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三軍過後盡開顏?
三軍過後盡開顏 指的是哪三軍?哪次會師?
詩歌中的三軍一般不指具體的,比如解放軍什麼的,而是一種意象,指前、中、後三軍。前軍一般是先鋒營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應付小規麼的戰鬥,帶部分軍需物資。中軍就是統帥所處的大軍有當時作戰的大部分作戰兵種(騎兵 步兵)。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當時負責軍隊的一切雜務都是民工,當兵員不夠時民工也要打仗的)。
會師地點有兩個: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師,完成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即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完成。
七律 長征中的"三軍過後盡開顏"中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冊小學語文課本第十九課《長征》一詩,現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第九冊)是這樣解釋的:“‘三軍’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當年沒有編建紅三方面軍),也就是整個紅軍。”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東北朝鮮民族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語文第九冊教案》也沿用了這一說法,至於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門的各種學生參考用書更是直接抄襲這一說法。
這一說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大部(陝甘支隊)越過岷山的時間是1935年9月,毛主席寫這首詩的時間是1935年10月,而這時還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紅四方面軍,不僅沒有北上越過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區;其二是,紅二方面軍的成立是1936年7月5日,這個時間比毛主席寫這首詩的時間晚了九個月,毛主席顯然不可能把沒出現的事情寫進詩裡。
“三軍”這個詞的正確解釋應該是:“泛指紅軍隊伍”。因為《長征》一詩是毛主席寫的古體詩,在古文中,“三軍”有四種意思,這在《辭源》中有詳細的解釋和例文,而《辭源》中四個義項的第二譁即是:“軍隊的通稱”.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中的三軍什麼意思開顏什麼意思
句意:紅軍看到千里賦雪的岷山更是欣喜,翻過岷山之後紅軍上下都展開笑顏,更喜不是說喜歡岷山這樣的狀況,而是說這樣大雪覆蓋的雪山也不能打擊到紅軍的士氣~
ps:紅軍2萬五千里長徵,馬上到達陝北 會師陝北工農紅軍。死裡逃生,大家都高興,長征死了好多人,但是還活著好多人。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盡開顏是什麼意思
這是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一句,“盡開顏”這個詞意思是都開心的笑了,有關解釋如下:
一、原詩如下:
七律·長征
作者:毛澤東
原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二、翻譯如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小小泥丸在滾動。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裡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後個個都【笑逐顏開】。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盡是什麼意思?
您好,很開心為您解答
首先這句詩是出自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這句詩中的“盡”意思是都,全都
希望對您有用,順祝您天天開心
望採納謝謝
這句話翻譯是:所有的軍隊經過長征後都笑逐顏開
希望對您有用,祝您開心
望採納謝謝
"三軍過後盡開顏"上一句
七律【長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三軍”指什麼?
三軍:紅軍一方面軍 二方面軍 四方面軍 不是海陸空三軍 而且也不太準確 三軍只是歷史上慣用三軍代指軍隊
詩中三軍過後盡開顏大約在什麼時候標誌是什麼
三軍過後盡開顏大約在1936年長征結束時候,標誌是: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合,宣告長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