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陶淵明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迭,社會動盪,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祕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從官場退隱後的陶淵明,在自己的家鄉開荒種田,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田園詩歌。他寫農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他寫自己勞動的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也寫農人勞作的甘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然而,田園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艱辛的,不勞作就沒有收穫,遇到天災人禍,即使勞作也是一無所獲。晚年的陶淵明生活貧困,特別是一場大火把他的全部家當毀於一旦之後,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歲時,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陶淵明的最大成就,在於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為基礎,以自己卓越的詩歌才華,極大地豐富了農事和田園題材的創作。以前詩中罕見的桑、麻、雞、狗等平凡事物,一經他寫入詩中,無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寫大自然的親切,常常能激起人們的無限嚮往。除詩之外,他還給後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詩並記》等。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在那裡沒有動亂,沒有朝代變更,沒有國家君臣,沒有徭役賦稅,百姓過著豐足、與世無爭的美好生活。作者以優美的語言,使這篇作品產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後世人們一直把這種空想的社會稱作“桃花源”。官場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壇上多了一位文學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剛直不阿、不附勢趨炎的寫照。
有人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六鬥即可?這句話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對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向督郵低頭的事情有兩種理解。一般人認為,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職位低微,俸祿很少。“五斗米”是官俸,所謂不願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當然是說他不能為了異常微薄的收入,竟然向來縣檢視的督郵束帶盛服,躬謹參見,接受諸種問訊審計,繁瑣無聊的迎送禮儀。繆鉞先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新釋》認為“五斗米”和當時縣令的俸祿絕無關係,他認為“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如同說“我不能為求一飽之故折腰向鄉里小人”。這和傳統解釋稍有不同。總之,如果不接受朝廷的俸祿,也就用不著為那“五斗米”去逢迎和笑顏卑膝了。
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語出陶淵明,不為微官薄祿所動,後隱居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這個典故和陶淵明有關,有兩種解釋:
1、陶淵明厭惡官場黑暗,不願意為一點點俸祿委屈自己.(古代官員的俸祿不是現金,是糧食.)
2、漢末張道陵創立五斗米教,入教信徒需要上交五斗米,故稱五斗米教.據說一次上級來巡視,需要陶淵明恭敬迎接,因為這個上級的人品不好,所以陶淵明不願意向他折腰(行禮).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語出陶淵明,不為微官薄祿所動,後隱居
不為五斗米折腰什麼意思
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五斗米是什麼意思?
①五斗米指日常生活必備。出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績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什麼人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曾去做彭澤縣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平日裡清高的陶淵明蔑視功名利祿,很是討厭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於是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
於是就有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主要是讚美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陶淵明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做了彭澤縣令八十多天後便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1]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就去做了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督郵來督察。為人驕橫的督郵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陶淵明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這區區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這則故事主要是讚揚有骨氣,不趨炎附勢 ·品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