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發行貨幣?

General 更新 2024-06-26

國家是如何發行貨幣的?

貨幣進入市場的唯一途徑就是借貸,錢就是債務。比如說國家要發行10億貨幣,就在一張紙上寫著10億塊,再蓋點很官方的章,這叫國庫券,然後送到央行;央行再印出一批自己的紙,叫做XX票據,央行再拿這個票據去買國債,這樣政府就能拿到這10億塊的XX票據,然後把它存進銀行,然後通過存款,這些票據就成為合法償債的貨幣。 政府債券就是債務合同,一旦有人拿錢(反正籤個字的單子啥的)買了這個合同,那麼鈔票就被產生出來鳥。 而這新增貨幣的價值哪裡來的呢,是誰賦予者新增的貨幣的價值呢? 是通過偷取以前發行的貨幣的價值,就是所謂貨幣貶值,自改革開放30年來,按可變物價比,人民幣已經貶值超過100倍鳥。我們錢包裡每張鈔票都是從債務中產生的,都是某個人欠某個人的。貨幣只能從銀行中得來,而回收到銀行的每一張鈔票都是帶著利息的,但是代表著這利息的貨幣又是從哪來呢? 沒有,他根本不存在!還到銀行的貨幣量總是超過流通的貨幣量,這就是為何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不可避免(^_^資本主義制度自我顛覆),是因為總是需要發行新的鈔票來補充整個貨幣系統中由於償還利息所產生的鈔票的長期固有不足。

而且可以通過借債無中生有的產生貨幣, 比如,一般國家都規定銀行都有準備金率,就是防止擠兌啥的留著的,其他可以貸款出去,比如說10%. 以上大家在幾張紙上蓋蓋張發過來發過去產生了10億塊鈔票,現在這個10億塊鈔票存在商業銀行,其中9億可以作為貸款發放。 其實這9億塊鈔票貸款貸出去,並不是從那發行的10塊鈔票中來的,是無中生有來的。 銀行只是通過記賬的方式增加雙方的賬戶餘額。 發放貸款的同時,又增加了9億的存款。 當然這9億塊存款其中的90%又可以作為存款儲備貸款出去,可以貸款8.1個億,當然這8.1個億貸款出去,同時又增加了8.1億的存款,這8.1個億其中又有90%可以貸款出去。這樣循環往復,每發行10億塊的國債,最多可以產生100億的新增貨幣。

隨便寫寫,個人見解,咱國家不好意思也搞起資本主義私有制銀行的那一套貨幣體系了

政府發行貨幣和銀行發行貨幣有什麼區別?

只有政府才有權發行貨幣(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其它商業銀行是不能發行貨幣的,商業銀行使用的貨幣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提供的。發行的數量是根據國家整個經濟運行情況來決定的,不是隨便發行的!

麻煩採納,謝謝!

貨幣是怎樣發行及流通的?

回答者:sunchen每個人都知道,貨幣的發行是為了使商品流通起來的一個基本手段。如果沒有作為剩餘產品進行買賣流通的商品,人們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只夠生產者自己消費,那就無所謂貨幣了。因此貨幣的發行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前的現實上都需要一定的生產率作為基礎;貨幣的發行量與生產率的高低成正比(忽略貨幣週轉的速度),生產率越高,商品量越大,貨幣能夠發行的量也就可以越大。在歷史上,每一個當政者在建國時都會發行自己的貨幣,這是一個當政者主權存在的關鍵體現。那麼他們是如何(第一次)發行自己的貨幣呢?是不是一開始時便無償地分發給他的全部民眾,讓民眾自由(或者限定)購買社會上所具有的商品呢?決不是這樣,因為如果如此,那民眾所得到的這些商品豈不是白得了?白得到一筆貨幣就等於白得到一筆商品。最終人們肯定會全部拋出手中的所有貨幣以購買商品,將這些貨幣全部兌現為商品,如此的話,最後又有多少商品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呢?就象人們在銀行那裡擠兌,如果儲戶們要將他們的錢全部提取出來,銀行沒有黃金或貴重物資做後盾,又如何能夠應付這種擠兌呢?所以貨幣開始發行時並不是將貨幣白白分送給社會民眾的,而是以新貨幣購買民眾手中的物質產品,作為新貨幣發行的開端的。以新貨幣來購買社會民眾手中的商品,開始時民眾還不一定領受,因為他們還不相信這種貨幣能夠在他自己的手中購買得其它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所有的民眾都懷著這樣的心態,如何辦呢?那麼這個新興政權的金庫中就一定要儲備有相應量的黃金或其它貴重物資,以做為自己發行的貨幣系統的後盾,使這個新興的貨幣體系得到抵押。這種情況對於明白一定經濟道理的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常識,因此不必多說。但我們不也經常聽說國家要提工資給那些國家公務員和其它體制內的人員嗎?他們的這些貨幣工資不也是白得的嗎?並沒有讓他們拿什麼東西來換取這工資提高的部分呀。實際上,無論他們是白得也好,不白得也好,這部分錢並不是通過政府增發貨幣額而得到的,它仍然是現在運行的社會貨幣總量的一部分。因此政府會說:我們通過增加稅收,打擊走私,沒收非法所得等等,用所有這些經濟活動所獲得的貨幣收入來增發公務員工資,來補貼農業生產等等。可見它並非來自新增貨幣發行量,通過新增貨幣的免費派送來實現的。因此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要想多發行一些貨幣量,它自己必須要擁有相應的黃金或貴重物資來做為抵押。如果國家沒有掌握一定的財力,而亂增發貨幣,那如果貨幣持有者最終要向這個國家的政府尋求完全的兌現怎麼辦?如果不能完全兌現,那這個國家的銀行體系就完蛋了。這是一個國家的“貨幣硬抵押”,就象國際上的所謂“硬通貨”一樣。然而在現實中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與其所擁有的“貨幣硬抵押”之間往往並不相等,貨幣量往往多於“貨幣硬抵押”的量,即貨幣量多於它的國庫中所儲存的黃金量和它所掌握的各種物資的價值量。那麼這些貨幣又依靠什麼來抵押呢?只能依靠一種“貨幣軟抵押”來補充抵押這些貨幣,使每個民眾都感到自己手中的貨幣是有保障有信譽的。這個“貨幣軟抵押”就是一種貨幣的信譽度,它可以是實的硬的,也可以是虛的軟的,它單純依靠人們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和貨幣信心而持有這種貨幣,而用自己手中的貨物來與這種貨幣相交換。因此一個國家必須要極力維護自己的貨幣體系的信譽度,要保持貨幣值的穩定,不要忽高忽低。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又稱為“信用體系”。如果你十分隨便地增發貨幣,使人們感到自己手中的貨幣在不斷貶值,那人們對這種貨幣的信心就會下降,最終使銀行體系發生危機,嚴重時使整個經濟和社會垮臺。因為國家此時並沒有足夠的“貨幣硬抵押”來應付這種局面。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最後幾年,曾通過大量......

錢是怎麼來的;貨幣是怎麼來的;政府在發行貨幣起什麼作用?

我簡單告訴你,不太全,我簡單寫寫,描述下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

央行怎樣確定發行數量,我就不說了。但如果央行要注入流動性,合理的手段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OMO)人民銀行也是如此。如果需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人民銀行僅需要在國債市場上買入個國債。而人行用於購買國債的人民幣是無中生有的,直接告訴賣國債的銀行,在銀行的準備金賬戶上多了一筆人民幣,而等值的國債就歸了人民銀行了,貨幣就被創造出來了。還有可以通過外匯市場操作(FXO),有人拿美元來兌換人民幣,央行直接收了美元,給這人的賬戶上記個人民幣數。這也是變出來的錢(人民幣)。注意幾點:

1。所謂印鈔,並不是真的從印鈔廠搬紙出來,那是農民工的活,紙幣只是用來買菜的。人行早不這麼幹啦。

2。人民幣實際也是負債,是人民銀行的負債。而國債和美元是人民銀行的資產,不過這個資產是以人民銀行的欠條為代價換來的。

3。所謂人民幣升值,實際是這些人民銀行的債主的財富在增加,試想,一個人拿100美元,換了人民銀行828塊錢的欠條(人民幣)。回頭,欠條升值了,682就可以兌換100美元,你說這是誰高興呢。

4。以上都是貨幣銀行學的基本概念。

國家貨幣發行機構的錢如何投放到市場到人們手中?

基礎貨幣=政府債權資產淨額+對外金融資產淨額+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其他資產淨額

央行可以通過購買政府債券、外匯,對商業銀行放貸,或者購買其它資產等方式發行基礎貨幣。最直接的的方式是央行伐商業銀行發放貸款,而且幾乎無中生有。

基礎貨幣發行之後,商業銀行向全社會發放貸款,可以對基礎貨幣給以放大。

人民幣外流,政府是否應該發行貨幣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經濟崩潰的話題就不絕於耳,但十年過去了,中國經濟不但沒有崩潰,反而愈加欣欣向榮。是不是中國政府有什麼靈丹妙藥,能夠使經濟一直持續繁榮下去呢?應該說,中國大陸的確有它自己的比較優勢,那就是便宜的工資和寬鬆的汙染政策。這導致了早期的外資的不斷進入。

但是,進入2000年來的這一輪大發展,已經不再是中國工人們瘦弱的肩膀所能夠負擔的了。這一輪瘋狂的投資狂潮,恰恰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極不合理的命門所在。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極度依賴的出口和投資比例都昭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無可持續的前途。但即便如此,中國還是支撐了7年。

在這7年中,為了照顧變態的出口順差,來獲得“穩定的”出口經濟,中國政府堅持不讓人民幣升值,但是同時,他們將本來是絕對內政的貨幣發行權拱手相讓。讓國際資本集團輕而易舉地控制了中國貨幣的發行量。從而使中國貨幣發行量以遠遠高於經濟增長規模的速度增長。造成了大量的貨幣氾濫。同樣是為了壓低匯率,中國政府長期保持低利率政策,致使大量資金找不到出路,被迫投資於房產,股票。這就是中國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由來。

在這七年中,中國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家像當年日本SONY,豐田那樣可以傲視世界的企業,但企業規模卻無限制地擴大,投資無限制擴大。成為了產量過剩,汙染嚴重的國家。全世界10大汙染最嚴重的城市,有7個都在中國。而當國際組織報告中國將提前成為世界上排放廢氣最嚴重的國家時,中國政府斷然否認,理由居然是我們從來沒有統計過這個。

然而,種種亂像前,中國經濟依然穩步增長。為什麼?因為中國政府還有一項祕密武器,那就是央行短期債券。中國政府為了控制社會上的貨幣流通量,發行了大量的債券,來控制物價。到2006年的上半年,此項數額,已經超過了2萬億元。今年呢?今年忽然有了一個突變。一季度的官方物價上漲額度達到了3.3%,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開始,但絕對不是結束。這個開始預示著,短期票據的遊戲玩不下去了。政府再有種,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借去HOLD住吧。實際的物價一定會以更大幅度上漲。而控制上漲的最後武器——加息,卻同時會帶來匯率的增長和熱錢的進一步湧入。所有的招數都已經玩不下去了。

7年了,用央行短期票據拖時間的把戲玩到頭了!中國經濟顯山露水浮出真面目的時刻快要到了。

不管是房市,股市,還是商品市場,所有的東西都開始漲價,老百姓的錢被赤裸裸地掠奪,我們和父輩們的畢生積蓄開始貶值。而買股票,買房子呢?必將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崩潰,無數老百姓的錢會被套牢。

讓我們想象一下未來的場景吧。當股市崩潰,基本消費品大漲。廣大百姓在失去存款的同時,又迎來了物價狂漲。而國家要增加人民收入,只能發工資。但是國家能控制的只是軍隊和公務員還有壟斷企業,所以他們的工資又加了,而廣大老百姓呢?誰給他們發工資?國際上,俄羅斯驅逐了中國商人,歐洲加緊對中國商品的圍剿,美國通過了新的反傾銷法,人民幣匯率先高升,導致大量出口企業破產,然後再狂跌,資金大量外流。

控制房價,控制股市,控制匯率,中國政府的這些願望必全面破產,中國經濟將擺脫控制,如一輛沒有司機的加速火車般向前猛衝,出軌已經是必然。中國政府靠大量傾銷,大量發行國債,大量發行短期票據等等手法所掩飾起來的經濟破船,必定隨著矛盾的積累而崩潰,我們所作的只是盡情地與狼共舞,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央行如何發行和回收貨幣?

央行幾乎天天都在發行基礎貸幣和回收基礎貨幣。你到各地人行的金庫看看就知道,裡面有大量的現鈔啊,但只有一小部分投放到市場(居民、企業、以及商業銀行的櫃檯和金庫)。現在全國各地人行金庫裡的現鈔可能有幾十萬億吧,但投放到市場的才二三萬億吧,印那麼現鈔放在那裡主要幹什麼呢?主要預防儲戶突然大量提現用。全國居民儲蓄有20萬億,但在商業銀行和居民手中流通的紙幣只有二萬億,假如某地遇突發事件時,居民突然全部將存款都取出怎麼辦,難道商業銀行不讓他們取嗎?不是的,居民想取多少都可以取的,商業銀行只管向人行搬現鈔,事件平息後居民又將現鈔存銀行,銀行就將現鈔存人行,除留一部分用來應付居民正常提現外,剩餘的存人行,增加該行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餘額,存人行也有利息收入呢?不過,當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擴大時,他繳存央行的準備金也增大,這時可能商行銀行的現鈔就無法滿足儲戶的提現需要,到期無法按規定的比例繳存央行的存款準備金而被罰等,逼著商行銀行縮小貸款規模。央行就是通過這些辦法來調節經濟,穩定幣值的。但當居民所有的收支都用電子劃轉時,就不需要使用現鈔了,似乎存款準備金制度也就失效了,不知是否這樣。 樓主可能想知道最原始的現鈔是怎樣投放市場的。我想有好多渠道的。如,先強制規定除政府印的紙幣外,其他任何東西包括金銀不能做為交換的媒介,但最初的時候,居民可以用金銀等向央行兌換紙幣,這樣紙幣就投放市場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通過存款的派生機制創造了貨幣,當然不是基礎貨幣,存貸款規模變大了,交易量增加了,所需要的紙幣也要增加了,原來的紙幣數量無法滿足居民的提現需要了,這時商業銀行可以用商業票據向央行貼現,這樣紙幣就又投放市場了。再有就是央行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卷,這樣也將基礎貨幣投放市場了。當然央行可以用反向操作收回基礎貨幣,可以用法定存款準備金收回貨幣,可以用發行政府債卷收回基礎貨幣。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政府購買物品和發放公務員工資是用稅收來的錢而不是印鈔票的。如果這樣紙幣不氾濫才怪。

國家怎麼發行貨幣,使國家貨幣增加

大家通常說的貨幣增加不是增發貨幣,而是市場流通貨幣量的增加。貨幣的發行主要看的是經濟發展的需求而不是說貨幣緊張就發,不然通脹和貨幣濫發的其他問題就會緊跟而來。所以無論回購,調存準、利率之類的都是調整市場的貨幣流通量。所以貨幣增發跟國債沒有直接關係,不是印貨幣來買國債。任何投資都是要回報的,對國家政府來說,政府收入主要靠稅收,政府投資一般也是投向基建,而這些基建對整個經濟體系會提供更優的發展基礎,使得整個經濟更加繁榮,經濟繁榮了,百姓能不富足嗎?手裡自然有錢了,而對國家來說,經濟繁榮了,收的稅自然就多了。對一些新興的投資,則是引導社會資本的投向,由國家來為全民冒最大的風險,但是分攤到每個國民頭上卻微乎其微。這樣的話,你的問題算不算解決了?

央行是怎麼向社會投放貨幣的?

一是財政常髮長期國債,國有商業銀行購入後轉賣給中央銀行;二是增加對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的再貸款,三是根據資產管理公司運作的實際需要,適當提供再貸款,並允許資產管理公司發行債券,抵衝關鍵性大中型國有特別是軍工企業的部分債務,由央行買入,增加貨幣供給,化解部分金融風險,從而有效使用沉澱在央行和商業銀行的過剩資金。四是向商業銀行再貼現。

政府直接發行貨幣和政府發行債券銀行發行貨幣的區別和他們的運作方式是怎樣的。 10分

在國內,央行發行貨幣,但央行是國家行政機構,所以也可以說政府直接發行貨幣投放市場。在美國,美聯儲印製貨幣,但美聯儲在性質上是私有制銀行,全部股份為私人所有,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向美聯儲借出貨幣投放市場。雖然發行方式不同,但實際上背後都是國家信用在起作用,同時也都體現執政黨的意志。

相關問題答案
政府如何發行貨幣?
國家如何發行貨幣?
政府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政府如何行使權利?
政府如何制定政策?
政府如何創新思維?
政府如何保護動物?
企業如何購買貨幣基金?
股份公司如何發行股票?
政府如何打擊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