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牡丹是什麼意思?
蘭花盛世牡丹與蘭花大唐盛世有什麼區別
盛世牡丹是貴州下山的春蘭奇花品種,大唐盛世是雜交品種,區別很明顯的
蘭花盛世牡丹開花什麼香型
4月芍藥5月牡丹。
你的是盆載還是地栽?
盆栽牡丹如不採取生溫促花等辦法,其花期與地栽牡丹的花期是相同的,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鐵觀音經典茶,上面還寫有盛世牡丹,這種茶葉什麼價位?
1\包裝只是個面子,如果你們那裡附近有茶葉市場肯定會有賣包裝的,各式各樣,好看大氣的都有。
2、茶葉必須得喝,才知道等級,如果你不懂,那就看辦什麼事,預算在多少,茶葉一分錢一分貨,完全可以弄便宜的茶,裝在這樣的包裝裡,只要自己喝著好喝就行了,別太較真。你說的名字沒聽過,應該是通版包裝
漫漫古典情這一系列書主要講了什麼啊
一、人生若只如初見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不甘於淹沒在浩瀚書海中的書。她似在談詩詞,又似在談風月。她不拘泥於對古典詩詞字面的理解,也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她用清麗、感性的筆調,配以優雅、飄逸的插圖,描繪出一幕幕古典詩詞背後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引領讀者傾聽一段段經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詩人,詞人,凸現其曠世奇才與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我們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二、當時只道是尋常
內容提要
細讀納蘭詞會發現,豪放是外放的風骨,憂傷才是內斂的精魂。
一個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詞章中不倦不悔地傾訴對感情的執著,對友請的堅定,像一道道療傷的溫泉湯藥,溫暖了,喚醒了,我們冰封的情感。
三、思無邪
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
其實它只是民歌,沒有想象中那麼疏遠不可親近。只是,在渡河的時候,被我們無聲的遺落在另一個時代,當你返身去找時,它已經沒入河流之中。
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 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過的歌謠。
詩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四、陌上花開緩緩歸
安意如品讀唯美愛情的曠世韻味。
南北朝的歷史光怪陸離,大一統之前的年代荒誕華美不可盡言。那些簡單的歌章,在歷史的遊歷中一如綻放的花般鮮豔,一如明日的花般凋零,或喜或悲,本書註定要以史來繹情。
用猛虎細嗅薔薇的姿態,小心將它們從心中釋放出來,描繪出一幕幕古典詩詞背後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引領我們傾聽一段段經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讓我們回到漢魏,兩晉,六朝,盛唐。去觀望彼時的風月無限,向那些古人討一些情愛暖暖身。
五、長安月下紅袖香
如果說後世女子往往更像瘦梅、幽蘭,脆弱易傷、多愁善感,那麼唐代女子恰似國色天香的盛世牡丹,雍容華貴中帶著自信、激情與張揚。“少女情懷總是詩”,唐朝女子的情絲,就織在這浩瀚的《全唐詩》詩頁中,跟隨江湖夜雨的敘述,重溫千年前她們的喜怒哀樂,重回那夢一般的唐朝。醉心於《全唐詩》以及唐代歷史的江湖夜雨不僅在詩詞上見解獨到,配以各時期的歷史,讓詩詞表現得更加鮮活而親近。
江湖夜雨評點文字的妙處,在於觸機成趣,妙緒紛披,莊諧雜出,剔膚見骨。他即事見義,如地湧泉,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幽默中透著深刻,讓人笑過後卻又汗潸潸脊背生涼。
六、美人如詩,草木如織
在東門,我初見你,你夾在人群裡,像飄絮,像鳥鳴,像春風; 在黃昏的溪邊,我又見你,你在汲水的女孩子中間,如倒影,如水聲,似煙霞; 三月三的上巳節,眾人注目的舞臺上,我看著你,你是烈火,是妖魅,是飛霜。 你,是我的驚雷。 本書作者獨闢蹊徑,將《詩經》中的美學與植物世界完美的相結合,這是一次對植物美學與古典詩詞的審視,在古典詩詞中感受萬物鮮活靈動,在美、性靈與感動中寄放現實之外的人生。
荇菜、飛蓬、艾蒿、薺菜、旱柳、桑陌、白楊、芍藥、桃花……這些在《詩經》裡面目或清明或朦朧的植物,融入中華文明的血脈中,在作者的筆下便產生了一段詩性和植物性靈的對話。
七、不如不遇傾城色
中國的文字是有顏色的。中國的文字,滿目唯見色彩斑斕——先秦的紫,未花時採;秦的黑,是夜;漢代的藍,一朵深淵色;晉的綠,合掌白蓮花未開……人間因為這些顏色而美麗。
本書用顏色將唐宋之前的歷史、詩詞以及詩人們的故事串接起來,讓人們通過宏觀的歷史和微觀的個人世界感受詩詞的美麗,體驗詩詞那亙古不變的魅力。
八、西風獨自涼
詞人納蘭的傳奇人生。
......
春蘭有什麼特徵
國蘭常見種類 1、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釐米、直徑0.5-0.8釐米,偶有超越此範圍者。根由基部廠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釐米,直徑0.8-1.5釐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釐米,寬0.6-1.7釐米;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釐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釐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春蘭是我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佈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佈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溼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鬆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豔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繡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蘭 蕙蘭是一種分佈較廣的地生蘭,和春蘭一樣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將其特徵介紹如下: 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釐米,直徑0.5-1釐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釐米,直徑0.8-1.3釐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釐米,甚至更長,寬0.6-1.3釐米,狹帶形,基部常對摺,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釐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 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3、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劍蕙等。 建蘭主要分佈於臺灣、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釐米,直徑0.6-0.9釐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釐米,直徑1.2-1.7釐米。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釐米,寬1-2釐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
鳳求凰 裡面的女主角到底喜歡的是誰啊? 結局喃?不是說她和赫都死了,但怎麼又說在一起了?
這是後傳的番外
<此花開盡更無花》< p>此花開盡更無花》<>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遠遠望去氳闔一片。齊妃因打西六宮來,一路上雖是乘了軟轎,縐紅絨緞披風上還是沾了不少水珠。站在廊下解著繫帶,一擡眼,看見紫薇宮正殿窗下擱了一盆水仙此時開得正豔,輕肌弱骨,金蕊流霞。不由“咦”了一聲,身邊的月兒聞聲看去,也是一愣,方說道:“都入冬了,這水仙放在窗下,竟還開得這樣好啊。”
話音還未落下,身後有人嬌笑道:“怡妃娘娘這裡自然都是好的了。”齊妃回頭,是不久前晉了淑儀的祥嬪,她們素來交好,便笑吟吟到:“妹妹也是來向怡妃娘娘問安的麼?”
祥嬪點著頭走上前,攜了寧妃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姐姐怎麼總是穿得如此素淨,按說姐姐這麼美,又這麼年輕,該是穿紅戴綠的時候啊。”
寧妃沒有說話,只是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一襲珠華色復紗羅裙,淺淺笑了才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賞的。。。”便再不言語。
祥嬪“哦”了一聲,滿眼羨慕:“皇上最愛賞姐姐衣飾了。不過姐姐這樣美,人家都說你跟怡妃似是姐妹呢。寵眷正濃也是平常。”
寧妃本來面色明朗,卻不知為何,聽了這句話稍稍暗沉了下來。不過一瞬便拉了祥嬪:“我們快進去吧,總不好讓娘娘等的。”
寧妃和祥嬪進去的時候,怡妃正坐在一盞繡架前,手上纏著五彩絲線,因她與齊、祥二人交情頗深,私下裡也不就不在乎些儒節。知道她們進來,只揚頭一笑,有侍女端了圓凳放在一旁,奉上茶水來。
祥嬪看到繡架上一幅海棠春睡,枝脈分明,栩栩如生,豔麗非常,直是吸引人,更因著是雙面繡,更是精緻不已。不由稱讚道:“怡妃娘娘這架海棠春睡真是好看,若是我能有姐姐一半的繡工,便也好了。”
倒是寧妃端詳著沒有應合。她進宮比祥嬪早,與怡妃交好的時間也久些,細看之下不解得問道:“這雙面繡,倒不似姐姐擅長的啊。”
怡妃一怔,手上頓了下,笑容慢慢斂去,幽幽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命人拿來的,我昨日觀賞時一支金釵不慎掉落,劃破了一處,現在正想法子補呢。”說著看了看手上的絲線:“只是,這繡工實在精巧,我是無從下手啊。”
祥嬪“咳”了一聲,一張俏臉上滿是不解:“姐姐讓女紅坊的人補了不就是了,何必自己動手呢。”
怡妃淡淡笑笑:“這畢竟是皇上御賜之物。。。”便不再說什麼了。只是眉頭皺緊,盯著繡架的眼微眯起來。隱隱似有心事。
祥嬪見怡妃心中似有不悅,怕是因這繡架之事,忙指了窗下那盆水仙說道:“方才在廊下便看到姐姐這水仙開得不錯,養得真好。就是不知是怎麼養的啊?”
怡妃目光順著祥嬪的手落在了那盆水仙之上,“撲哧”笑出聲來,喚來侍女端了花盆進來。“哪裡是養得好,你們細瞧瞧吧。”她說著放下手中絲線,接過細瓷蘭花紋的花盆放在小杌子上,極是小心翼翼。不過面上笑容卻極是得意。
齊妃的手指剛觸到那水仙碧綠的葉,臉上立刻出現了驚詫的表情,一雙杏眼圓睜著看著怡妃。祥嬪見她如此便湊上去,“哎呀”一聲,滿面羨慕的說道:“這是。。。玉製的啊。”
怡妃端了杏仁酪遞給她二人,略有不以為意道:“皇上前日來,見我這裡無花無草的,太蕭索,便賞了這個。”
祥嬪仔細觀賞著那足可亂真的玉製水仙,一面用手小心輕撫每一片碧玉的葉,每一瓣白玉的瓣,還有極精巧的黃玉的蕊,一面“嘖嘖”稱奇,顧不得手邊怡妃遞來的酪,嘴裡直道:“這可真是巧奪天功啊。姐姐不愧是皇上身邊第一人。。。”
怡妃飲著酪不說話,眉眼間雖是笑意,卻不知為何,隱隱有抹哀怨在其中。
是啊,這麼多年了,人人皆以為她是這後宮第一人,可事實,卻只有自己知道啊。。。
當年那個寵冠後宮的絕代皇后,還有那些或美豔或清逸或避世的稀世美人,都隨著先後的離去,香消玉殞。。。眾生皆嘆時......
阿史那皇后的兒子
盛世牡丹——唐太宗李世民妻長孫皇后(附諸妃)
講到大唐王朝,與“盛世”同時浮現在世人腦海中的,恐怕莫過於牡丹。
牡丹又被稱為花中之王,由此推之,貞觀一朝,能稱得上牡丹之名的女人,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的結髮妻子文德皇后長孫氏。
就牡丹的花王之稱而言,王者之氣,一定是比較出來的,而且能夠與之比較的一定不會是尋常風骨,然而在這樣的眾香國裡,無刺無香、原本紮根在峭壁苦巖間的牡丹卻以一種最淡定的姿態勝出,最終成為國色天香的典範。
與牡丹的經歷相同,長孫氏能夠最後登上人間巔峰並流芳百世,是歷經磨難苦礪之後的結果。而貞觀之世的開創者李世民,也絕非尋常帝王男子,他所擁有的盛世群芳,也皆非凡品。然而長孫氏卻象她的丈夫成為諸國諸帝王的首領“天可汗”那樣,在她的映照下其它的女人都變得黯淡無光,她毫無疑義地成為群芳中的王者。這一切,不但使她成為世人景仰的絕頂人物,更使得貞觀后妃早已遠去的身影格外引人遐思。
隋仁壽元年(公元601),隋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繼弦妻子高氏生下了一個女兒,她就是未來的唐太宗長孫皇后。
長孫,是一個鮮卑姓氏,據說魏獻文帝的三哥就是這個姓氏的源起之祖。原來是拓跋氏,由於位居宗室之長,改稱長孫氏。從魏至周又到隋,儘管跨越了三個朝代,這個鮮卑皇室家族卻一直傳承不息,而且都爵尊祿厚。常言道:“三代才出一個貴族”,而一個天生的皇族經歷了三朝仍然勳貴超然,這樣的世家又該是怎樣的一個傳奇?這樣家族的女孩兒該嫁給怎樣的丈夫,怎樣的男人才能與她相配?
長孫小姐的姻緣,在她很年幼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下來。而姻緣的締定緣由,卻非常久遠,遠到埋下種子的那時還沒有她和她的丈夫——因為那顆種子落土之際,長孫小姐的未來婆母都還只是個孩子。
長孫氏的婆母姓竇,諡稱太穆皇后,是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與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據說這位太穆皇后生來不凡,剛出孃胎頭髮就長過頸項,三歲時這頭髮就已經與她的身高一樣長短了。周武帝對這位外甥女非常喜愛,自幼就將她養在宮中。
周武帝算得上一位志向遠大的帝王,一心想要率領北周戰勝北齊高氏,統一中原。然而在幾場戰役中,北周都敗給了北齊。
在北周與北齊的角力中,蒙古草原上的突厥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將這股力量牢牢地捆在自己的戰車上,是北周與北齊共同的目標。而他們努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聯姻。
當時的突厥可汗為木杆可汗,他的女兒不少,但未婚的小女兒阿史那才是北周與北齊爭奪的目標。為了贏得這段婚姻,宇文氏和高氏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求婚拉鋸戰。木杆可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牆頭草,一個女兒兩頭許,七顛八倒了五六年。在經歷了固婚使團被囚禁、迎親使團被扣押等等磨難之後,北周才好不容易在天和三年(公元568)三月最終贏得了求婚戰的勝利,娶回了十八歲的阿史那,並尊為周武帝皇后。
可以想象,政治聯姻再加上這樣的求婚經歷,周武帝對阿史那皇后有著怎樣的抗拒情緒。於是,阿史那雖然年青美貌地位尊崇,周武帝對她的夫妻情份卻是稀鬆平常,阿史那幾乎成了北周宮廷裡的一塊活牌位。
竇氏從小生活在周武帝的身邊,對舅舅冷淡皇后的前因後果及現實情況都非常瞭解,她對舅舅夫妻失和的狀態非常擔心,勸周武帝說:“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
算起來,這時竇氏恐怕還只有六七歲年紀,能有如此見解,頓時語驚四座。周武帝第一個正色以對,立即接納小甥女的進諫,從此對阿史那態度大為轉變。第二個感到震驚的人就是竇氏的父親竇毅,他鄭重其事地對妻子襄陽長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