,五帝齊雙,駕乘朱鳳,遊戲太空,永保五靈,日月齊光。”畢,嚥氣八過,止。

七月八月庚辛之日,平旦,入室西向,叩齒九通,平坐,思西方西極玉真白帝君,諱浩庭,字素羅,衣服如法,乘素雲飛輿,從太素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手執通靈白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白帝玉真,號曰浩庭,素羅飛裙,羽蓋鬱青,晏景常陽,回駕上清,流真曲降,下鑑我形,授我玉符,為我致靈,玉女扶輿,五帝降軿,飛雲羽翠,升入華庭,三光同輝,八景長並。”畢,嚥氣六過,止。

十月十一月壬癸之日,平旦,入室北向,叩齒九通,平坐,思北方北極玉真黑帝君,諱玄子,字上歸,衣服如法,乘玄雲飛輿,從太玄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手執通靈黑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北帝黑真,號曰玄子,錦帔羅裙,百和交起,徘徊上清,瓊宮之裡,回真下降,華光煥彩,授我靈符,百關通理,玉女侍衛,年同劫紀,五帝齊景,永保不死。”畢,嚥氣五過,止。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戊巳之日,平旦入室,向太歲叩齒九通,平坐,思中央中極玉真黃帝君,諱文樑,字總歸,衣服如法,乘黃雲飛輿,從黃素玉女十二人,下降齋室之內,手執通靈黃精玉符,授與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黃帝玉真,總御四方,周流無極,號曰文樑,五彩交煥,錦帔羅裳,上游玉清,徘徊常陽,九曲華關,流看瓊堂,乘雲馳轡,下降我房,授我玉符,玉女扶將,通靈致真,洞達無方,八景同輿,五帝齊光。”畢,嚥氣十二過,止。

靈飛六甲內思通靈上法

凡修六甲上道,當以甲子之日,平旦,墨書白紙太玄宮玉女左靈飛一旬上符,沐浴清齋入室,北向六拜,叩齒十二通,頓服一旬十符,祝如上法。畢,平坐閉目,思太玄玉女十真人,同服玄錦帔、青羅飛華之裙,頭並頹雲,三角髻,餘發散垂之至腰,手執玉精神虎之符,共乘黑翮之鳳、白鸞之車,飛行上清,晏景常陽,回真下降,入兆身中,兆便心念甲子一旬玉女,諱字如上,十真玉女悉降兆形,乃叩齒六十通,咽液六十過。畢,微祝曰:“右飛左靈,八景華清,上植琳房,下秀丹瓊,合度八紀,攝御萬靈,神通積感,六氣練精,雲宮玉華,乘虛順生,錦帔羅裙,霞映紫......

相關問題答案
道教三光是什麼意思?
被三光是什麼意思?
佛教三戒是什麼意思?
道家三元是什麼意思?
直播一道光是什麼意思?
道無形三篇是什麼意思?
請問佛教中開光是什麼意思啊? ?
新三板是什麼意思?
道路淨高是什麼意思?
皎潔的月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