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群體是什麼意思?
"受眾"一詞是什麼意思?
受眾——從靶心到中心
新聞觀念的革新總是與新聞實踐密切相連的。在這些變化中受眾觀念的變革十分突出。中國新聞媒介越來越重視受眾、貼近受眾。但是,如何看待受眾觀念的變革,學術界還存在爭議。“受眾中心論”其中頗具代表性的觀點,研究者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受眾為中心的觀念必然替代以傳者為中心的觀念,其理由是“這種觀念轉變符合世界範圍內傳播觀念發展的規律,是現代化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這種轉變開闢了中國新聞改革的一條穩妥可靠的道路”。本文試圖以史實的手法描述新時期受眾觀念在我國的逐步演變過程,並分析其中的原因,為市場經濟下受眾觀念在實踐中的運用提供參考。
一、受眾觀念的歷史演變
1、受眾觀念的理論依據
所謂受眾,簡而言之就是指信息傳播的接受者,包括報刊和書籍的讀者、廣播的聽眾、電影電視的觀眾,第四媒體網絡的興起使得受眾的範圍越來越大了。自大眾傳播學成為一門科學以來,誰是新聞傳播活動的中心,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和討論的焦點之一。早期的傳播學者從宣傳的角度出發,先後提出了“槍彈論”、“強效果論”等理論,其實質就是把受眾看作是被動的信息的接受者,很明顯,在這些理論中傳者是居於中心地位的。隨著研究的發展,傳播學者們發現受眾並不是單純的、被動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質的,不同的受眾對於同一傳播信息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開始受到重視。
真正實頂從傳者中心論到受眾中心論的轉變是在20世紀60年代。受眾中心論的研究者認為,受眾是傳播的主動者,媒介是被動者。受眾並不是消極地“接受”信息,而是積極地尋求信息為自己所用。這也就是所謂的受眾本位意識論。
施拉姆曾這樣解釋:受眾參與傳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廳就餐,媒介在這種傳播環境中的作用只是為受眾服務,提供儘可能讓受眾滿意的飯菜(信息)。至於受眾吃什麼,吃多少,吃還是不吃,全在於受眾自身的意願和喜好,媒介是無能為力的。換句話說:“這個理論假設的中心是受眾。它主張受傳者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個人的需求和興趣來決定的,人們使用媒介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和願望。” 除此之外,德國學者伊麗莎白·紐曼提出“沉默的螺旋”受眾模式與理論,從而在新聞理論界確立了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中心地位。
在實踐上,西方新聞界也經歷了一個漠視受眾到重視受眾的轉變過程,甚至一度把受眾中心論發揮到了極端,如黃色新聞的泛濫。西方新聞界先後通過行業自律和社會責任理論的提出,對新聞傳播過程中的種種弊端進行限制和革除。無可置疑的是,受眾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已經牢牢確立了。西方新聞的傳播觀念對我國新聞事業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2、 我國受眾觀念的演變
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以後,受眾中心論正式被新聞理論界提出,並引起爭議,然而,受眾中心論仍然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可,並與市場中的大眾媒介互為指導。
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和首都新聞學會調查組共同發起的北京地區讀者、觀眾、聽眾調查,是我國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受眾調查。這次調查規模大、統計規範、權威性強,調查結果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使得受眾觀念、理論得以建立並強化,受眾研究組織相繼問世。更為關鍵的是“受眾”這一概念從此深為廣大新聞媒介從業人員所接受,而與受眾相關的概念是廣告市場、發行量大小、收視率高低、潛在的讀者市場等概念。1986年,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成立,標誌著我國的受眾的研究有了專門的組織。20多年來,許多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都開展了不同規模的受眾調查,1995年後,社會上的調查公司漸漸多了起來,受眾......
廣播電臺的主要受眾群體是什麼?
開車的司機,老人,像我這樣的收音機愛好者,文藝青年
受眾分析的內容簡介
《受眾分析》對受眾這一概念及其演變歷史進行了梳理,全面總結和分析了各種受眾理論和受眾研究的主要傳統、方法和結果。作者分析了受眾研究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之間的異同,從受眾和媒體兩個角度對傳受關係進行了探討,不轎枉過正,也不偏執一端。全書分為九章,作者首先對受眾這一概念及其演變歷史進行了梳理;接著全面總結和分析了各種受眾理論和受眾研究的主要傳統、方法和結果,這些理論和研究中的受眾觀念,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在描述和解釋各種受眾類型的基礎上,作者聯繫實際分析了受眾研究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人文方法之間的異同,並就媒介到達問題、受眾的形成和保持問題、媒介的社會應用等實際問題進行了探討,這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此外,作者還從受眾和媒體兩個角度對傳受關係進行了探討,力圖客觀反映現實,不矯枉過正,也不偏執一端,這是本書的第三個特點。最後,作者對蓬勃興起的新媒體、特別是跨國傳播和交互式傳播之於受眾群體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並對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受眾概念的相應變化進行了評述,與本書開頭對受眾概念的歷史梳理相呼應,作者採用大量資料圍繞受眾、受眾研究、受眾實踐做文章,既反映過去的概貌,又闡明目前的思考,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該書思路清晰、結構合理、資料豐富、論說簡明,對於大眾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們來說具有比較重要的啟發和參考作用。
什麼是核心受眾
這個是新聞傳播的術語,意思是說:是指固定的對某一新聞媒介或新聞媒介上的某一欄目或節目保有興趣的人群。(你也可以說他是某某粉絲)
作為群體或公眾的受眾有什麼特點
微博受眾群體表現出以下基本屬性特徵:
(一)從性別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男性比例佔56.6%,女性佔比例43.4%,男性佔比例高女性13.2個百分點。
(二)從年齡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年齡段來看,18歲及以下佔比例14.6%,19-24歲佔比例29.9%,31-35歲佔比例11.6%,36-40歲佔比例10.2%,40歲以上佔比例歲佔比例12.5%。
(三)從婚否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已婚佔比例41.2%,未婚佔比例58.8%,未婚用戶比已婚用戶高出17.6個百分點。
(三)從學歷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佔比例1.7%,高中(中專)佔比例14.4%,大學專科佔比例26.6%,大學本科佔比例49.7%,碩士及以上佔比例7.5%。其中大學本專科佔比例最高,高達76.3%。
(四)從個人月收入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1000元及以下(不含無收入)佔比例13.7%,1000-2000元佔比例28.5%,2000-3000元佔比例21.8%,3000-5000元佔比例13.9%,5000元以上佔比例7.9%,無收入佔比例14.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使用微博的用戶中低收入者人數較多。
(五)從家庭月收入角度進行來看 在使用微博用戶中,2000元以下佔比例14.5%,2000-4000元佔比例28.4%,4000-6000元佔比例25.1%,6000-10000元佔比例17.7%,10000元以上佔比例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