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樹立勤儉節約意識?

General 更新 2025-01-05

應該樹立勤儉節約意識的原因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日前,習總書記就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出重要批示,中央辦公廳印發有關通知,對狠剎浪費風提出明確要求。筆者認為,將節儉意識落實在新時期各項工作中,不僅對建設節約型社會意義重大,而且對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

第一,樹立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是遵循國情民意,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迫切需要。“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概念曾經植根數代人內心,這種自豪感來源於我國居世界第三位的土地面積和資源總量。但是,如果把人口眾多這一特點一併考慮,資源總量在除以巨大的分母以後,人均資源佔有量只排在世界第50位之後。石油、天然氣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甚至還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在,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了,物質條件比過去改善了,但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發達,發展不平衡,全體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貫徹科學發展觀,合理利用有限的能源,應當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即使我國將來進一步發展了,綜合國力更強大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仍然不能丟。

第二,樹立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體現。我國的經濟社會正在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條件改善了,這是黨領導全國各族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艱苦奮鬥的結果。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經濟意識的增強,人們正在不斷更新著過去的傳統觀念。現代社會是否還要提倡勤儉持家、提倡節約精神?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觀念嬗變時期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其實,社會現代化與勤儉節約並不矛盾。如果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就不可能擁有充裕的積累來擴大再生產,同時,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也將賦予勤儉節約以新的內容和更高要求。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合理利用有限的能源,對於各級幹部來說,在履行職務、行使權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厲行節約,精打細算,把有限的資金資源、財力人力用在刀刃上。要把勤儉節約的意識和艱苦奮鬥的精神,貫徹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上來,體現到幹部作風與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上來,堅持用節儉的標準來衡量和檢驗我們的工作。

第三,樹立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戰略任務,也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使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新風。”要創建節約型社會,在全社會提倡節儉意識,各級黨政機關都應首先帶頭興“勤儉節約”之風,作“降低資源消耗”之表率,從而帶領全國人民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邁進。此外,從我國存在的行政費用膨脹、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公務消費腐敗、嚴重浪費驚人等現象來看,機關部門節能潛力巨大,建設節約型機關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各級黨政機關要結合自身實際,努力降低工作成本,把建設高效運轉的“服務型”、“效率型”、“廉潔型”機關作為既定方針,引導全體幹部職工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方向,努力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帶領全國人民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邁進。

第四,樹立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一個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

如何增強勤儉節約意識的具體措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然而隨著現代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高,人們卻離它越來越遠,攀比、擺闊、浪費之風隨處可見,比比皆是,這與我們國家提出的建立節約型社會大相徑庭,不相和諧。

一、司空見慣的“長明燈”、“長流水”的現象

很長時間,學校的師生員工在用水用電方面的成本意識和節能意識淡薄,水電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表現為:有的辦公室開著門窗開空調;有的中午下班回家,辦公室的空調也開著;有的辦公室、教室、寢室、專用教室等場所在自然光充足時也把屋裡的燈全部打開;用水時,不關水龍頭等等。

看起來是小事,其實並非小事。人們常說“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為什麼好象人們都熟視無睹呢?是習以為常了,還是無人問津?這就是缺乏節約意識,或者節約意識淡薄所致。普通教職工雖然看見了這種現象,但他認為這個事情與我無關,那應該是校長的事情,學校“買單”,也不是花我的錢,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了。不到時間燈亮了,白白消耗電能源,大家習以為常;而當你去制止的時候,別人會說你多事,反而看這件事不正常了。

以用電為例來說,一個20W的管燈,點一小時,耗電20瓦時(Wh ),1度電(KWh)是1000Wh,所以,20W燈管耗電每小時0.02度。我們的教室通常是一個屋裡12組管燈,每組3個,計36個,每小時就是0.72(KW)度。如果亮4個小時就消耗2.88(KW)度。如果按用電的費用是0.80元計算,那麼就要花費2.30元人民幣。如果亮一天,就得花費4.60元人民幣。有的老師在班級裡上課,硬是裝做看不見燈在“亮”,就是“不管”,其實就是舉手之牢,擡手就關掉開關就可以了。但是他認為反正也不是我家,學校掏錢,再說一節課也不到一個小時,孰不知,你用了一個小時,他用了一個小時,一個上午就沒有了,下午照常還是這樣,哪個家庭大白天亮著燈呢?或者他認為這樣的事應該班主任來管,其實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要自覺提高節約的意識,自覺地有主人翁意識。學校規模宏大照明燈的數量多,所以耗電量大。這一元多、二元多的人民幣是純粹浪費掉了,不僅僅是不節約的問題,而且助長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們冷漠的心理。

再就是計算機問題。電腦在睡眠狀態下也有能耗,約為7.5W,所以一臺普通的電腦大約耗電300w左右。按1000瓦時一度電,大約4-5小時一度電。用完電腦不及時關閉,這種現象都是人為的,是完全能夠杜絕的。

二、造成浪費現象的原因

1、學校的規章制度執行的力度不夠,只是說說而已,沒有動真格的。即使有的“違章”了,也會沒有問題,跟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有的領導也不聞不問,象沒有看到一樣,不疼不癢。也就是說,很缺乏節約意識,節約成本,提高辦學效益。

2、大部分老師家住外地,注意節約的意識淡薄,或者根本沒有,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漠不關心。也就是說,純粹為了“打工而打工”的。可能有一種“我就是打工的,掙我應該掙的錢就行了,其他事情與我無關”的心理吧!

3、部分老師、領導掙錢“很多”,根本不在乎這麼點錢,認為無所謂的。一貫是“大家子”氣概,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大氣派”,大手大腳習慣了。

4、不願意多管多問的“大眾”心理,認為那不是我應該負的職責範圍,現在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世人“糊塗觀”成為大眾化心理。

三、杜絕浪費現象 強化精益管理

1、加強督察與教育相結合。“督”要及時、要勤;“察”要來真的,動真格的,無論是誰,一律平等,絕不......

四方財神相照應 誰知道這句話出自哪個網站?

www.huasix.net/...see=11

新:四方訂神相照應。老:財盡人意捌方來。

如何加強勤儉節約教育意識

可以舉辦勤儉節約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或者實地體驗

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設”角度,談談青年學生應怎樣提高勤儉節約意識?

①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艱苦奮鬥為容、以驕奢淫逸為恥,為青少年提供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抵制各種浪費行為。

②不斷提高自己的知 識水平和理論水平,用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促進思想道德修養的昇華,不斷增強自己的節儉意識。

③青少年要腳踏實地、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如何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英明決策得到國人的擁護和積極響應。不過,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開始。在開展節能活動中,我們應該特別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牢固樹立節能和環保意識。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習慣。然而,有不少學生卻認為勤儉節約是丟面子、是小氣鬼,把奢侈浪費看成是比派頭、講闊氣。這種觀念與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稷不適應,必須徹底轉變。眾所周知,西方發達國家請客吃飯有“吃不了兜著走”的習慣,而在我們這個並不富裕的國家,很多人似乎很慷慨。在許多家庭裡,獨生子女是當仁不讓的“中心”,家庭條件好的自不必說,就是條件不太好的,家長寧願從牙縫裡省出錢,也要滿足孩子的願望。如此一來,很多孩子的腦海裡根本沒有節儉的概念,消費大手大腳,甚至講排場、比闊氣,錯誤地把浪費當成一種時尚。抗戰時期,馮玉祥將軍應邀到陪都重慶一所達官貴人子弟雲集的中學發表抗日演講。可是,當他看到學生食堂扔了許多半個饅頭和饅頭皮時,忍不住拾起來,掰開剩饅頭就吃。他對學生們說:“古人都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你們卻把這一條忘了,實在令人痛心哪!”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一些學校看到這種情形,看到孩子們在長明燈、長流水面前熟視無睹,這不能不說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種缺憾。  日本和韓國都是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孩子們從小就從長輩那裡接受節約意識的薰陶。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儘管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5%,但他們卻不砍伐自己的樹木生產一次性筷子,而是全靠進口。韓國人研製出以土豆澱粉或江米麵為原料的食品牙籤。此外,韓國還加強了對使用一次性產品的限制,像一次性桌布、塑料袋、洗漱用品等,都被禁止使用。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文明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要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歸根到底在父母、老師和周圍人的言傳身教。只要人人從節約一度電、節省一升水做起,加起來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我們把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一代代發揚光大,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能獲取持久的動力。為此,我校在假期中開展了:“洗手水,莫倒掉,沖廁所,一樣行……”節約四個一活動中記錄下的節約體驗。為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習慣,引導少年兒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號召全體隊員開展了“節約四個一”活動並舉行了以“節約點滴,成就未來”為主題的講故事比賽。在比賽中,隊員們圍繞節約資源、參與節約型社會建設等方面,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節約故事,身邊節約資源的好人好事,以及自己在參與節約資源“四個一”方面的體會和感受。當前社會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獨生子女的增多,大多數學生從小嬌生慣養,花錢大手大腳,有時只寫錯了一個字就把整張紙撕掉。通過開展的“節約四個一”活動,尤其是在假期中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社會,發現身邊的節約或浪費現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要從小事做起,從每個人做起。以故事的形式使隊員們表達了自己在節約活動中的體會和感想。通過本次活動,同時也鼓勵了少年兒童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勤儉節約的行動中來,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人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當我們抱怨空氣汙染、沙塵暴頻繁、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時,何不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哪怕是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這樣的小事,日久就會養成節約的好......

怎麼才能樹立節省的意識?我花錢好隨意!

每次買東西之前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勤儉節約意識不浪費

1. 變廢為寶、捐舊還綠:把家裡的舊報紙等各種廢品收集起來變賣;把舊的圖書、玩具拿到跳蚤市場上出售。

2. 環保節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與家長共同開展環保節能行動,比如水的二次利用、合理膳食、節約糧食、隨手關燈等。

3. 減少開支:一是學習、生活和娛樂能夠借用、替代的儘量不買新的;二是由於成長很快,儘量多穿校服,少買新衣,不僅節省開支,而且還減少新衣生產過程中的汙染,降低能源消耗。

(1)為什麼要樹立憂患意識?(2)為什麼要勤儉節約?

1.①歷史的經驗教訓已經證明:憂患可以 興國,安逸可能亡國。當祖國的發展興旺 時,憂患可以促使我們保持警惕,居安思 危;當祖國的發展處於低潮時,憂患會使 我們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迎頭趕上。 ②新中國成⽴以來,特別是改⾰開放以 來,我國在政治、經濟、國防、⽂化、衛 ⽣等⽅⾯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的成就。但 是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我國在⾼科 技領域、綜合國⼒等⽅⾯依然處於劣勢。 儘管07年下半年以來,以美國為⾸的發達 國家,遇到了嚴重的⾦融危機,但實⼒猶 存。對此,我們要有⾼度的急迫感。 ③冷靜分析現實,充分認識我國與發達國 家的差距,我們要有⾼度的緊迫感。因 此,我們要樹⽴強烈的憂患意識。 2.勤儉節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美德,⽽且,修⾝、齊家、治國都離 不開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治國安邦之道。 勤儉節約是現代企業家取得成就的法寶。 勤儉節約是⼈的美德。勤儉節約是⼈的 重要道德品質。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夠發達 了,我們的⽣活真正富⾜了,勤儉節約的 美德也不能丟。因此,在艱苦的年代,我 們要⽤勤儉節約渡過難關,在富裕的年代,更要⽤勤儉節約的習慣培養我們的品德。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樹立勤儉節約意識?
什麼是勤儉節約?
生活中如何勤儉節約?
怎樣樹立榜樣?
勤儉節約的反義詞是?
怎樣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簡答怎樣樹立職業理想?
勤儉節約的好處有哪些?
怎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勤儉節約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