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故事?
搜詢:因材施教的經典事例
晉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麼?”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教育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效果更好。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有一天,子路對孔子說:“先生所教的仁義之道,真是令人嚮往!我所聽到的這些道理,應該馬上去實行嗎?”孔子說:“你有父親兄長在,你怎麼能聽到這些道理就去實行呢!”過了一會兒,冉有也來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卻說:“應該聽到後就去實行。”這時,站在一邊的公西華被弄糊塗了,不由得問孔子原故。
孔子說:“冉有為人懦弱,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武勇過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與子路二人,後來從政都有成就,多虧孔子的教育有方啊!
心理學上將人的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屬於膽汁質;而冉有謙虛謹慎,可能屬於粘液、抑鬱質混合型。班主任老師要能夠同各種氣質、不同性格的學生打交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急】找“因材施教”的正反事例【急】
因材施教原則,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新認識因材施教原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充分發揮這一教學原則的積極作用。文章為對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應用效果與歷史上有關因材施教的分散材料和觀點加以分析整理,形成系統的的結論,以利於在民族中小學教學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參照應用。
[關鍵詞]:因材施教、教育教學、素質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促使學生主動地發展等全新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並體現在我們的教學行為、教學過程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從中外教育史的記載中,探索因材施教在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具體作用,並在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自覺地、有效地、創造性地運用好因材施教原則。
一、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養目標之下,針對教育對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礎等具體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個性特長、知識能力等。這裡不僅包含“天生我材”的成分,也包含“孟母三遷”前後不同環境造成的人的不同的品性。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們各自的愛好和擅長。
因材,不僅表現出對“材”的客觀差異性的瞭解和承認,而且充分體現了對“材”的尊重和以“材”為施教依據的正確態度。就是揚長避短,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上各種有有用的和傑出的人才。 施教,不是“施知”,因為它指的不是單純的對受教育者交付或給予知識,而主要指的是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啟發和誘導,使受教育者領悟,指導受教育者習得,而不是為受教育者包辦完成學習,即孟子所說的:“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因材施教,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隨意選擇運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對教育行為的影響和作用,是帶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正如柳斌同志在《三談關於素質教育的思考》中所說:“轉變教育思想應著重提出兩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總法則。”
二、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倡導者,是我國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孔丘(前551~前479)。根據《論語》記載,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提出的同一個問題,總是針對學生材質稟賦的差異,或者根據自己對學生髮展的預測和期望,給予不同的解答。
如《論語·顏淵》: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刃。”
孔子時還沒有出現班級教學,雖有集體講習,卻重在個別教育。而個別教育,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形式。孔子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個別解答,從不給予唯一的答案,也不限於單一的形式。因此,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也孔子教育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論語·先進》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宋代學者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對這一則記載的註釋是:“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並目其所長,分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於此可見。”這就是“因材施教”這一命題的出處。
“因材施教”雖不是孔子的原話,卻是對孔子教學實踐中一條基本原則的準確概括。這條教學原則,造就的不僅僅是上述四個學科、十個學生。正如程顥、程頤兄弟指出的那樣:“四科乃從夫子於陳、蔡者矣,門人之賢者固不止此。” 《史記·孔子世家》說:“弟子蓋三......
有哪些有關“因材施教”的名人故事,或提供可以論證“
清康熙年間,山東即墨縣有個叫高東方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丟下個不到五歲的男孩長福。高東方一個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萬般無奈,高東方也只好再娶了。
長福的繼母叫細柳,年方十九,嫁過來後,細柳和高東方是舉案齊眉,百般恩愛。難得的是,細柳對長福也關心得很,從不打罵。有一次,細柳要回孃家,小長福拼命大哭,一定要跟去,高東方怎麼勸也不聽。見他們母子如此情深,高東方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十分安慰。
一年後,細柳也生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長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幸福的時候,不料天有不測風雲,高東方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回家的路上從馬上跌落而死,細柳和兩個孩子成了孤兒寡母。
光陰似箭,一晃長福就到了十歲,細柳將他送至私塾讀書。但是,長福十分貪玩,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動不動就逃學,而且一逃學就跟著一群放牛娃瘋玩,經常是三天兩頭也見不到他的人影。細柳先是痛罵長福,隨後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斷了好幾根。長福每次捱打時也疼得狼哭鬼嚎,但奇怪的是,長福根本不怕捱打,依舊逃學,好了傷疤忘了痛,依舊貪玩,細柳根本拿他沒轍。
一天,細柳將長福叫到跟前,對他說:“長福,你既然不願讀書,我也不能勉強你,反正我也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孃了。不過,我們又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養不起吃閒飯的人。從今天起,你得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了,你不是喜歡放牛嗎?這樣吧,你脫下身上的衣服,換上舊衣服去放牛。記住,你一天不勞動,就沒有飯吃!我還要狠狠揍你!”
於是,從這天起,長福穿上破舊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沒有可口的食物等著他——他得自己熱細柳和長怙吃剩的殘羹冷炙。就這麼過了十來天,長福實在受不了了,這樣的日子太苦了。於是,他哭著跪在細柳的面前,說:“娘,還是送我去讀書吧,我一定好好學習。”細柳面若冰霜,好象壓根兒就沒有聽見,轉身就到了裡屋。長福跪了半個時辰,見繼母不會回心轉意,只好拿著牛鞭、含著眼淚去放牛。
深秋了,寒風陣陣,長福還是穿著那身破單衣,而幾個腳趾全部從破鞋子裡露出來了;冷雨綿綿,長福凍得縮頭縮腦,就像一個小叫花子。鄰居們看見了,都紛紛搖頭:“沒親孃的孩子,可憐啊!世上的後孃,沒一個好心腸的!”細柳聽在耳裡,看在眼裡,但還是那副鐵石心腸,根本不心疼長福。
可憐的長福終於沒有辦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鄰居王大媽聽說後,拄著柺杖問細柳:“孩子他媽,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啊!”細柳眼都沒擡:“腳長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麼辦法!”這下,鄰居們更是在背後指責細柳心腸狠毒。
三個月後,長福在外面討飯也吃不飽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進自己的家門,於是他哀求鄰居王大媽幫自己轉交細柳。細柳說: “他如果能挨一百棍子,就來見我,否則,他還是不要進這個門檻!” 長福聽了,猛然衝進家門,痛哭流涕:“我願意捱打,只求娘肯讓我回家!”細柳問:“你知道悔改了?”長福說:“我知道。”細柳說:“既然你已經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捱打了。安分放牛吧!”長福大哭:“娘,我願意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讓我繼續讀書!”細柳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不同意:“讓你讀書,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經過長福一再苦苦哀求和王大媽的勸說,細柳才勉強同意。
經歷這一番磨難後,長福深知讀書機會的來之不易,他開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勤奮刻苦,學業上突飛猛進,十四歲就考上了秀才, 成了縣裡青年學子中的佼佼者,很得縣令楊公的賞識。這正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細柳的小兒子讀書五年,也不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細柳知道長怙不是讀書的材料,長嘆一聲,讓他回家務農。長怙天天......
因材施教的事例有什麼?
孔子近乎完美地實行“因材施教”,其基礎就是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他認識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視“知”學生,認真分析學生個性,甚至只用一個字即可準確地概括,足見其備學生之細緻認真.這樣,充分了解學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這個必備的前提,何談“因材施教”呢? 現代教育,從理論上早已接受了這種觀點,但在實踐中幾乎都把備課看做是備教材、備教案,甚少是備學生,不瞭解學生的個性差別,千篇一律地灌輸知識,至於哪些學生能接受,哪些學生不能接受,學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師不去考慮. 那麼,如何“備學生”呢? 孔子的方法大致有二: 第一,是“聽其言”.這是瞭解學生的重要途徑,因為“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而“聽其言”,一是被動地聽,二是主動地與學生交談.被動地聽,這在孔子的教學過程中不勝枚舉,故略而不論.主動地和學生促膝談心,以便更深入地瞭解他們,這在《論語》中也不乏其例: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特別是《侍坐》,就是召集學生進行集體談話,類似我們現在的座談會. 第二,是“觀其行”.也就是把學生的一舉一動置於教師的視野之下,全面細緻地觀察其行動,如孔子所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論語·為政》)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論語·憲問》) 當闕黨有個兒童來向孔子傳信時,有人問孔子這個孩子是否是一個要求上進的人.“他是想讓自己學習上進的那種人嗎?”孔子說:“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應該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輩長者並肩行走,不像是想通過學習使自己上進的人,而是急於成名的人.”孔子通過一個人的行走坐姿這種極為簡單的行為來了解發現人的品行,可謂細緻入微. 還可以通過觀察其所處環境,如觀察他所結交的人來間接地瞭解其本人.孔子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也即“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要“聽其言”,又要“觀其行”,二者結合起來,就是“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把“言”和“行”結合起來考察,這就是孔子備學生的方法.對此我們應當很好地借鑑.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高高在上,沒有真正深入到學生中去,沒有和學生進行朋友式的交談,學生不願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實施 具備了“因材施教”的基礎,如何實施呢?《論語》中孔子所採用的多種方法,可以作為他山之石. 第一,對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從學生智力水平的客觀實際出發,把學生大致分為“上智”、“中人”、“下愚”(《論語·陽貨》)三類.孔子弟子中,既有“聞一知十”的顏回,又有“聞一知二”的子貢,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智力較低甚至於“下愚”的學生,只能教給他們與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識,否則,“欲速則不達.”如同是“問仁”,孔子的回答卻不盡相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訒.”(《論語·顏淵》)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
因材施教的成語典故
出 處:《論語·先進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斯:就諸:放在句中,解釋為“之於”也:是否兼人:好勇過人敢問:冒昧地問;敢:表敬副詞由:指子路赤:即公西華本人求:即冉有退:指做事縮手縮腳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說,各年齡階段都各有其特徵,因此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教師要因年齡特徵而教。1.因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學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態分佈:兩頭小,中間大;能力的充分發揮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結構上也有差異,有的長於想象,有的長於記憶;等等。故我們應因學生能力的個別差異而教。2.“因材施教”與“因教而學”、“因材擇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客觀地存在著相互適應。師“因材施教”,生也應“因教而學”,擇其善從之,不善而改之;還應允許學生“因材擇學”,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特殊情況進行自由的發展。三者結合,既重視教師的“教”,又重視學生的“學”,使之達到和諧統一。3. 因性格施教,每個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學習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對於學習的方式和內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樣。
因材施教出自哪個典故
出處:《論語·先進篇》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譯文: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麼?”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麼?”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後,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麼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這段對話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