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還有哪些?
月球之謎有哪些?
1.月球起源之謎
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提出3種理論,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 劃卻有助於證明,其中看來可能性最小的理論是最佳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 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 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 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份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 ,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 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制,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3種理論 全都難以站得住腳。正如羅賓·佈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 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月球年齡之謎
令人驚異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經分析發現其中99%的年齡要比 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揀起的第 一塊岩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齡為43億歲、46億歲和45 億歲--它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一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 億歲。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岩石。 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岩石都採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根 據這些證據,有些科學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際空間形 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岩石周圍的土壤相比, 岩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岩石大10億年。乍一聽來,這 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岩石 和土壤的化學成份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岩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 。
4.當巨大物體襲擊月球時,月球發出空心球似的聲音之謎
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會轟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記載,"每一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彷彿是一個大鈴鐺 的聲音。"當登月人員降落在顏色特別黑的平原上時,他們發現要在月球表面鑽孔 十分困難。土壤樣品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它被用 於超音速噴氣機和宇宙飛船上);另一些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 。科學家覺得迷惑不解,因為這些金屬只有在很高的高溫--約華氏4500度 下,才會和周圍的岩石融為一體。
5.不鏽鐵之謎
月面岩石樣其中還含有純鐵顆粒,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來之隕星。蘇聯和美 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這些純鐵顆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還不 生鏽。在科學世界裡,不生鏽的純鐵是聞所未聞的。
6.月球放射性之謎
月亮中厚度為8英里的表層具有放射性,這也是一個驚人的現象。當"阿波羅 15"的宇航員們使用溫度計時,他們發現讀數高得出奇,這表明,亞平寧平原附 近的熱流的確溫度很高。一位科學家驚呼:"上帝啊,這片土地馬上就要熔化了! 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溫度並不高。這些熱量是從月 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可是這些放射性物質(鈾、鉈和鈈)是從哪裡來 的?假如它們來自月心,那麼它們怎麼會來到月球表面?
7.乾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氣之謎
最初幾次月球探險表......
月球之謎有哪些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月球的起源。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但是卻是地球的衛星,這從現今很多角度上是很難解釋的。
超純度金屬。月球上存在超純度金屬,如百分百純度的鐵,以及百分之一百二的鎂,百分百純度的鐵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磁場。月球上的岩石存在奇特的磁性,這說明以前月球上是有磁場的。
水汽團。有可靠資料顯示美國的飛船在登上月球后發現一團水汽,但專家斷言其來自飛船本身,但這說不通,因為這團水汽體積很大,如果是從飛船上洩露,飛船上所有人已經脫水死亡了。
外星人。有傳言稱美國人到達月球背面後,發現了外星基地。
月球之謎有哪些??
月背之謎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衛星,由於月球繞軸自轉的週期與繞地球公轉的週期相同,都是27.3天,所以幾十億年來,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人們只能看到月貌的59% ,它的背面形態如何就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千古啞謎。直到1959年10月,前蘇聯的“月球3 號”探測器拍得了月背的第一批照片,才使人類看到了月背的概貌。但是隨著觀測的深入,今天的月背之謎比過去更多,更復雜了。這主要是月背與月球正面的顯著差異,令人迷惑不解。
月球背面與正面的最大差異是它的大陸性。在總共30來個月球“海洋”、和“湖”、“沼”、“灣”等凹陷結構中,90%以上都在正面,約佔正半球面積的一半。月背上完整的“海”只有兩個,僅佔背半球面積的不足10%,月背其餘90%多的地方都是山地,山地的分佈呈現出幾個巨大的同心圓結構,地形嚴重凹凸不平,起伏懸殊,這種地勢是正面所沒有的。
另一怪事是月球的最長半徑和最短半徑都在月背。一般天文學書上說月球直徑3476千米或半徑1738千米,都是指平均值。實際上,月球半徑最大處比平均半徑長4 千米,最小處比平均半徑短5 千米,而且都在月背。
月球正、背之差的又一表現是月瘤都集中在正面。月瘤也叫月質量瘤,是月球表面重力比較大的地方,科學家們估計,在這些地方的月面以下集中著比較多的高密度物質。此外,月球上還有些地方重力分佈小於正常值。奇怪的是,月瘤所在的正異常區和重力偏小的反異常區都在正面,而且發現了多處,月背上卻一處也沒有。
為什麼會造成月球正面與背面這些顯著的差異呢? 科學界有種種不同見解。有人認為,當地球運轉到太陽與月亮之間,月亮上便發生了日全食(在地球上卻是月全食),日全食會形成月正面巨大溫差,一次又一次溫度驟變造成了正背面的差別。有人認為,是地球吸引月球而使月球發生像潮水漲落那樣的現象,即“固體潮”造成了正背面的差別。但這些解釋都不大令人信服。多數人認為,應該從月球自身的結構和運動來說明月背之謎,但是今天還沒有一個好的說明。
"月球之謎"還有哪些
一、概述
月球
月球又稱“月亮”。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狀奇特,於是人們就編出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藥等美麗神話。古希臘人則把月球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並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於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於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於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裸露的岩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於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裡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於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鬆,稍稍一使勁就可以跳起來,宇航員認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00公里。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隨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樣,月球也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凹陷約400米。
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還要跟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這就是說,月球繞地球運動一週後,再回到的空間位置已不是原出發點了。由此可見,月球在運動過程中還要參與多種系統的運動。月球的運動和其他天體一樣,月球也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月球除東昇西落外,它每天還相對於恆星自西向東平均移動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來的時間,都比前一天約遲50分鐘。月亮的東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自西向東的移動卻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結果。月亮繞地球公轉一週叫做一個“恆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自轉。月亮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也就是它自轉的週期。
月球這種奇特地自轉結果是:月球總以同一半面向著地球,而從地球上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麼樣,只有靠探測器才能揭開月背千古之謎,人類的這個願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實現了。 當今大型天文望遠鏡能分辯出月面上約50米(相當於14層高樓)的目標。
* * *
月球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 玉免(著意登樓瞻玉免,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
我從課外瞭解的月球之謎有什麼
1.月球起源之謎
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提出3種理論,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 劃卻有助於證明,其中看來可能性最小的理論是最佳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 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 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 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份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 ,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 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制,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3種理論 全都難以站得住腳。正如羅賓·佈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 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月球年齡之謎
令人驚異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經分析發現其中99%的年齡要比 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揀起的第 一塊岩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齡為43億歲、46億歲和45 億歲--它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一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 億歲。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岩石。 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岩石都採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根 據這些證據,有些科學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際空間形 成了。
3.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岩石周圍的土壤相比, 岩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岩石大10億年。乍一聽來,這 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岩石 和土壤的化學成份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岩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 。
4.當巨大物體襲擊月球時,月球發出空心球似的聲音之謎
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會轟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記載,"每一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彷彿是一個大鈴鐺 的聲音。"當登月人員降落在顏色特別黑的平原上時,他們發現要在月球表面鑽孔 十分困難。土壤樣品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它被用 於超音速噴氣機和宇宙飛船上);另一些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 。科學家覺得迷惑不解,因為這些金屬只有在很高的高溫--約華氏4500度 下,才會和周圍的岩石融為一體。
5.不鏽鐵之謎
月面岩石樣其中還含有純鐵顆粒,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來之隕星。蘇聯和美 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這些純鐵顆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還不 生鏽。在科學世界裡,不生鏽的純鐵是聞所未聞的。
6.月球放射性之謎
月亮中厚度為8英里的表層具有放射性,這也是一個驚人的現象。當"阿波羅 15"的宇航員們使用溫度計時,他們發現讀數高得出奇,這表明,亞平寧平原附 近的熱流的確溫度很高。一位科學家驚呼:"上帝啊,這片土地馬上就要熔化了! 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溫度並不高。這些熱量是從月 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可是這些放射性物質(鈾、鉈和鈈)是從哪裡來 的?假如它們來自月心,那麼它們怎麼會來到月球表面?
7.乾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氣之謎
最初幾次月球探險表明,月球是個乾燥的天體。一位科學家曾斷言,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