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長什麼樣?
人類在太空中是什麼樣子?
太空環境與地球環境大不相同,那裡沒有空氣,沒有重力,充滿危險的太空輻射。當然在封閉的空間站或航天飛機艙內,有足夠的空氣供你呼吸,良好的航天器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擋住太空輻射,只是“失重”會給生活帶來一些麻煩。
如果用地球上的方式去太空生活,那肯定會鬧出很多大笑話。比如吃飯,你端著一碗米飯,那飯會一粒粒飄滿你的座艙,你張著嘴可能一粒也吃不著;而你閉上嘴時,飯粒卻可能飄進你的鼻孔嗆你個半死。你想躺在床上睡個舒服覺,可是你會發現太空中找不到上下的界限,“躺”和“站”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那麼宇航員們是如何在太空中吃飯與睡眠的呢?
100多種太空食品
宇航員的食物豐富多彩,從最初的十幾種已經發展到了100多種。宇航員每天一般吃4頓飯,一週之內的食譜不重複。有人以為宇航員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狀的擠著吃,肯定很乏味,其實這是早期宇航員的狀況,現在早已今非昔比了。宇航員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腸餡餅、辣味烤魚、土豆燒牛肉、奶油麵包、豆豉肉湯、金槍魚沙拉、餅乾、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種各樣的佳餚,美國宇航員甚至可以喝到他們愛喝的可口可樂。不過,宇航員吃飯並不能隨心所欲。他們必須按地面營養師為他們配製好的食譜用餐。美國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吃飯時,先把標有第幾天第幾頓字樣的塑料袋從食品櫃中取出。每個塑料袋裡裝有7種食品,供一名宇航員食用。太空食品均為脫水食品,臨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個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將一定數量的水注進容器,然後再放進烤箱裡加熱。一頓飯不超過半小時就可以“做”好。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太空餐桌是特製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吃飯時,宇航員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面對擺在餐桌上的飯菜,你千萬不要著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夾飯、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調。端碗要輕柔,動作太猛,飯會從碗裡飄出去;夾飯、夾菜要果斷,夾就要夾準、夾住,最好不要在碗裡亂撥拉,以免飯菜飄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飯菜夾住後,張嘴要快,閉嘴也要快,因為即使是放到嘴裡的食物,不閉嘴它也會“飛”走;咀嚼時節奏要放慢,細嚼慢嚥利於消化,還可以減少體內廢氣的產生和排洩,避免宇航員生活環境的汙染。
有些人最喜歡在吃飯時聊天神侃,而在太空吃飯最忌諱的就是邊吃邊說。邊吃邊說會使嘴裡嚼碎的食物碎末飛出嘴外,飄在餐廳或生活艙裡,宇航員稍不注意吸進鼻腔就容易嗆到肺裡發生危險。
特製的“王太太炒羊肉”
儘管太空食品供應充足,花樣齊全,營養豐富,但宇航員卻普遍抱怨在天上吃飯吃不出味道。科學家分析,原因可能不在食品本身,而是太空環境引起宇航員的味覺失調。如失重使鼻腔充血,導致味覺神經鈍化,唾液分泌發生變化影響味覺,或者因為看不到食物的顏色、聞不到食物的氣味而影響味覺。美籍華人宇航員王贛駿乘航天飛機上天時,為了使他能有個好胃口,他的太太做了他平時愛吃的炒羊肉。這道食品被命名為“王太太炒羊肉”。
糊塗覺與奇異睡姿
宇航員在太空中睡覺的的確確是“糊塗覺”,其表現一是黑白不分,二是睡姿奇異。
黑白不分,是說宇航員在天上繞地球航行,太空日出日落由航天器繞地球一圈的時間而定。有時24小時內日出日落交替許多次,宇航員無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只好機械地按鐘點安排工作和睡覺。
睡姿奇異,是說宇航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覺。在地球重力環境,人們習慣於把地心引力的方向定為“下”,把“天”的方向定為“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踩大地,頭頂藍天”。可是到了失重的環境裡,......
有什麼植物在地球的樣子和在太空的樣子
在地球上,植物的根原本都是向下生長的,但在太空中,它們掉了一百八十度的頭,向各個方向伸展,可謂茁壯成長。太空飛船上,向日葵轉腦袋的速度變得相當快,因為太空飛船每一個半小時就能繞太陽一圈,一天有十六次日出。太空植物們的葉子也變得更厚、更短,顏色更綠,因為這樣的光合作用效果更好,植物的生長週期也相應加快。小麥從播種到成熟只要三個月,比在地球上縮短了一個月。人蔘上天后,十天的生長量相當於在地球上一個月。植物的“力氣”用的地方也變了。在地球上,它們百分之八十的能量被用於莖的生長,但在太空中,這些植物都把長莖這件事省了,省下的能量被轉移到長葉子和長果子上。太空中的植物大多枝繁葉茂、果實豐碩。比如,太空中小麥的產量大增,只有大半個巴掌大的“麥田”裡,居然收穫了一百五十多穗。很多種子在太空“修煉”過後,經過太空輻射,也出現了脫胎換骨的效果。比如,最後挑選培育出的太空辣椒比一般辣椒能大上一倍,甚至能長到半公斤重;太空蘋果的重量也比一般蘋果重百分之十五,而且維生素C含量更高、糖分更多更好吃;太空西紅柿產量則比地球上高出百分之二十,而患病率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太空育種甚至能延長農學家的學術生命。在地球上,要鞏固穩定植物的某種變異後的特性,比如讓變大後的辣椒不再變小,至少得經過六代,大概要十年的時間。一個學者的黃金學術生命能有幾個十年?但在太空中,一般到了第三代或者第四代,用上無年時間,植物變異後的某種特性就穩定下來了
地球在宇宙中那出了宇宙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我認為,宇宙應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限大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謂邊界和中心問題。宇宙已經包含了所有的一切,根本沒有什麼內外、起源和滅亡問題。宇宙在空間上是無窮無盡的,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無論你朝那個方向延伸下去都應是無窮無盡沒有盡頭的,而不可能被什麼東西所阻擋,這就是無限的宇宙空間。那種認為宇宙是有邊際的說法,我覺得很荒誕,你想如果宇宙是有邊際的,那邊際究竟為何物呢?難道就沒有邊際以外了嗎?而且既然有邊就意味著會有邊外,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自圓其說的,說宇宙有盡頭的人該如何解釋呢?唯一的說得通的只能是宇宙是無窮無盡無限大的!宇宙主要由無限的空間所組成,而無限大的空間就在那裡永恆存在,怎麼會有形成和消失問題呢?宇宙中的物質只能是處於一種無限的循環往復之中,生生不息永無窮盡。可以說無限的宇宙對我們來說的確是難以想象的,早已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宇宙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和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這就是宇宙,一個人類永遠也無法解開的迷!
嚴格說來宇宙大爆炸理論本身就是一個很難被證實的假說,還存在諸多疑點難以自圓其說。因此是不是真的發生了宇宙大爆炸還很難說,比如所謂的奇點就是一個十分荒誕的奇點,這個奇點究竟有多大?存在多久?為何突然爆炸了?恐怕誰也說不清楚,當然也包括該理論的提出者。因此宇宙大爆炸學說並不完美,無法令所有的人信服,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太當真了呢!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太空看地球:
土星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