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是怎麼產生的?
物質是怎麼產生的
物質的本質是能量,物質是能量的一種可以為人所感知的存在形式,或者說,因為人可以感知,所以物質才是物質.而能量的存在是很抽象的,而且是客觀存在的.
或者有另一種假設:世界是由無數的基本粒子組成,每個粒子和粒子團都在振動,都存在相互作用.而物質只是這種振動為人所感知而形成的一種假象.比如,一個人從A點移動到B點,實際上移動的只是這種振動形式,而A處的粒子和B處的粒子都沒有移動,只是一種形成這個人的振動形式從A傳到了B點,(可以簡單的理解如水波的傳播方式,我們看到水波擴散的過程似乎是水在移動,其實移動的只是振動而各點的水分子只是在上下運動,並無水平的移動.當然這只是二維形式的一種情況,而我們可以將之擴展到三維的傳動)A處的振動形式轉移到B處,因為和我們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導致形成那個人的粒子團和形成我們的粒子團之間的基本力的作用發生變化,進而使得我們的感覺發生了變化,形成一種人從A移動到了B的錯覺.
所以,物質的本質是一種基本粒子的振動形式,也可以說是能量存在的一種形式,物質本身是不存在的.
如果我說,是如何如何產生的,那麼你又會問,那麼產生之前世界是如何的?有點沒完沒了了,所以我只能說,次能量的產生即是隨著彼能量的消亡,而彼能量的產生即為次能量的消亡,周而復始,如同太級中的兩部分不停旋轉時是無論先後的,而因為時間也是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所以之前和之後的概念其實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又問,世界是如何產生的,我只能說 ,世界只存在於我們的思想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無所謂產生,而你之所以頭腦中會產生如此的問題其實也是一種偶然的或者一種失敗的一系列化學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而已.
科學跟哲學搞到一起的話真的就搞不清了.
輻射是怎麼產生的,是什麼物質
輻射的基本定義:輻射指的是由場源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
所以,地球獲得的太陽熱能其實就是通過輻射送達的,沒有太陽能量通過輻射送達地球,整個地球都得玩完,我們能繼續生產還多虧了太陽的輻射。所以輻射並不是一種多可怕的東西,是一個很正常的詞彙,完全沒必要談虎色變。
真正使輻射傷害人的,是輻射的量。弱輻射沒什麼影響,輻射量較大就傷人了。比如說,任何帶電體都有電磁輻射,但只有當電磁輻射強度超過國家標準,才會產生負面效應,引起人體的不同病變和危害,這部分超過標準的電磁場強度的輻射叫輻射汙染。
世界是如何產生的 30分
宇宙的最初源頭是一個奇點,即所謂的“宇宙蛋”,它凝聚了所有的時空質能,孕育著未來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天體和生命。大約150億年以前,宇宙蛋在一場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猝然爆發。大爆炸震撼出時空,物質世界破殼面出,宇宙史的紀元從此開始。
剛剛誕生的宇宙,空間從無到有並急劇猛增,僅僅10-32秒後,就暴脹到大約1光年的直徑。在1 秒鐘時,由於大爆炸產生的極強高能輻身均勻地充滿整個空間,宇宙成為100億k高溫的熔爐,所有物質被熬成一鍋基本粒子湯。
緊接著,一場肆虐的原始宇宙風暴開始了,基本粒了之間發生猛烈撞擊,中了熔入質子形成了氦核。這個過程延續了大約三分鐘,直至所有的中子消耗殆盡為止。有約22%質量的物質聚合成氦核,餘下的物質幾乎為沒有聚合的質子,即氫核,僅有十萬分之幾屬於同位素氦3和氘,百億分之幾歸之於鋰。原始星雲形成。
星系形成
構建原始宇宙的原生物質(主要是約78%的氫和22%的氦)的產生過程,在宇宙史的最初三分鐘便告完成;在此後宇宙由於膨脹面冷卻,如此大規模的核合成過程再也不可能發生了,而小規模的核合成也只有等到恆星產生以後。初生宇宙的空間充斥著極強壯的高能輻射,熾熱驚人。原生物質氫核和氦核均勻分佈在整個太空,它們之間的引力微弱,遠不足以克服巨大的擴散壓力和輻射壓,因此列法凝聚成團。看來要打破這種物質均勻分佈的狀態,還有竺宇宙冷卻到足夠的程度。
光陰一分分,一年年地流逝著,30萬年過去,宇宙的溫度溫度隱降到了4000K,然而其均勻狀態依然如故;1000萬年過去,宇宙中高能輻射冷卻變成微波背景輻射,氫核和擬核形成了各自的原子,原子間的引力也終於戰勝擴散壓力和輻射壓,在它的作用下漸漸形成了一個個物質密度較大的地區,並繼續向中心收縮;原始星雲就這樣形成了。在宇宙誕生1000萬年以後,由氫擬兩種元素構成的巨大原始星雲瀰漫著太空,雖然非常稀薄,卻表明宇宙物質不再處於均勻分佈的狀態,這預示了宇宙星光燦爛的未來。
恆星形成
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繼續向中心聚集,並因星雲間的潮汐作用開始旋轉,漸漸形成一雙凸透鏡的形狀。星雲收縮使引力不斷增強,從而促使旋轉不斷加速,而旋轉加速又導致星雲緣不穩定,從而裂成兩個旋臂。旋臂上發生局部的凝結,每個凝塊具有適當體積,可以在我們所見的恆星狹小限度內形成恆星。
以上過程不斷進行著,整個星雲最終演化成星系。宇宙中最初形成星系的時間大約是大爆炸後十億年。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可以發現在我們星系以外的遙遠空間里正在形成的其它星系,那正是幾十億年前形成這些星系的情形。目前用天文望遠鏡觀測的星系總數須以10億來計算,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而已。這些星系都是龐大的恆星集團,且距離我們極其遙遠,因此稱之為“島宇宙”。十幾個或幾十個星系由引力維繫在一起,組成星系團;隨著宇宙的膨脹,星系團間正彼此遠離。
恆星的生命歷程
恆星是宇宙物質凝聚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起源於旋渦星雲臂上的一塊區域。在這塊區域物質較密集的部分,由於自身的引力較強,就會使物質聚集得更快,溫度也上升更快,旋轉得更快。這一過程逐漸加劇,當某一區域的中心溫度上升到約1000萬k時,就會引發熱瓜反應,向外發放輻射,恆星的生命歷程便開始了;而旋轉速度達到一定值時,恆星就會分裂成互相繞行的雙星或多星。 雙星(或多星)是恆星演化的正常規程,而伴有行星的單星(例如太陽)則是恆星演化中極其罕見的事件,大約在十萬個恆星中才有一個,它的起源過程至今仍然只是一個猜想:在恆星演化的某一早期階段,兩個氣體星運行到彼此鄰近時,便產生了潮汐波。......
物質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物質會不斷變化?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最初宇宙只是積聚在一起的一團很高的能量,可以看出物質是由能量變化而來的,現代高能物理學認為能量是物質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可以看出它們的關係。 物質的不斷變化 是因為物質之間在不斷髮生著化學反應。用我們化學老師的話來說 就是一種物質遇見領一種物質 如果他們之間“放電”了 就談戀愛了。然後就生小孩了 呵呵
PAHS是什麼物質,它是怎麼產生的?
PAHs(多環芳烴,一種致癌物質)
多環芳烴(PAHs)是指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多環芳烴是分子中含有兩個以上苯環的碳氫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 150餘種化合物。英文全稱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簡稱PAHs。有些多環芳烴還含有氮、硫和環戊烷,常見的多環芳烴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多為四到六環的稠環化合物。國際癌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種對實驗動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種屬於多環芳烴,由於苯並a芘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環境化學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強,故常以苯並(a)芘作為多環芳的代表,它佔全部致癌性多環芳烴1%-20%。
多環芳烴(PAHs)的汙染源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
自然源主要是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和生物合成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汙染。
人為源包括各種礦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木材、紙以及其他含碳氫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燒或在還原狀態下熱解而形成的有毒物質汙染。
另外食品中也含有一定的多環芳烴,其主要來源為,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特別在煙燻、火烤或烘焦過程中滴在為上的油脂也能熱聚產生苯並(a)芘,有人認為這是烤制食品中苯並[a]芘的主要來源。貯存過程中窗口或包裝紙,含有不純的油脂浸出溶劑提取的油脂中含有一定量的多環芳烴;在瀝表路上晾晒糧食被瀝青汙染。大氣、水和土壤等環境中的多環芳烴可以使糧食、水果和蔬菜受到汙染。
多環芳烴(PAHs)常存在於原油、木餾油、焦油、 染料、塑料、橡膠、潤滑油、防鏽油、脫膜劑、汽油阻凝劑、電容電解液、礦物油、柏油等石化產品中,還存在於農藥、木炭、殺菌劑、蚊香等日常化學產品中。
在電子電器製造業中,PAHs通常是作為塑料添加劑進入生產環節中,如塑料粒子在擠塑的時候,和模具之間存在黏著,此時要加入脫模劑,而脫模劑中可能含有PAHs。
多環芳烴(PAHs)對人體和動植物的危害
多環芳烴PAHs對人體的主要龔害部位是呼吸道和皮膚。人們長期處於多環芳烴汙染的環境中,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傷害。常見症狀有日光性皮炎,痤瘡型皮炎、毛囊炎及疣狀生物等。
多環芳烴落在植物葉片上.會堵塞葉片呼吸孔,使其變色,萎縮,捲曲,直至脫落,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結果。例如:受多環芳烴汙染的大豆葉片發紅.離植掉落,使果莢很小或不結粒。
而多環芳烴對動物的致癌作用和致突變作用也早已被試驗所證實。動物試驗證明:多環芳烴對小白鼠有全身反應.如同時受日光作用,可加快小白鼠死亡。當多環芳烴質量濃度為0.01mg/L時,小白鼠條件反射活動有顯著變化。
感覺是怎麼形成的?
味覺 1、味覺的概念與分類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併產生的一種感覺。不同地域的人對味覺的分類不一樣。日本:酸、甜、苦、辣、鹹歐美:酸、甜、苦、辣、鹹、金屬味印度:酸、甜、苦、辣、鹹、澀味、淡味、不正常味中國:酸、甜、苦、辣、鹹、鮮、澀。從味覺的生理角度分類,只有四種基本味覺:酸、甜、苦、鹹,他們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產生的。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膚、和三叉神經而引起的一種痛覺。澀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質凝固時而產生的一種收斂感覺。2、味覺的生理基礎A 味覺產生的過程呈味物質刺激口腔內的味覺感受體,然後通過一個收集和傳遞信息的神經感覺系統傳導到大腦的味覺中樞,最後通過大腦的綜合神經中樞系統的分析,從而產生味覺。不同的味覺產生有不同的味覺感受體,味覺感受體與呈味物質之間的作用力也不相同。B 味蕾口腔內感受味覺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經末梢,嬰兒有10000 個味蕾,成人幾千個,味蕾數量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少,對成為物質的敏感性也降低。味蕾大部分分佈在舌頭表面的乳狀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皺褶處的乳狀突起中做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個味覺細胞構成,大約10-14 天更換依次,味覺細胞表面有許多味覺感受分子,不同物質能與不同的味覺感受分子結合而呈現不同的味道。一般人的舌尖和邊緣對鹹味比較敏感,舌的前部對甜味比較敏感,舌靠腮的兩側對酸味比較敏感,而舌根對苦、辣味比較敏感。人的味覺從呈味物質刺激到感受到滋味僅需1.5-4.0s,比視覺13-45s,聽覺1.27-21.5s,觸覺2.4-8.9s 都快。3 味的閾值在四種基本味覺中,人對鹹味的感覺最快,對苦味的感覺最慢,但就人對味覺的敏感性來講,苦味比其他味覺都敏感,更容易被覺察。閾值:感受到某中成為物質的味覺所需要的該物質的最低濃度。常溫下蔗糖(甜)為0.1%,氯化鈉(鹹)0.05%,檸檬酸(酸)0.0025%,硫酸奎寧(苦)0.0001%。根據閾值的測定方法的不同,又可將閾值分為:絕對閾值:指人從感覺某中物質的味覺從無到有的刺激量。差別閾值:指人感覺某中物質的味覺有顯著差別的 刺激量的差值。最終閾值:指人感覺某中物質的刺激不隨刺激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刺激量。4 影響味覺產生的因素①物質的結構:糖類—甜味,酸類—酸味,鹽類—鹹味,生物鹼—苦味。②物質的水溶性:成為物質必須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於水的物質是無味的,溶解度小於閾值的物質也是無味的。水溶性越高,味覺產生的越快,消失的也越快,一般呈現酸味、甜味、鹹味的物質有較大的水溶性,而呈現苦味的物質的水溶性一般。③溫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味覺加強,最適宜的味覺產生的溫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於或小於此溫度都將邊得遲鈍。溫度對成為物質的閾值也有明顯的影響。25℃:蔗糖0.1%,食鹽0.05%,檸檬酸0.0025%,硫酸奎寧0.0001%0℃:蔗糖0.4%,食鹽0.25%,檸檬酸0.003%,硫酸奎寧0.0003%。④味覺的感受部位⑤味的相互作用兩種相同或不同的成為物質進入口腔時,會使二者上午呈味味覺都有所改變的現象,稱為味覺的相互作用。A 味的對比現象: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呈味物質,適當調配,可使某中呈味物質的味覺更加突出的現象。如在10%的蔗糖中添加0.15%氯化鈉,會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在醋酸心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鈉可以使酸味更加突出,在味精中添加氯化鈉會使鮮味更加突出。B 味的相乘作用:指兩種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質進入口腔時,其味覺強度超過兩者單獨使用的味覺強度之和,又稱為味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