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吃的飯叫什麼?
皇上吃飯的雅稱是什麼
清代皇帝吃飯雅稱為進膳、傳膳或用膳。凡進膳均有膳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藏)
皇帝正餐為早、晚二餐,另有非正餐之點心等名目。早膳為卯正二刻(清晨六點至七點之間),晚膳為午正二刻(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一點之間)。申(下午三點至五點)、酉(下午五點至七點) 以後,如需飯食,則於內宮別有承應之處,食物按皇帝旨意供進,無定製。御膳之食物原料,由御膳房按時辦進,惟不進酒,例有定製。
據宮廷檔案記載,皇帝每日之食品分例為: 盤肉二十二斤, 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二隻,雞五隻,鴨三隻,各種葉菜類十九斤,各種蘿蔔六十斤,瓜類二斤,苤藍及幹閉蕹菜六斤,蔥六斤, 料酒四兩, 醬及清醬各三斤,醋二斤,做餑餑八盤之上等白麵三十二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及黑棗各十二兩。另有牛奶一百斤,茶葉一百五十兩等(各地臣工貢進之土特風味不在此內)。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宮中御膳房之膳單內所見,皇帝每餐主食有各種糕點、麵食及飯、粥之類,大致在十種上下;副食有雞、鴨、豬、羊、魚肉以及蔬菜時鮮和土特產品,每餐十數種至二十多種不等,節日則更豐盛些。以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日(1747年11月3日)晚膳為例,是時高宗於重華宮“正誼明道”東暖閣進膳,其主副食品等類有:燕窩雞絲香蕈絲火薰白菜絲餉平安果一品、續八鮮(燕窩、鴨子、火薰片、 子、白菜、雞翅、肚子、香蕈) 一品、肥雞白菜一品、肫吊子一品、蘇膾一品、鴨子一品、野雞絲酸菜絲一品、芽韭炒鹿脯絲一品、燒狍肉鍋雞絲晾羊肉攢盤一品、祭祀豬羊肉一品,糗餌粉餈、粳米膳、象眼棋餅、小饅、摺疊奶皮、烤祭神糕、酥油豆麵、蜂蜜、拉拉, 小菜、南小菜、菠菜、桂花蘿蔔,羊肉臥蛋粉湯、蘿蔔湯、野雞湯。再如咸豐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1862年1月29日)小皇帝載淳晚膳主副食品有: 大碗菜四品,即燕窩“萬”字金銀鴨子、燕窩“年”字三鮮肥雞、燕窩“如” 字鍋燒鴨子、燕窩“意” 字什錦雞絲;懷碗菜四品,即燕窩溜鴨條、攢絲鴿蛋、攢絲翅子、溜鴨腰;碟菜四品, 即燕窩炒爐鴨絲、炒野雞爪、小炒鯉魚、肉絲炒雞蛋; 片盤二品, 即掛爐鴨子、掛爐豬;餑餑二品,即白糖油糕、如意卷;燕窩八仙湯。每次正餐膳畢,由於食品甚多,皇帝一人不可能吃完,故一般即指明某菜某食物賜某處或某人。其時內廷后妃、阿哥、公主及御前大臣,內務府、軍機處、南書房之入值大臣,均輪流賜給。皇帝召見外省文職臬司以上、武職總兵以上,亦有賜餑餑者,謂之“克食”或“克什”。日常飲料如奶、茶及乾鮮果品之類,另由上茶房及清茶房備辦供應,或由各省督撫、織造、稅關監督等按例按時進獻。參見“御膳房”。
皇帝吃飯的地方叫什麼名字?
皇帝平時吃飯的地點,大多在寢宮和辦事場所。傳膳時,由御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拼在一起,鋪上桌單,手捧紅色漆盒的太監們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餚、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飯桌。
早上七點到九點半是皇帝吃早飯的時間。皇帝吃飯稱“傳膳”、“進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襲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 一天早晚兩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點時進行,晚膳在下午一點到兩點進行,夏秋兩季則要早一個小時。兩次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如果臨時需要吃什麼,就隨時傳人送過來激
按照清宮的飲膳制度--也就是膳食制度,皇帝飲食有日常膳和各種宴會之分,日常膳是由御膳房負責,各種宴會由光祿寺和禮部精膳清吏司、宮內的御茶膳房共同承辦。皇帝的御茶膳房下面設官員、廚師雜工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有120多人,兩處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
御膳的食譜每天由內務府大臣劃定,每月集成一冊。所以,在清宮檔案裡留下了大量的膳單和《膳底檔》等豐富的資料。在做御膳時,內務府大臣還要負責監督,每道菜的配料都有規定,不許任意增減更換;膳食主次有別,不能影響主料的原味。
皇帝平時吃飯的地點,大多在寢宮和辦事場所。傳膳時,由御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拼在一起,鋪上桌單,手捧紅色漆盒的太監們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餚、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飯桌。
皇帝就坐後,傳膳太監先查看每道飯菜中的試毒牌變色不變色,再親口嚐嚐,然後皇帝才開始吃。試毒牌是一種銀製的半寸寬三寸長的小牌子,古人認為如果飯裡有毒,牌子是會變色的。
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一起吃飯。皇帝吃的飯菜,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火鍋、粥、湯等。
除了平時的御膳,過年、過節皇帝還要舉辦宴會。在乾清宮舉行的內廷宴是清代皇帝與他的家眷、親王、皇子等舉行的團圓家宴。皇帝為其他少數民族首領或地方大員舉辦的宴會.
皇帝的專有術語 如吃飯叫用膳
飯後散步,泡宮女:御花園。打獵:有專門的皇家圍場,如漢代的“上林苑”。夏天避暑:有避暑的伐殿,如清代的“承德山莊”、“頤和園”。術語:睡覺-就寢;吃飯-用膳;上廁所-如廁;睡妃子-臨幸;死翹翹-駕崩。。。。
皇帝吃飯的地方叫什麼名字?
傳統戲曲和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經常出現皇帝請客的場面。皇帝請客,既不能領著一大群人,上城裡下飯館;也不能讓後宮那些大小老婆或者女官親自掌勺。其實,朝廷早就安排好了皇帝的飲食起居,專門有一個衙門,伺候皇家吃飯——那就是“光祿寺”。難怪皇帝一請客,便高聲叫嚷:“光祿寺擺宴,替眾卿賀功……”
光祿寺直屬皇帝,成為御用大廚房,還是一點一點演變而來的。光祿寺原本是一級官署,權力很大,職責也較蕪雜,無非是圍著皇帝轉——迎來送往,吃喝拉撒睡。這個部門掌管宮廷宿衛及大批侍從,很像內廷的“生活祕書長”。從北齊以後,光祿寺的職責越來越明晰,逐漸變成了伺候膳食的專門機構。直到隋唐以後,這個機構正式成為專司膳食。還用問嗎?必須是皇帝喜歡、信任的官員,才有資格擔任光祿寺的一把手。
按照隋唐官制,光祿寺的一把手叫做“光祿卿”,行政級別為“從三品”。副手叫做“少卿”,一般設2個副職,級別為“從四品上”。下設“丞”2人,“從六品上”。“主簿”2人,“從七品上”。光祿卿的行政職責是什麼呢?“掌祭祀、朝會、宴鄉酒醴膳羞之事。”根據分工不同,光祿寺這個龐大的機構分為四個署:太官署、珍饈署、良醞署和掌醢署。
(一)太官署(約47人)
太官署的長官叫做“太官令”,共設太官令2人,行政級別為“從七品下”;“丞”4人,“從八品下”。本機構掌供祠宴朝會膳食。每逢重大祭日,這個部門的長官,專門請頂頭上司“光祿卿儲和“少卿”來巡視膳食準備工作。“取明水、明火,帥宰人割牲,取毛血實豆,遂烹。”幹這些活兒必須安全可靠,需要的人員自然很多。其中包括“府”4人,“史”8人,“監膳”10人,“監膳史”15人。每次可提供2400人的盛大宴會,外設“掌固”4人。
(二)珍饈署(約29人)
如果說,太官署負責“備料”,那麼,珍饈署則主抓烹飪。這個機構的長官叫做“珍饈令”,共設“令”1人,行政級別“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雖說級別不高,卻掌握著供祭祀、朝會、招待賓客的各種菜餚,包括榛慄、脯脩、魚鹽、菱芡等等。“珍饈令”手下有“府”3人,“史”6人,“典書”8人,餳匠5人,掌固4人。
(三)良醞署(約52人)
一聽名字就知道,這裡的一把手——“良醞令”肯定是個“酒官”。本部門設“令”2人,屬於“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掌供五齋、三酒。享太廟,則供陳釀以實六彝;進御,則供春暴、秋清等水酒。其餘人員還有:“府”3人,“史”6人,“監事”2人,“掌醞”20人,“酒匠”13人,“掌固”4人。
(四)掌醢署(約76人)
這個機構設“令”1人,級別“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官兒不大,直接掌供醢醯之物:一曰鹿醢,二曰兔醢,三曰羊醢,四曰魚醢。宗廟,用菹以實豆;賓客、百官,用醯醬以和羹。還有“府”2人,“史”2人,“主醢”10人,“醬匠”23人,“酢匠”12人,“豉匠”12人,“菹醯匠”8人,“掌固”4人。
皇帝貴尊人間天子,穿的是龍袍,住的地方是金鸞寶殿,行以輦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尋常。皇帝如何吃飯,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圍坐一桌?吃的都是不是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在魏晉時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傳說,後來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這樣?
皇帝吃飯問題,在過去是皇家機密,祕不示人。
皇帝怎麼吃飯,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吃法。飯菜的豐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們口味和喜歡的不同而有異。目前知道比較多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用膳並不都如常人一般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即早膳和晚膳。實際上......
古代皇帝吃飯都是怎麼吃的?一般餐桌上都有些什麼菜?
皇帝怎麼吃飯,各個朝代有各個朝代的吃法。飯菜的豐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們口味和喜歡的不同而有異。目前知道比較多的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並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兩頓飯,即早膳和晚膳。
皇家自稱孤家,吃飯時也是自己一個人吃,在專設的桌子前單獨進餐,民間稱為“吃獨食兒”。雖然皇帝喜歡吃獨食兒,但吃飯時不會就他一個人,旁邊會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監。因為菜太多,桌子擺得滿滿的,用餐時遠處的菜便夠不著。但不必擔心,皇帝吃飯時,並不用自己夾菜,太監會送到嘴邊。
皇帝用膳時,除了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寵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時高興,更多時候是吃不完,就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了”。
早期,帝王吃飯時還會有樂隊助興,後來的皇帝只有壽誕或慶典活動的餐會上,才會用樂。但吃飯時擺譜,卻一直被髮揚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末代皇帝溥儀在其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講到了這點——
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專業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擡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
所謂的“擺譜”,不是東北人的擺家譜,而是擺菜譜。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咸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慈安太后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又擺起了譜,恢復了每頓飯百道大菜的老規矩,一頓飯少說要花200兩銀子。
稱皇帝吃飯時擺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麼,掌勺的大廚是誰,在盤子邊都要標得一清二楚。這樣一是保證飯菜的質量,顯掌勺的手藝;二是萬一飯菜出了質量問題,比如有毒,追究起來也方便。如今上等級飯店也會這樣做,不知是不是學自皇家。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以金銀器為主,即使是陶瓷製品,也是上好的質地。其中,金質碗、碟、盤等器皿最能顯示皇家的氣派,故而皇家都喜歡“金飯碗兒”。如果改用其他質地的器皿盛飯菜,會惹主子生氣的。
清順治皇帝御製《端敬皇后行狀》中透露了當初廢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除了金器,銀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佔有很大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銀玉器底檔》所記的餐具如下——
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鑲牙箸1雙、銀西洋熱水鍋2口、有蓋銀熱鍋23口、有蓋小銀熱鍋6口、無蓋銀熱鍋10口、銀鍋1口、銀鍋蓋1個、銀飯罐4件、有蓋銀桃子6件、銀鏇子4件、有蓋銀暖碗24件、銀蓋碗6件、銀鍾蓋5件、銀鏨花碗蓋2件、銀匙2件、銀羹匙13件、半邊黑漆葫蘆......
古代皇上和臣民吃飯名稱叫什麼
主要看和皇帝的關係,在朝廷上要稱呼官職或者爵位。也有些愛稱,比如愛卿等。私底下怎麼叫就不知道了。
皇帝吃的食物叫做御什麼?
御膳
古代皇上吃飯用現代漢語怎麼說
應該是請皇上用餐, 哈哈
古代吃飯叫什麼?
用膳
只有皇室的.
只有這些拉
清代管理皇帝膳食的機構有內務府下屬的御膳房、御茶房、內餑餑房、酒醋房、菜庫等。其中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長以下370餘人及太監數十人。宮中膳食有份例規定。皇帝每日份例為:盤肉二十二斤,菜肉十五斤,豬油一斤,羊兩隻,雞五隻,鴨三隻,時令蔬菜十九斤,各種蘿蔔六十個,苤藍、幹閉甕菜各五個,蔥六斤。調料玉泉酒四兩、醬及清醬各三斤、醋二斤。
8盤240個各種餑餑用白麵三十二斤、香油八斤、白糖核桃仁及黑棗各六斤,芝麻、沙橙若干。皇后及皇貴妃以下妃嬪、皇子等依等次遞減。如無特殊情況,嚴格按份例供應,不得擅自增減
宮中正餐為早膳(早6時至7時)和晚膳(午12時至下午2時)。晚上6時另有一次晚點。其他時間可隨意加餐。御膳膳單需由御膳房在皇帝用膳數日前開出,交由內務府主管大臣審批,而後照單準備。皇帝獨自用膳。
用膳時由御前侍衛向御膳房傳膳,御膳房將膳食放在膳盒裡或膳桌上,由侍衛擡送至用膳地點。太監按規定布好菜點,經過驗膳(插銀板)、嘗膳等程序後,皇帝始用。用膳時,皇帝坐北朝南,面前為一長方形上下兩層大膳桌,桌上佈滿精美食具和菜餚,太監報菜名,皇帝有中意者,太監便盛入皇帝碗碟中。
求採納
皇帝吃的飯叫什麼
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