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類消毒劑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15

使用消毒劑一可分為幾類

常用的消毒劑產品以成分分類主要有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

。按消毒效果分類有3種: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擴散到細菌表面並穿透細胞膜進入菌體內,使

菌體蛋白氧化導致細菌死亡。含氯消毒劑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抗力最強的細菌芽胞。這類消毒劑包括無機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鈉、次氯

酸鈣、氯化磷酸三鈉)、有機氯化合物(如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氯銨T等)。無機氯性質不穩定,易受光、熱和潮溼的影響,喪失其有效成分,有機氯則相對穩定,但

是溶於水之後均不穩定。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具有強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其十分敏感,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這類消毒劑包括過氧化氫、過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後在物

品上不留殘餘毒性。

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將細胞內的含巰基的酶氧化起到殺菌作用。國外大量的實驗研究顯示,二氧化氯是安全、無毒的消毒劑,無“三致”效

應(致癌、緻畸、致突變),同時在消毒過程中也不與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可產生“三致作用”的有機氯化物或其它有毒類物質。但由於二氧化氯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應避免在

高濃度時(>500ppm)使用。當使用濃度低於500ppm時,其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時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的影響,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響。對皮膚亦無任何的致敏作

用。

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此類消毒原理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羧基、羥基和巰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

醛均可殺滅各種微生物,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用於醫院中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

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乾淨後才可使用。

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覆擦拭以保證其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

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

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於皮膚、黏膜消毒,醫院常用於外科洗手消毒。

酚類消毒劑:包括苯酚、甲酚、滷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皁又名來蘇爾,其主要成分為甲基苯酚。鹵化苯酚可增強苯酚的殺菌作用,例如三氯強基二苯醚作為防腐

劑已廣泛用於臨床消毒、防腐。

環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屬於高效消毒劑,可殺滅所有微生物。由於它的穿透力強,常將其用於皮革、塑料、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包裝後進行消毒或滅菌,而且對大多數物

品無損害,可用於精密儀器、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對紙張色彩無影響,常將其用於書籍、文字檔案材料的消毒。

此外,還有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它們屬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殺菌和去汙作用,醫院裡一般用於非關鍵物品的清潔消毒,......

常用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按化學性質的不同,現在較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如下兩大類:

1、過氧化物消毒劑:由於它們具有強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其十分敏感,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這類消毒劑有過氧化氫(30%~90%不等)、過氧乙酸(18%~20%)、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後在物品上不留殘餘毒性,但由於化學性質不穩定,需現用現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強,高濃度時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腐蝕物品。其中①過氧乙酸常用於被病毒汙染的物品或皮膚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時可用0.5%;消毒皮膚時可用0.2%~0.4%,作用時間為3分鐘;在無人環境中可用於空氣消毒,用2%過氧乙酸噴霧(按每立方米8毫升計算),或加熱過氧乙酸(按每升1克計算),作用1小時後開窗通風。②二氧化氯可用於物品表面消毒,濃度為每立方米500毫克,作用30分鐘。③臭氧溶於水時殺菌作用更為明顯,常用於水的消毒,飲用水消毒時加入臭氧量為每升0.5~1.5毫克,水中餘臭氧量每升0.1~0.5毫克,維持10分鐘可達到消毒要求,在水質較差時,應增加臭氧加入量,每升3~6毫克。

2、含氯消毒劑: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滅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擴散到細菌表面,並穿透細胞膜進入菌體內,使菌體蛋白氧化導致細菌死亡。含氯消毒劑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抗力最強的細菌芽孢。這類消毒劑包括:①無機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鈉(10%~20%)、漂白粉(25%)、漂粉精(次氯酸鈣為主,80%~85%)、氯化磷酸三鈉(3%~5%);無機氯性質不穩定,易受光、熱和潮溼的影響,喪失其有效成分。②有機氯化合物,如二氯異氰尿酸鈉(60%~64%)、三氯異氰尿酸(87%~90%)、氯銨T(24%)等,有機氯則相對穩定,但是溶於水之後均不穩定。它們殺滅微生物的能力明顯受使用濃度、作用時間的影響,一般說來,有效氯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清晰度越高殺微生物作用越強;但是當有機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洩物)存在時,消毒效果可明顯下降。此時,應加大消毒劑使用濃度或延長作用時間。但是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對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膚有明顯刺激作用,對物品有腐蝕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還可汙染環境。因此,使用時應詳細閱讀說明書,按不同微生物汙染的物品選用適當濃度和作用時間。一般來說,殺滅病毒可選用有效氯每升1000毫克,作用30分鐘。此類消毒劑常用於環境、物品表面、食具、飲用水、汙水、排洩物、垃圾等消毒。

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有如下幾種:

1、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類消毒劑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羥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殺滅各種微生物,但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在醫院中用於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乾淨才可使用。

2、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容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覆擦拭以保證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複合醇消毒劑,這些產品用於手部皮膚消毒。

3、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

消毒液有哪些

市面上常見的消毒液已經經歷了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一個發展過程。一代消毒產品的有效成份為次氯酸鈉,最常見的為84消毒液;二代消毒產品的有效成份為對氯間二甲苯酚(PCMX),常見的產品有滴露消毒液、威露士消毒液;三代消毒產品的有效成份為單雙鏈複合季銨鹽(Qasafe季安康),常見的產品有安潔全效除菌液;四代消毒液有效成份為胍類,目前國內的只有貝馬衛士。   簡單的對三代消毒產品進行一個評測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代消毒產品:消毒殺菌率很高,達到實際無毒標準(LD50>5000mg/kg),成本低,但刺激性較大並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第二代消毒產品:消毒殺菌率較高,成本較高,但有輕微毒性(LD50=3800mg/kg),有輕微腐蝕性。雖然第二代消毒產品在正常使用濃度下對人體沒有明顯傷害,但目前無資料顯示其是否會在體內積累造成潛在的慢性傷害。   第三代消毒產品:消毒殺菌率很高,達到實際無毒標準(LD50>5000mg/kg),無腐蝕性,但細菌病菌易產生抗藥性。 第四代消毒產品:高效廣譜殺滅各類細菌、病菌及微生物,達到食品級安全,無毒,性能穩定,自然降解無殘留,物理方式殺菌,不會產生抗藥性。 相信瞭解了這些基本常識,一定會有助於您挑選消毒液的也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

高效化學消毒劑有哪些

消毒劑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為滅菌劑、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滅菌劑可殺滅一切微生物使其達到滅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氯氣、硫酸銅、生石灰、乙醇、等。高效消毒劑可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對細菌芽胞也有一定殺滅作用,達到高水平消毒要求,包括含氯消毒劑、臭氧、甲基乙內酰脲類化合物、雙鏈季銨鹽等。中效消毒劑僅可殺滅分枝桿菌、真菌、病毒及細菌繁殖體等微生物,達到消毒要求,包括含碘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等。低效消毒劑僅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親酯病毒,達到消毒劑要求,包括苯扎溴銨等季銨鹽類消毒劑、氯己定(洗必泰)等雙胍類消毒劑,汞、銀、銅等金屬離子類消毒劑及中草藥消毒劑。消毒劑的定義   消毒劑是指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的製劑,它不同於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於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人們也常稱消毒劑為“化學消毒劑”。

低效消毒劑有哪些?

按照衛生部《消毒技術規範》分的胍類消毒劑、季胺鹽類消毒劑屬低效。胍類包括醋酸氯已定、葡萄糖酸氯已定、聚六亞甲基雙胍等。季銨鹽又名四級銨鹽分為1.單季銨2.雙季銨鹽(Gemini季銨鹽)3.三季銨鹽4.多季銨鹽5.超支化季銨鹽

微生物限度檢查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

按化學性質的不同,現在較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如下兩大類:

1、過氧化物消毒劑:由於它們具有強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其十分敏感,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這類消毒劑有過氧化氫(30%~90%不等)、過氧乙酸(18%~20%)、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後在物品上不留殘餘毒性,但由於化學性質不穩定,需現用現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強,高濃度時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腐蝕物品。其中①過氧乙酸常用於被病毒汙染的物品或皮膚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時可用0.5%;消毒皮膚時可用0.2%~0.4%,作用時間為3分鐘;在無人環境中可用於空氣消毒,用2%過氧乙酸噴霧(按每立方米8毫升計算),或加熱過氧乙酸(按每升1克計算),作用1小時後開窗通風。②二氧化氯可用於物品表面消毒,濃度為每立方米500毫克,作用30分鐘。③臭氧溶於水時殺菌作用更為明顯,常用於水的消毒,飲用水消毒時加入臭氧量為每升0.5~1.5毫克,水中餘臭氧量每升0.1~0.5毫克,維持10分鐘可達到消毒要求,在水質較差時,應增加臭氧加入量,每升3~6毫克。

2、含氯消毒劑: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滅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擴散到細菌表面,並穿透細胞膜進入菌體內,使菌體蛋白氧化導致細菌死亡。含氯消毒劑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抗力最強的細菌芽孢。這類消毒劑包括:①無機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鈉(10%~20%)、漂白粉(25%)、漂粉精(次氯酸鈣為主,80%~85%)、氯化磷酸三鈉(3%~5%);無機氯性質不穩定,易受光、熱和潮溼的影響,喪失其有效成分。②有機氯化合物,如二氯異氰尿酸鈉(60%~64%)、三氯異氰尿酸(87%~90%)、氯銨T(24%)等,有機氯則相對穩定,但是溶於水之後均不穩定。它們殺滅微生物的能力明顯受使用濃度、作用時間的影響,一般說來,有效氯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清晰度越高殺微生物作用越強;但是當有機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洩物)存在時,消毒效果可明顯下降。此時,應加大消毒劑使用濃度或延長作用時間。但是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對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膚有明顯刺激作用,對物品有腐蝕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還可汙染環境。因此,使用時應詳細閱讀說明書,按不同微生物汙染的物品選用適當濃度和作用時間。一般來說,殺滅病毒可選用有效氯每升1000毫克,作用30分鐘。此類消毒劑常用於環境、物品表面、食具、飲用水、汙水、排洩物、垃圾等消毒。

其他常用化學消毒劑有如下幾種:

1、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類消毒劑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羥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殺滅各種微生物,但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在醫院中用於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乾淨才可使用。

2、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容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覆擦拭以保證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複合醇消毒劑,這些產品用於手部皮膚消毒。

3、含碘......

次氯酸鈉類消毒劑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劑產品以成分分類主要有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按消毒效果分類有3種: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

是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擴散到細菌表面並穿透細胞膜進入菌體內,使菌體蛋白氧化導致細菌死亡。含氯消毒劑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桿菌和抗力最強的細菌芽胞。這類消毒劑包括無機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氯化磷酸三鈉)、有機氯化合物(如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氯銨T等)。無機氯性質不穩定,易受光、熱和潮溼的影響,喪失其有效成分,有機氯則相對穩定,但是溶於水之後均不穩定。

相關問題答案
胍類消毒劑有哪些?
常用中效消毒劑有哪些?
塗料消泡劑有哪些?
皮膚殺菌消毒液有哪些?
醫用消毒液有哪些圖片?
獸用鹼性消毒液有哪些?
青黴素類消炎藥有哪些?
消毒水有哪些?
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分類?
毒品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