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說的是什麼?
甲午戰爭有什麼意義
1895年3月,甲午戰爭的硝煙尚未散盡,一個71歲的老人,中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東渡日本,作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權大使,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日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規定:(一)中國承認朝鮮獨立。(二)中國向日本割讓山東半島、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三)中國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加上贖回遼東半島的3000萬兩共2.3億兩)。以及新開通商口岸,增加內河航線等共11款。甲午戰敗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從此走向更深重的災難。鉅額戰爭賠款相當於全國3年的財政收入,清政府根本無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列強貸款,不但利息很高,還要以海關、稅收、財政的管理權作抵押。大面積割讓國土直接導致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戰後的幾年裡,列強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長城以北屬俄,長江流域十省屬英,山東屬德,雲南、兩廣屬法,福建屬日。而美國這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則打著“利益均沾”的旗號,以支持日本為主要手段,謀求在中國的更大權益。戰後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跳板,中國東北部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臺灣被日本割佔,使數百萬同胞離開祖國的懷抱,飽受欺凌50多年。
日本是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價值1億兩白銀的戰利品和2.3億兩的賠款。這筆鉅款相當於日本當時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朝野對此歡欣鼓舞,外相陸奧宗光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之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幾億日元,本國全部收入只有8千萬日元,一想到現在會有3億5千萬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覺得無比的富裕!”戰後,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擴張,為其在上世紀30年代大舉侵華埋下伏筆。總之,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機,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在中國近代的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後果最重,教訓最多的一次戰爭。正因為如此,重新學習、研究這段歷史,也最具現實意義,這裡最重要的是分析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原因,總結、汲取其中的教訓。
長期以來,一些論者從力量對比的角度分析問題,認為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日本及其支持者實力強大,中國不具備贏得反侵略戰爭的條件,由此強調落後就要捱打,必須奮發圖強,提升國力,才能最終立於不敗之地。這個觀點自然有其積極意義,但就甲午戰爭而言,僅作此分析還嫌不夠,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容易陷入“武器決定論”的誤區,應該進行更全面、更準確的分析。
實際上,當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銅、煤油、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當時日本共有工業資本7000萬元,銀行資本9000萬元,年進口額1.7億元,年出口額9000萬元,年財政收入8000萬元,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外,其它都低於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從軍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戰前的一二十年裡,竭全國之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擁有軍艦55艘,排水量6.1萬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中國還有廣東、福建水師)。日本常備陸軍22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一半,武器裝備也相差不大。很顯然,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不像鴉片戰爭時大刀長矛對堅船利炮那樣懸殊,有的方面如海陸軍總量中國還略佔優勢。也就是說,甲午戰爭中國之敗,並不是敗在軍事力量上。
那麼,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應該從中汲取哪些教訓?這對我們今天維護國家安全和加強國防建設有哪些借鑑呢?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
甲午戰爭主要講什麼?
1840中日戰爭,甲午年,又稱甲午戰爭,由輸入鴉片,禁菸引起。
甲午大海戰講了什麼?
1877年,一批少年學子懷著強國之夢登上海輪遠赴英國,進入皇家海軍學院。在那裡他們登上了最新式的軍艦,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並親自駕駛著清政府用重金購買的鐵甲鉅艦駛回祖國。而他們的同學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學生,同樣帶著強國之志,同樣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向遙遠的東方駛去,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他同樣是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古老的紫禁城裡,年輕的光緒皇帝立志變法強國,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統治者,整個中國充滿了腐敗。中國的海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艦隊,艦長清一色是英美留學生,全部用英語發佈口令,巨大的艦炮可以傾刻將目標轟成碎片…日本長崎、日本艦長們陰沉的目光迎來了到訪的中國艦隊,仇恨的日本民眾與中國水兵發生血腥的衝突,雙方炮口都迅速瞄準對方,戰火一觸即發…長崎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國一心發展海軍,尤其發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軍實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國,一座富麗的園林已近完工,為了討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用來修建頤和園的錢竟是中國海軍的軍費“致遠”艦長鄧世昌是北洋艦隊中唯一一個不嫖賭不貪私的艦長,總兵劉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國時就愛慕他的一表人才,而鄧世昌堅守著傳統的忠孝倫理,不為其所動。這次小妹從英國帶回一個喜迅,英國願將一艘最新式的軍艦賣給中國,但眾人的喜悅很快化為泡影:朝庭因修頤和園早已無錢購艦,當日本知道這一情況後,天皇再次帶頭捐款,搶購下了這艘新艦,並命名為“吉野”號。侵略擴張的野心終於使日本發動了戰爭,鄧世昌告別了趕來相送的小妹,毅然駕著“致遠”號隨艦隊駛向茫茫大海……黃海上,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展開隊形,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海面上炮聲隆隆,水柱沖天,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中,日本的快速炮顯出絕對優勢,而中國海軍的炮彈卻經常命中敵艦而不炸!北洋艦隊的軍艦連連被擊沉,關健時刻,“致遠”號突然衝出層層彈雨,裹挾著濃煙烈火,直向日本海軍的主力“吉野”號衝來!在彈盡重傷之時,鄧世昌毅然駕著烈火之艦決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傳出他的吼聲:“我等從軍衛國,今天一死,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敵艦隊上百門快速炮的集中轟擊下,“致遠”號終於爆炸沉沒!悲忿交加的鄧世昌拒絕了戰友的救援,誓與“致遠”號同沉,但他的愛犬卻死死叼住他的肩頭不放,鄧世昌仰頭長嘯,抱住愛犬一同沉入波濤……驚天泣地,壯烈至極!連日軍也肅然起敬,被後人敬為“中華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日軍大舉入侵中國,並在旅順進行了滅絕全城的大屠殺,而同一時刻,北京頤和園裡卻是一片歡歌,慈禧太后的六十壽典開始了。劉公島,北洋艦隊在港內進行最後的苦戰,日軍攻佔了陸上所有炮臺,將炮口轉過來猛轟港內的中國軍艦,所有人都望眼欲穿地盼望陸軍的救援,然而幾路援軍全推託不前,甚至轉頭逃跑!……孤守一個月的北洋艦隊終於彈盡援絕,軍心遣散,劉步贍等人拒絕了日本同學的勸降,親手炸沉了自己的軍艦後自盡身亡,一支曾威震東方的強大艦隊灰飛煙滅… 李鴻章屈辱地踏上日本的碼頭,昔日威風的總理大臣如今卻低頭俯首的哀求對手,卻不知日本早已破譯了中國的電報密碼!而且自己的國力也早就空虛,打不下去了!歷史就這樣把中國推向了更加苦難的深淵,李鴻章顫抖地在條約上籤下恥辱為名字,將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賠銀二億六千萬兩……直到六十年後,日本在二戰中無條件投降,龔灣及附屬島嶼才回歸祖國。又過了六十年,一艘海輪駛過平靜的海面,一幅那群少年學子的照片飄落大海,在那深蘭色的海底,靜臥著一艘鐵甲艦的殘駭。
甲午戰爭戰敗後,李鴻章傷感的說了什麼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馬關談判時伊藤博文與李鴻章的對話 (2006-07-17 11:44:20)
分類:歷史筆記
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四日,李鴻章以戰敗求和的特命全權大使身份在馬關與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會面,問答之語,頗值深思:
李:亞細亞洲,我中、東兩國最為鄰近,且系同文,詎可尋仇?今暫時相爭,總以永好為事。如尋仇不已,則有害於華者,未必與東有益也。
伊藤:中堂之論甚愜我心。十年前,我在津時已與中堂談及,何至今一無變更?本大臣深為抱歉。
李:維時聞貴大臣談論及此,不勝佩服,且深佩貴大臣力為變革俗尚,以至於此。我國之事,囿於習俗,未能如願以償。當時貴大臣相勸雲:“中國地廣人眾,變革諸政,應由漸而來。”今轉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為抱歉,自慚心有餘力不足而已。貴國兵將,悉照西法,訓練甚精;各項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進京,與士大夫談論,亦有深知我國必宜改變,方能自立者。
伊藤:天道無親,惟德是親。貴國如願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助貴國如願以償。蓋天之待下民也,無所偏倚,要在各國自為耳。(蔡爾康輯:《中東戰紀本末》,五、馬關條約商訂始末。《中日戰爭》,五,P366-367)
在這屈辱的場合,73歲的李鴻章面對55歲的伊藤博文含蓄地道出了致敗之由,他把更多的感悟和深思埋在心底,留給了後人。
中日甲午戰爭和鴉片戰爭和侵華戰爭說明了什麼?
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中日甲午戰爭簡介
1、簡介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2、甲午戰爭的影響
(1)對中國來說: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2)對遠東來說:
日本得到鉅額賠款和臺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擴張,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另外,日本為了對抗俄國,湔雪三國干涉之恥,一方面提出“臥薪嚐膽”的口號,重新開啟十年擴軍計劃;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開始了東亞地區新一輪的爭霸。
3、失敗的原因
(1)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2)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3)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4)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5)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是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6)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甲午戰爭 你想對腐朽清政府說什麼
還說什麼呀 都是過去式了 強國必強軍 少年強則中國強 體制不變國必亡
冰心為什麼要寫一部“甲午戰爭”為的是什麼
應該跟她的父親謝葆璋參加過甲午海戰有關吧! 冰心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父親謝葆璋參加了甲午戰爭,抗擊過日本侵略軍,後在煙臺創辦海軍學校並出任校長。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八月十八日,北洋海軍主力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展開激戰。開戰不久,日艦“赤城”被擊成重傷,轉舵駛逃。謝葆璋協助幫帶大副駕駛“來遠”艦,立即尾追攻擊,進一步重創“赤城”,迫使其逃離作戰海域。戰至下午3時20分,日本第一遊擊隊“吉野”等4艦集中火力進攻“來遠”、“靖遠”。兩艦以寡敵眾,苦戰多時,均受重傷。“來遠”艦中彈200多顆,引起猛烈火災,“延燒房艙數十間”。在此危急時刻,謝葆璋奉命駕艦衝出日艦的包圍,駛至大鹿島附近滅火施救。海戰結束後,其與管輪人員密切配合,將已受重傷的“來遠”安全駛歸旅順基地。“駛回旅順口之際,中西各人見其傷勢沉重,而竟安然返旌,無不大奇之”。
中日甲午戰爭為什麼會輸?
因為海軍戰術思想的問題。
1、清政府購買的是德國伏爾鏗船廠的船。日本的軍艦多購自英國。由於北洋艦隊旗艦“定遠級”的四門主炮佈置在艦首,使得作戰時必須艦首迎敵,所以清採用的是一字橫陣的衝擊戰術。而日本就是採用你現在看到的很常見的高速破交,主要的火力輸出是中口徑的速射炮,採用靈活的戰術,高速艦艇利用優勢速度,形成局部集火的場面。定遠級雖然火力強大,但航速只有14.5節,很難抓到對手。而最後企圖撞沉吉野艦的致遠艦雖然有18節航速,但不敵日艦的速射炮攢射。
2、而衝擊戰術的最大缺點是指揮難以統一。在清軍旗艦被擊傷後,清軍便陷入指揮混亂當中,沒有形成合力,各自為戰。日艦總是傷而不沉。最終在總體戰績上贏得勝利。
3、而清軍雖然擁有兩艘鐵甲鉅艦,但其他軍艦均弱於日艦。日軍的軍艦大多是3000—4000噸左右的高速巡洋艦,而清軍除兩艘旗艦外,均在3000噸以下。多以兩千噸的戰艦為主力。皆因海軍軍費挪作他用,清軍十年內竟為添置一艦。
至於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當時列強出於微妙的平衡,所以將大量不成熟的艦船設計理念,通過東方人來進行驗證。甲午海戰是近代第一次大洋上的海戰,對後世的艦船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間接催生了現代戰列艦的雛形,無畏級戰艦。
同時,甲午戰爭不是孤立的,它是與路上戰爭是統一的。當時清軍在朝鮮已經失敗,海戰是為了切斷清軍補給,徹底奠定勝局。而李鴻章的保存實力,是因為當時滿清統治者有感於漢臣的權力太大,借日本人的來宰李鴻章,李鴻章為了保住最後的政治資本,不得不避戰保船。
不知道是不是能幫到你。
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是甲午之痛呢?
因為那場戰爭我們輸了,而且輸的很慘,幾乎是全軍覆沒了,所以又可以稱為甲午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