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的歲寒什麼意?
歲寒三友指的是什麼?
鬆、竹、梅 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藉以自然物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它們雖系不同屬科,卻都有不畏嚴霜的高潔風格。它們在歲寒中同生,歷來被中國古今文人們所敬慕,而譽為“歲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貞的友誼。 歲寒三友的由來: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遭權臣迫害,被捕入獄。經王安石等人營救,始得從輕定罪,安置黃州管制。黃州即今湖北黃岡。作為“罪人”的蘇軾初到此地時,心情很苦悶。稍後,家眷來依,朋友來訪,蘇軾的心緒慢慢好轉,但生活上又發生了困難,便向黃州府討來了數十畝荒地開墾種植,藉以改善生活。這塊地,當地人喚作“東坡”,蘇軾便自取別號為“東坡居士”。 蘇軾在東坡栽了稻、麥等到農作物,又築園圍牆,造起房屋來。房子取名“雪堂”,並在四壁都畫上雪花;園子裡,則遍植鬆、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黃州知州徐君猷來雪堂看望他,打唬道:“你這房間起居睡臥,環顧側看處處是雪。當真天寒飄雪時,人跡難至,不覺得太冷清嗎?”蘇軾手指院內花木,爽朗大笑:“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為風聲和泉聲就是可解寂寞的兩部樂章,枝葉常青的松柏、經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開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聞言,對蘇軾以“三友”自勵,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肅然起敬,從此更留意對他的照顧了。以後,合成鬆、竹、梅的“歲寒三友”圖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築上。仁人志士對它的理解,是藉此體現傲霜鬥雪、鐵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則看重其長青不老、終冬不凋,引申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為吉祥的象徵。
什麼是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鬆是堅貞不屈的典範。因為鬆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它一年四季都筆直地站在那裡,紋絲不動,像守在邊疆的解放軍戰士。它的葉子是綠的,一簇一簇的,像無數根針一樣,時時刻刻都在保衛著祖國,猛刺著敵人。鬆從來都是綠的,從不變黃,從不凋謝,從不自傲。別的樹跟它比起來,就顯懦弱了。
竹,一個頑強,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象徵。它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無論是石縫,是泥土。它從來都是頂天立地,頑強地生長起來的,而且不向別人炫耀自己。它具有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
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的,它是在別的花都凋謝後,獨自面對著呼嘯的北風,沉甸甸的雪花,瘋狂的雷雨,從泥土裡頑強地生長出來,而且長得十分豔麗……但是,等到春天到來後,百花齊放之時,它卻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樹幹。它傷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別的花都在爭豔之時,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歲寒三友: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歲寒三友的寓意是什麼
解釋:鬆、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出處:宋·林景熙《王雲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
事例:花鬆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更堪紅白山茶。(元·白樸《朝中措》)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鬆、竹、梅。
天寒地凍,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這三位“朋友”欣欣向榮,一派生機。
其實鬆和竹是四季常青的,只有梅到了冬天才分外精神。三位朋友以鬆為首。因為它從南到北分佈最廣,大片的松林可以形成“朔風吹,林濤吼,峽谷震盪”震撼人心的聽覺效果。孤鬆又可以在山巔上凌空獨立,形成“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的視覺奇觀。
歲寒三友共同特點和精神是什麼?
先生幾個供您選O(∩_∩)O~~ 1 歲寒三友象徵了有氣節,不畏艱險,超凡脫俗,卓爾不群的精神。 2 象徵了一種不畏嚴寒,在嚴酷的環境中依然能生機盎然的精神。 3 這個有點雜,不過慢慢看裡面有不少知識: 歲寒三友 [解釋] (1) 指鬆、竹、梅。鬆、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放,因稱“歲寒三友” 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元· 白樸《朝中措》 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明·無名氏《漁樵閒話》四折 宋代林景熙《霽山集》四《五雲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篁為歲寒友,” (2) 歲寒:喻濁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為濁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謂“歲寒三友”,即將松樹、翠竹、梅花 松樹四季常青,姿態挺拔,葉密生而有層雲簇擁之勢,欹斜層疊,不啻馬遠、劉松年筆意。在萬物蕭疏的隆冬,松樹依舊鬱鬱蔥蔥,精神抖擻,象徵著青春常在和堅強不屈。松樹的品格是國人最為崇拜的。 竹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象徵,古今庭園幾乎無園不竹,居而有竹,則幽簧拂窗,清氣滿院;竹影婆娑,姿態入畫,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古往今來,“不可一日無此君”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韻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將梅花的姿容、神韻描繪得淋漓盡致。漫天飛雪之際,獨有梅花笑傲嚴寒,破蕊怒放,這是何等的可愛、可貴! [其他解釋] 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藉以自然物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它們雖系不同屬科,卻都有不畏嚴霜的高潔風格。它們在歲寒中同生,歷來被中國古今文人們所敬慕,而譽為“歲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貞的友誼。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鬆,鼓盪天風, 震動崑崙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閒笑, 且待三冬。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 宋人蘇東坡曾做題畫詩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其後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後又將石換成鬆,“鬆逾霜雪而高潔”,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組合以喻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