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拼音怎麼寫?
古chà的字怎麼寫拼音的字是
剎
中國古代有拼音嗎?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吧。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臺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漢字筆畫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記式
圖案式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拼音的由來】——漢字拼音的發明人金尼閣
金尼閣,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1577年3月3日生於今法國的杜埃城,當時為比利時領土,故金尼閣自稱比利時人,而陳垣等人亦稱其為“比利時人”。 1594年11月9日入耶穌會。1607年往遠東傳教,1610年(萬曆三十八年,即利馬竇卒年)秋抵澳門,翌年春詣金陵。隨郭居靜、高一志二神父學習華語(另一說從郭居靜及王豐肅)。郭居靜神父到杭州開教,他亦同行。後往北京報告南方的教務,深得龍華民的賞識。1613年去羅馬向教皇保羅五世“奏陳教務,並請準翻譯經典,司鐸用華言行聖祭,誦日課,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觀情況未實行。但他是“第一個向教廷請准以中文舉行彌撒,行其他聖事,以及誦唸‘日課’的”。
金尼閣“集利馬竇筆記為蠟頂文中國開教史”即《基督教遠征中國史》,1615年1月14日出版(一說1615年2月出版)。此書全部敘述是為歐洲人撰寫的。金尼閣刊行《基督教遠征中國史》,題獻教皇,道“書中初次精確地、忠實地描述了中國的朝廷、風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務問題”,是為歐洲人敘述中國比較完備無訛之第一部書,亦可說是第一部稱得起“漢學”的著作,當時頗具聲譽。是書原為利馬竇神甫的意大利文紀錄,經金尼閣譯為拉丁文,並增加了兩章,敘述馬竇之病故及殯葬的事。
利瑪竇(Matteo Ricci,......
古代漢字怎麼讀音
主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漢語拼音方案
直音法:找一個與要被註音的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漢代以前最常使用。如:笄,讀若急,甜,音田
反切法:用兩個漢字來拼出另一個漢字的拼音,是名符其實的“拼音”。自東漢以來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上字,代表用的聲母,再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下字,代表用的韻母和音調。如:田,徒[t]年[ian]切,東,德[d]紅[ong]切
注音字母(注音符號):是民國政府頒佈的第一套國家法定使用的漢字註音方法,注音字母採用獨體古漢字的筆畫式符號,在頒佈《漢語拼音方案》後停用。如京,ㄐ丨ㄥ,中,ㄓㄨㄥ。
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方案》是新中國成立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1958年正式公佈實施的給漢語字詞註音的方法,目前也稱為為聯合國規定的世界範圍內標註漢語語音的國際標準,就是現在用的註音方法,不舉例了。
中國古代有拼音嗎
我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註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
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註音,用兩個漢字注出一個漢字的讀音。是一種傳統的註音方式,也是中國古代對漢字字音結構的分析。第一個字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為反切下字,表示韻母和讀音。
中國人自己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在切音字運動中提出的拼音字母方案是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系:
① 假名系:模仿日文假名,採用漢字部首作為拼音符號。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中提出的“中國切音新字”,1901年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等都屬於假名系。
② 速記系:採用速記符號作為拼音符號。1896年到1897年兩年間出版的蔡錫勇的《傳音快字》、沈學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譜》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速記系。
③ 拉丁系: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拼音符號。1906 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母》和江亢虎的《通字》、1909 年黃虛白的《拉丁文臆解》等書中提出的方案都屬於拉丁系。
1913年2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審定一切字的國音發音”和“採定字母”。會議開了三個多月。在這次會議上,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擬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個,這套字母採用漢字筆畫式,字母選自古代漢字,音節採用聲母、韻母和聲調的三拼制,對雙拼的反切法進行了改進,其用途僅在於標註漢字讀音,不作為拼音文字。這套注音字母後來減為37個(聲母12個,韻母13個,介母3個,比雙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幾乎減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過之後,擱置了五年,才於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1920年,全國各地陸續開辦“國語傳習所”和“暑期國語講習所”,推廣注音字母,全國小學的文言文課一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註音。從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國使用了近40年的時間。這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國語、普及拼音知識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層官員中有人覺得“注音字母”的名稱不好,改稱為“注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一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葉籟士在發言中說:“從1952年到1954年這個期間,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要進行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經過了三年的摸索,曾經擬定幾種草案,都放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漢字筆畫式)裡頭”。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
古代有拼音嗎?
秦朝統一全國後,李斯作《蒼頡篇》、趙高作《爰歷篇》作為兒童的識字讀本。這兩本書在中國用了很長的時間。南北朝時周興嗣編寫了《千字文》,後來又出現《三字經》、《百家姓》等漢字識字讀物。
為了給漢字註音,人們固定的選錠一些字作為註音字用。叫作叶音法,用“讀如”或“音”“葉某音”的形式給字註音。但是這種方法很不好用,在很多場合下注音的字比被註音的字還複雜。所以隨著佛教的傳入,反切法也傳入中國。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以“某某切”的形式這字註音。前的字的聲母與被註音字的聲母相同,後面的字的聲母與聲調與被註音字的相同。比如:樑:音涼,立昂切,前面用的是叶音法,後面用的反切法.
到明代後期,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他們嘗試用羅馬字母給漢字註音。但使用範圍很小,社會上絕大多數仍然用叶音法和反切法。清代後期,英國外交官威妥瑪創立了威妥瑪拼音。後來,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馬氏文通》的馬建忠創立了有點類似日語假名的拼音系統。這套系統在大陸一直用到解放後《漢語拼音方案》頒佈。而在臺灣則一直使用這套系統。
古代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古人怎樣對漢字註音?(www.zh5000.com/...1.html)
漢字雖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為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註音的方法。
古人對漢字的註音方法主要有下面兩類:
1.以字注字
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比如“讀若”法: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比如“讀為”法: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爾雅》)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儀”“兆”字的讀音,也就順理成章地會讀“儡”“義”“肇”字了。
2.雙拼制
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註音法。即反切上字取“聲”,下字取“韻”和“調”。比如:
緩,胡管切。(《廣韻》)
“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哀,烏開切。
敖,五勞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於紀切。
雅虎上的(ask.koubei.com/question/1406100703676.html)
1、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二個漢字合注一個漢字的音,上字取聲母,下償取韻母和聲調。如“毛,莫袍切”。“莫”的聲母m和“袍”的韻母加聲調aó,合起來是maó。只要我們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現在的讀音了。但由於古今讀音的變化,有的反切已經切不出現在的讀音了。
2、直音法,
就是用一個字直接註明另外一個漢字的讀音,如“蠱”,音“古”。這種方法簡單明瞭,但有較大的侷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則此法不能用;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較生僻,注了等於沒有注。
3、葉(讀xié)音法。
這是一種應該否定的註音法。古人認為讀詩詞時,為了押韻可以臨時改變讀音,以求和諧,這是一種太過主觀而且沒有根據的註音法,現已不用了。
參考資料:網絡
中國古代有拼音嗎?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註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註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於漢代。這一點在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說文解字》中對漢字的讀音常常說“讀若某”或者“某聲”,就是這種情況。例如《說文》中的“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 後代的經學家把這種方法說成“音某”,也是同一個意思。比如唐代陸德明編寫的《經典釋文》有“拾,音十”。直音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字來注直音;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註音的字更難懂、難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這是違反學習原則的。
另一種註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註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聲”。“刀”是平聲字,“到”是去聲字,單用“到”來對“刀”字註音是不準確的,因此必須法“到”字的聲調改變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讀音。同樣的,這種註音法雖然比直音法有所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聲調,然後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還有一種註音法,就是我們熟知的反切法,又稱反音、切。反切法自東漢到清末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對漢字標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說“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讀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稱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見,反切是一種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現代的漢語拼音不一樣。現代的漢語拼音是一種音素拼音,即每個音素用一個或兩個字母表示,因此,用漢語拼音註音,既可以用一個字母,如“哦”,也可以用兩個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個、四個字母來標註一個漢字的讀音。反切是根據聲韻原則來進行拼音的,它其實是一種雙拼法,總是用兩個字來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個字(上字)代表聲母,第二個字(下字)表示韻母以及聲調。即使是“零聲母”,也必須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烏寒切”。同樣的,即使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一個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許良切”。
由此可見,反切比起上述兩種註音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侷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聲母,就應該只表示輔音,但是實際上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完整的音節,單純表示輔音的漢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韻母的,就應該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樣的,以元音開頭的漢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須借用帶有輔音的漢字來作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韻學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謂的“呼”是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現代漢語中有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時期則只有開口呼與合口呼兩種)。例如,“烏,哀都切”,其中“烏”是合口呼,“哀”是開口呼。
在以後歷代中,反切被不斷改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韻》和《集韻》。雖然都是宋代的韻書,相差只有幾十年,但是《集韻》的反切已經有了很多的改進。明代的呂坤所寫的《交泰韻》,清代的潘耒所寫的《類音》,設計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無論怎麼樣,用漢字註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註音的方法。這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的是利瑪竇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然後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給漢字註音的字彙,由於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
古的拼音是幾聲
古(gǔ)的拼音是三聲
古"gǔ ",從十從口。從十,口。識前言者也。
古人、古舊、古樓、古塔、古都、穀殼等等,在字典中有多種意思,有名詞和形容詞兩種詞性。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古代漢字有拼音嗎
明末西方傳教士的嘗試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註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註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西字奇蹟》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近代
中國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激發著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梁啟超在《沈氏音書序》中指出,“國惡乎強?民智斯圖強,民惡乎智?盡天下之人而讀書,而識字,斯民智矣”。沈學說:“歐洲列國之強,……有羅馬之切音也。人易於讀書,則易於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講求富強”。盧戇章說:“以切音以識漢文,……全國皆能讀書明理,國家何致貧窮?人民何致魚肉?”王照說:“列位啊,咱們個人都要點兒強吧,瞧瞧咱們中國都成什麼樣兒啦?”“中國政府非注意下層教育不可,欲去下層教育的障礙,非制一種溝通語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盧戇章(1854-1928)是我國第一個創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廈門出版《一目瞭然初階》,公佈了他創制的“中國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變體來拼廈門音,聲韻雙拼,左右橫寫,聲母在右,韻母在左,另加鼻音符號和聲調符號,增加聲母后還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認為,漢字“或者是當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難者”,而切音新字“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這樣一來,“省費十餘載之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以及種種之實學,何患國不富強也哉!”盧戇章並不要求廢除漢字,他主張“切音字與漢字並列”。後來,他又編寫了《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用切音字來拼寫官話。
新中國成立後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佈的漢字註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臺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