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用什麼傳遞信息?
古時候人們用什麼傳遞信息,越多越好
主要有飛鳥傳(飛鴿傳書、鴻雁傳書、飛雁傳書),驛傳(快馬加鞭),烽火,狼煙,旗語、燈光(三打祝家莊、孔明燈)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信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繫網絡。
竹簡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几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擡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保存。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奔馳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奔馳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臺。當發現敵人入侵時,便立即點燃烽火臺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煙,來傳遞敵情信息,召......
在遠古時代人們用什麼來傳遞信息
春秋戰國時期用狼煙,聽說過烽火戲諸侯吧,後來就是快馬,中間設驛站,歇馬不歇人。
古人是用什麼傳遞信息的。
最近正巧在研究傳播學,你問的這個問題這幾天剛剛背過。 簡單的說包括:聲音、動作、符號、結繩、煙火、圖畫、雕刻和實物表意等方式進行。 更詳細的描述我在網上沒找到傳播學書上的原文,我把書上的給你搬上來: 傳播現象是一種社會現象。包括傳播行為、傳播活動在內的傳播現象,早就存在於人類社會生活之中,也可以說是古已有之。 在原始社會,傳遞信息是為了社會成員共同協作、從事生產活動的需要,也是人們為了交流思想、圖生存求進步的需要。恩格斯在《勞動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勞動的發展必然促使社會成員緊密地互相結合起來,因為它使互相幫助和共同協作的場合增多了,並且使每個人都清楚的意識到這種共同協作的好處。一句話,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了。”恩格斯在這裡所指出的“非說不可的地步”,就是要用語言進行彼此間的思想交流,也是我們要探討的信息傳播。 為了適應太古人類社會交流經驗、情報和思想的需要,信息傳遞和交換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媒介是多種多樣的,當然也是十分原始的。在語言產生的前後,傳播行為是通過聲音、動作、符號、結繩、煙火、圖畫、雕刻和實物表意等方式進行的。 上古時代因為沒有文字,人們便用結繩來記事。我國古代傳說中還提到,皇帝的史官倉頡從觀察鳥獸的足跡入手而創造了象形文字。秦朝以後興修的萬里長城上的一座座烽火臺,就是用來點燃煙火向遠方的人們報警,告知敵人來犯的消息的。晚上點的火叫“烽”,白天點的火叫“燧”。說來無獨有偶,據荷馬史詩的記載,希臘人在發生於公元前1100多年的特洛伊戰爭中獲勝,從伊利烏姆傳來的捷報需經幾百英里才能到達希臘,他們使用的傳播手段也是用煙火作為信號。非洲地區因地域遼闊,當地民族便利用鼓聲來傳遞信息。凡此種種,都說明了人類在開始出現群體,組成部落、氏族和社會的同時,就已經有了彼此間的傳遞、交流信息的傳播現象。 以上就是傳播學對古人如何傳遞信息的全部描述。
遠古時代人們用什麼方法傳遞信息 10分
遠古時代,是指距今數千年以上的時期。因此,要說遠古時代人們傳遞信息的方法,應該是:來鼓、簡 書
依據是: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 1400 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 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詩經》中,也有“簡 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 殷末周初(公元前 12 世紀一 11 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人類最古老的媒介不 是別的東西,而是人的身體本身,人們使用手、臉等身體部位來進行動作、表情等非 語言傳播。然後才產生了語言。 一些人類學家認為,語言是在 10 萬年前出現的。 大約紀元前 2 萬年左海,人類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傳遞信息。
古代時期的人們用什麼傳遞信息,答案必須要有傳遞內容
古時候,人們最初傳遞消息需要專程告知對方。後來根據要傳遞消息的不同,逐漸產生了多種傳遞方式:烽火臺、郵驛、記錄和印刷。大多建於明代的烽火臺是古代防止外敵入侵的重要軍事通訊設施,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軍事警報。烽火臺通常建在高處,一可以及時發現敵情,二可以迅速傳遞消息。在烽火臺上常備有柴草、硫和硝石等,當發現敵情時,白天放煙,夜晚點火併放炮,幾千裡防線可以迅速傳遞敵情,是一個有著嚴密制度的防禦通訊網。郵驛很像現在的郵政通信,主要是把消息用書信的方式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傳遞。古時候,傳遞消息使用的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快馬,但是馬的體力和奔跑距離有限,運距離的消息傳遞就需要換馬,因此,在許多道路上建立起一個個馬站,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作用的驛站。驛站的作用好像現代的郵局,傳遞各種信息和郵件,它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線。我們都知道,著名的馬拉松長跑活動起源於古希臘,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和消息的傳遞聯繫起來。相傳,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在馬拉松排兵佈陣。雅典馬上派一位名叫裴裡匹底斯的信使到150公里外的斯巴達求援,然而,信使給馬拉松的人帶回了沒有援兵的壞消息,背水一戰的希臘人民最終打敗了波斯人。信使帶著勝利的喜訊從馬拉松跑回雅典,高喊出勝利的喜訊後就死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馬拉松作為一種競賽項目保留下來。
古人都用什麼方法傳遞信息
不是聽說有飛鴿傳書嗎. -------------------------------------------------------------------------------- 要看是幹什麼用。 傳遞書信: 一般的平民傳遞書信,主要靠過路人,僧人,文人等雲遊的人,這些人捎信,在路途之中可以解決食宿問題,他們也很願意! 官方主要就是驛站了。 傳遞軍情: 這方面軍隊一定有專職的人員了,另外還有烽火臺,信鴿。 -------------------------------------------------------------------------------- 信鴿送信的準確性低,大多是書信,但都要花上以月為單位的長時間,也有通過騎馬的100里加急、200里加急、300里加急、、、、、、但要花大錢,一般這種“快遞”多用於官場書信。 -------------------------------------------------------------------------------- 古人傳遞信息的方法大約有-- 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表示戰事緊急。 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羽書:用於徵調軍隊。 信鴿傳書:多用於朝庭、官家、幫派。 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 還有烽火/狼煙等軍事上的手段 -------------------------------------------------------------------------------- 可以用火把 -------------------------------------------------------------------------------- 古人傳遞信息的方法大約有以下幾種: [1]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多用於戰事緊急。 [2]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3]羽書:用於徵調軍隊。 [4]信鴿傳書[所說的飛鴿傳書] [5]快馬傳書。 [6]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7]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8] 烽火/狼煙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傳遞方式
古代有什麼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古人傳遞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主要有飛鳥傳(飛鴿傳書、鴻雁傳書、飛雁傳書),驛傳(快馬加鞭),烽火,狼煙,旗語、燈光(三打祝家莊、孔明燈)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信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繫網絡。
竹簡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几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擡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保存。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奔馳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奔馳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臺。當......
古代人是用什麼傳遞信息的
古代通信
【概述】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
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誌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
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
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併。
清朝中葉以後,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
【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衝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臺,俗稱烽火臺,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臺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之也相繼舉火,逐臺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單于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祕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繫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于。單于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