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廟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03

配享太廟有什麼好的

太廟是皇帝的家廟,主要是供奉皇帝自己的祖先。另外一些有功於社稷的皇室成員和大臣也能配享太廟,不過是極少數的。對於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配享太廟是極大的恩賜。皇帝都會祭祀你,這是想都不敢想的。配享太廟沒有實際的利益好處,古人尤其是封建臣子來說,這是莫大的榮譽,這比生命都重要。

“配享太廟”是什麼意思?? 20分

太廟,是指古代皇帝的宗廟,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性質跟祠堂差不多。“配享太廟”,是皇帝對臣子的一種非常高的獎勵——死後能把牌位放到太廟裡,和皇上的列祖列宗一塊,享受後世皇帝的供奉。

參考:太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5%BA%99

cache.baidu.com/...aidu#0

www.baidu.com/...D&cl=3

配享太廟的介紹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後來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稱為配享太廟。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間),是根據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制建造的。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後的中殿和後殿都是黃琉璃瓦廡殿頂的九間大殿,中殿稱寢殿,後殿稱祧廟。此外還有神廚、神庫、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築。由於太廟是皇帝一家直系的專門祭祀場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輩可享此殊榮。一般的皇親還不行,必須是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還有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也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這些臣子死後將是以郡王之禮厚葬。

古時一般配享太廟的人

配享太廟

享殿分東西兩殿,東供奉宗室、外藩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東殿供

武功郡王禮敦

慧哲郡王額爾袞

宣獻郡王界堪

通達郡王雅爾噶齊

禮烈親王代善

鄭獻親王濟爾哈朗

睿忠親王多爾袞

豫通親王多鐸

肅武親王豪格

克勤郡王嶽託

怡賢親王胤祥

超勇襄親王策凌

科爾沁博多勒噶臺忠親王僧格林沁

恭忠親王奕欣

西殿供

超等英誠公贈王爵揚武勳古利

一等大臣贈一等信勇公費直義英東

一等大臣贈公爵額宏毅亦都

內大臣、二等果毅公圖忠義爾格

正黃旗滿洲都統、一等雄勇公圖昭勳賴

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學士追封一等忠達公追贈太師圖文襄海

太傅、保和殿大學士、三等襄勤伯鄂爾泰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三等勤宣伯張廷玉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一等武毅謀勇公、贈太保兆文襄惠

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追贈郡王傅文忠恆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贈太保阿文成桂

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閩浙總督、忠銳嘉勇貝子、贈郡王福文襄康安

總督贈一等宣勇公和琳,嘉慶元年,高宗命配饗太廟,嘉慶四年,和珅誅,仁宗命撤出太廟。

這之中只有張廷玉是漢人,而和琳因為其兄和珅的原因被撤出太廟。

清朝高官死後配享太廟是什麼

簡單說,太廟就是供奉已故皇家祖先的皇家祠堂,就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廟,在封建統治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清朝並非所有高官都可以配享太廟,而是功臣可以配享太廟,意思就是皇帝特批將有功之臣的牌位擺進西配殿,從此每年皇家祭祀的時候,該功臣的牌位也會享有祭禮。“配享太廟”在任何朝代都是臣子的最高榮耀。

清代有功的親王、滿臣配享太廟的很多,其中只有一個張廷玉是漢人。

配享太廟的元朝配享太廟的大臣

正殿: 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西序: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樑國公趙德勝巢國武壯公華高虢國忠烈公俞通海江國襄烈公吳良安國忠烈公曹良臣黔國威毅公吳復燕山忠愍侯孫興祖東序:郢國公馮國用西海武壯公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蔡國忠毅公張德勝海國襄毅公吳楨蘄國武義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其他増減:永義侯桑世傑鄖國公廖永安 河間王張玉東平王朱能榮國公姚廣孝(後,取消)誠意伯劉基營國公郭英 泉州守將,熊尚晉江主簿,史孟常陰陽訓術,楊仕弘 萬安縣令、贈太常少卿,黃宏萬安縣主事、贈光祿少卿,馬思聰

配享太廟的清朝配享太廟的大臣

清朝歷史上,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 、通達郡王雅爾噶齊是因為死後無子、絕嗣,故順治將他們供入太廟。再除怡賢親王胤祥和恭忠親王奕欣是特例外,其餘大部分人都是因軍功而被賜予此項殊榮。鐵帽子王也並非都能入選太廟。享殿分東西兩殿,東供奉宗室、外藩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武功郡王禮敦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通達郡王雅爾噶齊禮烈親王代善鄭獻親王濟爾哈朗睿忠親王多爾袞豫通親王多鐸肅武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嶽託怡賢親王胤祥超勇襄親王策凌科爾沁博多勒噶臺忠親王僧格林沁恭忠親王奕欣 超等英誠公、贈武勳王爵,揚古利一等大臣、贈一等信勇公、直義公,費英東一等大臣、贈公爵、宏毅公,額亦都內大臣、二等果毅公、諡忠義,圖爾格正黃旗滿洲都統、一等雄勇公、昭勳公,圖賴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學士、追封一等忠達公、追贈太師、諡文襄,圖海太傅、保和殿大學士、三等襄勤伯,鄂爾泰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三等勤宣伯,張廷玉(乾隆十五年被罷配享,乾隆二十年張廷玉死後,乾隆遵雍正遺詔,恢復張廷玉配饗太廟資格。)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一等武毅謀勇公、贈太保,諡文襄,兆惠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追贈郡王,諡文忠,傅恆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贈太保、諡文成,阿桂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閩浙總督、忠銳嘉勇貝子、贈郡王、諡文襄,福康安總督、贈一等宣勇公,和琳,嘉慶元年,清高宗命配饗太廟,嘉慶四年,和珅誅,清仁宗命撤出太廟。這之中只有張廷玉是漢人,而和琳因為其兄和珅的原因被撤出太廟。

配享太廟是什麼樣的殊榮?歷朝歷代哪些人有機會配享太廟?

樓上的關於文正的部分回答太扯了。

樓主看看下文就知道文正這個諡號多麼難得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宋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的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

目錄

諡號

人物

年號展開

編輯本段

諡號

詳解

從諡法上來說,“文”這個字並沒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諡一個“文”字。東晉的王導,諡號是文獻。整個東晉,只有他一個人諡文獻。

到了唐朝的時候,魏徵、陸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貞的諡號。在唐朝的時候,張說被諡為文貞,還是皇帝親自下詔,才結束了朝臣們關於張說該礌該諡文貞的諡號的爭論。

北宋時承唐時的風氣,初年的幾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諡為文貞。到宋仁宗的時候,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到了夏竦被擬定要諡為文正的時候,司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等八名。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許衡明。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因為李楊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詩諷刺說:“文正從來諡範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但其中的曹振鏞卻是名不副實的,他唯唯諾諾,一意奉上,因此,對於他的諡號,世人一直非議不休。不過湯斌是死後追認的。劉統勳是死後直接諡文正。曾國藩的功勞的確大,但當時清朝的情況,有個激勵的意思在裡面。至於李鴻藻的身份是帝師,從他之後,凡是帝師皆有諡文正的可能。在之後的諡文正的,則有點末世名器,不足為貴的意思了。

配享太廟的金國配享太廟的大臣

代國公,完顏歡都特進,完顏劾者開府儀同三司,完顏盆納儀同三司,完顏拔達銀青光祿大夫、特進,完顏冶訶 國論勃極烈、國論忽魯勃極烈、封燕國王、陳國公、金源郡王,完顏撒改阿舍勃極烈、開府儀同三司、曹國公、金源郡王,完顏習不失國論昊勃極烈、國論忽魯勃極烈、遼越國王、遼王,完顏杲鄭國王,完顏斡魯太子太師、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源郡王,完顏忠開府儀同三司、豫國公,完顏蒲家奴勃堇、特進,完顏斡魯古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蜀王,完顏銀術可太師、齊國王、秦漢國王、太傅、楚王,完顏宗雄太師、遼王,完顏宗幹開府儀同三司、隋國剛憲公,完顏阿離合懣開府儀同三司、邢國公、豫王,完顏希尹 晉王、秦王,完顏宗翰太師、右副元帥、魏王、許國王、晉國王、遼燕國王、宋王,完顏宗望 元帥、左都監、吳國王、譚王、魯王,完顏闍母開府儀同三司、莘王,完顏婁室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蜀王,完顏銀術可太師、太傅、都元帥、沈王、樑王、越國王,完顏宗弼西京留守、尚書左僕射、侍中、楚國公、尚書右丞相、濮王,韓企先 參知政事,完顏宗敘戶部尚書、參知政事、尚書左丞、平章政事、尚書右丞、中書令,張浩太尉、尚書令、太保、廣平郡王,李石平章政事、樞密使、右丞相、廣平郡王、金源郡王,紇石烈志寧開府儀同三司、左丞相、沂國公,僕散忠義開府儀同三司、平章政事、定國公,徒單合喜右丞相、莘國公,石琚右丞相、申國公,唐括安禮太師、尚書令、淄王,徒單克寧儀同三司、左丞相、崇國公,紇石烈良弼 太師、尚書令、淄王,徒單克寧(先配享世宗,後改章宗)平章政事、尚書右丞相、左丞相、左副元帥、蕭國公、常山王、南陽王,完顏襄參知政事、平章政事、銀青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壽國公,張萬公 平章政事、右丞相、尚書左丞相、樞密使、申國公、延安郡王,僕散端參知政事、尚書左右丞、平章政事、右丞相、壽國公,高汝礪丞相、廣平郡王,完顏福興

清朝配享太廟是什麼意思?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有“宗,尊也;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說。太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稱作“明堂”。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帝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一般的皇親還不行,必須是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還有有功於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經皇帝允許,也可以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這些臣子死後將是以郡王之禮厚葬。

相關問題答案
配享太廟是什麼意思?
配貨毛重是什麼意思?
功利性太強是什麼意思?
女日元太旺是什麼意思?
太史是什麼意思?
虛榮心太強是什麼意思?
太君是什麼意思?
自主性太強是什麼意思?
分配一四九是什麼意思?
夢見拆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