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是哪個國家?
新疆古代的時候屬於哪個國家
東周戰國時期到秦末,是屬於大月氏和羌人
秦朝到兩漢 屬於西域三十六國,又分裂五十餘國家。
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南緣,蒲昌海(今新疆羅布泊)附近有樓蘭(後稱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帶),
自此往西,有且末(今新疆且末)、小宛(今且末南)、精絕(今新疆民豐北)、戎盧(今民豐南)、扞彌(今新疆乾田東北)、于闐(今新疆和田)、莎車(今新疆莎車);
在盆地的北緣,自東向西有山藏(今新疆博斯騰斯湖東)、尉犁(今新疆庫爾勒西)、焉耆(今新疆焉耆)、烏壘(今新疆輪臺東北)、龜茲(今新疆庫車)、姑墨(今新疆阿克蘇)、溫宿(今新疆烏什)、尉頭(今新疆阿合奇一帶)、疏勒(今新疆喀什)。
在盆地以西,蔥嶺以南,還有依耐(今莎車西南)、難兜(今克什米爾巴爾提斯坦)等小國,
在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有蒲類(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車師前國(今新疆吐魯番西)、車師後國(今新疆奇田西)、卑陸(今新疆烏魯木齊東北)、且彌(今烏魯木齊)、單桓(今烏魯木齊)、烏孫(今新疆西北部和中亞一帶),這些國家以遊牧生活為主。
此外,蔥嶺之外尚有大宛(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農業與畜牧業均較發達;
大宛西南有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
大宛以西有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均從事遊牧生活。
上述西域諸國,以烏孫人口最多,有六十三萬,
其他中小國家人口較少,最小的單桓還不足二百人。
在魏晉時期屬於高昌國和後涼國
在隋唐時期屬於突厥和吐蕃
在五代時期屬於高昌、黑汗王朝、喀喇汗王朝、于闐
在宋元時期屬於西遼、察合臺汗國、葉爾羌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準噶爾汗國
在明朝時期屬於瓦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哈密衛
在滿清屬於和卓、回疆、準噶爾
新疆歷史上屬於哪個國家
漢朝時期(公元前138年)是中國領土,期間多次被入侵與收復,唐朝收復後,宋朝丟失,明朝只收復一部分,清朝最後一次收復,故土新歸,所以叫新疆。大部分時期屬於中國。
古代西域比現代新疆大,沙俄在清朝侵略西邊和北邊一部分。
真正原住民或遷走或漢化。維族是後來者,明朝12世紀遷入。
新疆古時候叫什麼名字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新疆大部自西漢便屬中國,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西漢出現於我國史籍。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復故土,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故土新歸”之埂。
高昌(吐魯番) 伊吾(哈密) 沙洲(今敦煌) 鄯善(今若羌)
新疆喀什古代是哪國
今日的喀什地區古代稱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伽師縣一帶)、蒲犁(今塔什庫爾幹)、莎車、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內)、烏禾宅 (今塔什庫爾幹南部)、西夜(今葉城)等諸國地。秦末漢初,這些地方屬於匈奴的僮僕都尉管轄。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博望候張騫奉旨通西域時進駐疏勒,這裡始為漢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置西域都護府,喀什作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國版圖。
唐太宗以後,這裡為唐朝政府的重要軍事據點,當時的安西四鎮之一即為喀什噶爾。五代至宋,先後為喀喇汗王朝和西遼所管轄。喀喇汗王朝時期,曾以喀什噶爾為首府。成吉思汗西征後,屬次子察合臺太子的封地。葉爾羌汗國時,喀什曾作為輔助中心,起著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時期這兒是清政府“總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的駐地。光緒十年(1884年),置喀什噶爾道,共轄有疏勒、莎車兩個府和英吉沙爾直隸廳、蒲犁分防廳、和闐直隸州。
民國年間改為喀什行政區,設行政長公署於疏附。民國32年(1943)改名新疆第三(喀什)行政區。還有第十(莎車)行政區。
(解)(放)後建立了喀什專區和莎車專區。1956年撤銷莎車專區,併入喀什專區,1971年1月,喀什專區改為喀什地區。
古代新疆的來由,原屬於哪個國家? 20分
西漢王朝統一西域大業是從討伐匈奴開始的。匈奴是秦漢之際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遊牧民族,初弱後強盛。匈奴對北方地區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結束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諸遊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面,為後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漢武帝為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後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古讀dà rou zhī,現讀dà yue zhī)對抗匈奴。張騫的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瞭解,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國的一部分。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統一新疆,之後改稱新疆。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發掘資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區已有人類活動。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諸如哈密的三道嶺、七角井、吐魯番盆的阿斯塔那、烏魯木齊縣的柴窩堡,以及木壘、奇台、伊犁、庫車、巴楚、且末、于闐、皮山等地都已出現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蹟,其石器形制、打刻技術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紋與我國甘肅、內蒙、寧夏等地相近。
新疆位居東西交通孔道,歷史上十分頻繁的民族遷徙和交往,導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錯綜複雜的種系族屬和民族關係。
西域同中原地區的交往聯繫源遠流長。 很早以前,我國的絲及絲織品便中經西域遠銷南亞和歐洲,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沿此以往,這條橫貫東西的貿易通道被後人統謂作“絲綢之路”。
我國古史中對於西域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始設置地方政府機構,所以,自漢代以後,西域便已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至西漢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會經濟已有很大發展。
西漢王朝統一西域大業是從討伐匈奴開始的。匈奴是秦漢之際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遊牧民族,初弱,後強盛。匈奴對北方地區,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結束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諸遊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面,為後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
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繫,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瞭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繫,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後不久,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大敗駐牧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漢朝在此置武威、酒泉兩郡(後改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從而切斷了匈奴同氐、羌諸部的聯繫。爾後漢朝同烏孫的聯盟使匈奴在西域更顯孤立,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趙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姑師等西域重鎮。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費爾干納),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渠犁等地駐兵屯田,並置使者校尉統領之。使者校尉是漢朝政府設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員。
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係。
西漢末,外戚作亂,王莽篡權,內地政局不穩天山南北各地復陷入分裂割據狀態。東漢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統治了西域各地。公元73年......
維族人古代是哪國人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在我國曆史上,歷代漢文獻對維吾爾族的稱謂,在書寫上,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紀 《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一詞,是至今所看到的對“維吾爾”的首次漢譯寫法,同時期還有寫作“烏護”或“烏紇”的。
到6-7世紀的隋、唐之際,漢文獻多把“維吾爾”寫作“韋紇”。對此,《新唐書回紇傳》說:“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唐朝中、後期,又寫作“回紇”,據說是韋紇聯合鐵勒諸部中的僕固、同羅、拔野古等脫離突厥統治後給自己新組成的聯合體所定的漢文名稱。
788年(唐朝德宗貞元四年)時,回紇統治者取漢文“捷鷙猶鶻然”之意,提出把“回紇”二字改寫為“回鶻”,經唐王朝同意後正式 啟用,從此一直到13世紀70年代(元朝初年),漢文史籍又寫作“回鶻”。
元、明時期,漢文史籍一般寫作“畏兀兒”,有時也寫作“畏吾兒”。
17世紀中期清朝統治全國後,因為內地人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這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相區別,有的文獻中便根據維吾爾族宗教人士頭上戴有用白布繞成的帽子這一特點,稱為“纏回”。
同時,又因為維吾爾族在清朝統治新疆前已經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個別漢文獻中也把維吾爾族寫作“土回”,而把後來到新疆生活的內地回族稱為“漢回” 或“客回”。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據各族人士的意見,多次討論,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用“維吾爾”這一名稱。關於“維吾爾”一名最初的由來和含義,中外史籍記載並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包括著名的維吾爾族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遊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
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
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
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望採納!
中國古代西域有多少個國家?
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後存在有36個國家。至於古代“西域”三十六國現在的地方,按歷史資料,大致應是:
(一)烏孫: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察布查爾錫伯縣附近幾縣及現哈薩克斯坦部分。是當時烏孫國的屬地,但絕大部分被沙俄侵佔;
(二)龜茲: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拜城縣一帶;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四)于闐:今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一帶;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南、羅布泊西北一帶;
(六)樓蘭: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的羅布荒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與現在的吐魯番地區的鄯善縣有別),現僅存樓蘭遺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西南,玄奘取經曾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東、車爾臣河南岸,為西域36國中最小的國。
(九)戎盧: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
(十)紆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南;
(上述四國全部在今和田地區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淹沒)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東南的藏桂鄉附近,尚有漢時皮山古城廢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東一帶;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區英吉莎縣東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喀什市;
(十七)莎車:今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後被于闐吞併;
(十八)尉頭:今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和喀什地區巴楚縣一帶;
(十九)溫宿:今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和溫宿縣一帶;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和尉犁縣,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一帶;
(二十二)卑陸: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帶;
(二十三)烏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昌吉市以北一帶;
(二十四)卑陸後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東一帶;
(二十五)單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東北;
(二十六)蒲類: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今新疆哈密地區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今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東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國: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市及附近地區;
(三十五)車師尉都國:今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叮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賓、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小國為西域國家,現在中亞及阿富汗、印度等國境內。...
古代時新壃是哪個國家
秦漢時期西域也就是現在的新疆有幾十個獨立的國家。到了後來兩漢在西域勢力逐步擴大,家裡西域的行政機構,從那時開始新疆就開始歸中央管轄了。
古代西域有哪些國家?主要是漢朝時期。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建元類卯三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當時在現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國,經考證在如下地方:烏孫、龜茲、焉耆、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車、疏勒、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後國、單桓、蒲類蒲類後國、西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師車尉都國、車師後城國除此之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西域國。
(一)烏孫----現新疆伊寧市附近及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
(二)龜茲---- 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三)焉耆 ---- 現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四)于田 ---- 現新疆和田一帶。
(五)若羌 ---- 現新疆若羌東南,羅布泊西北,離古陽關最近。
(六)樓蘭 ---- 現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旁沙漠中。後改國名,為鄯善。現存有樓蘭遺蹟。
(七)且末 ---- 現新疆且末縣西南,現有周圍二十里古城兀立,牆垣斷續。唐玄奘取經,在此停留過。
(八)小宛 ---- 現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國家最小。
(九)戎盧 ---- 現新疆于田縣南。
(十)彌 ---- 現新疆南疆策勒縣東。
(十一)渠勒 ---- 現新疆策勒縣南。(以上四個小國,全在現和田東部一帶,均已被塔克拉瑪干沙漠湮沒)。
(十二)皮山 ---- 現新疆皮山縣東南,藏桂附近,尚有漢皮山國城墟,當地人叫破城子。
(十三)西夜 ---- 現新疆皮山西南。
(十四)蒲犁 ---- 現新疆葉城東一帶地方。
(十五)依耐 ---- 現新疆英吉沙東南東勒庫爾依耐和蒲犁兩國雖小,但是漢唐以來東西交通要道。唐玄奘從天竺(現印度)取經回國,取道於此。
(十六)莎車 ---- 現南疆莎車縣,後被于田吞併。
(十七)疏勒 ---- 現新疆喀什市和疏勒縣一帶。
(十八)尉頭 ---- 現新疆南疆烏什、巴楚地。
(十九)溫宿 ---- 現新疆阿克蘇和溫宿一帶。
(二十)尉犁 ---- 現新疆庫爾勒、尉犁地方。後被焉耆吞併。
(二十一)姑墨 ---- 現新疆南疆拜城一帶。
(二十二)卑陸 ---- 現新疆阜康縣以北
(二十三)烏貪訾----現新疆離現瑪納斯北和昌吉附近。
(二十四)卑陸後國--現新疆阜康縣東。
(二十五)單桓 ---- 現新疆瑪納斯東北。
(二十六)蒲類 ---- 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七)蒲類後國--現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西北。
(二十八)西且彌 ---現新疆烏蘇縣東南。
(二十九)東且彌 ---現新疆昌吉縣以西。
(三十)劫國 ---- 現新疆呼圖壁東北。
(三十一)狐胡 ---- 現新疆吐魯番以北。
(三十二)山國 ---- 現新疆南疆尉犁縣東。
(三十三)車師前國--現新疆吐魯番交河城。
(三十四)車師後國--現新疆烏魯木齊及附近地方。
(三十五)師車尉都國 現新疆吐魯番東南。
(三十六)車師後城國 現新疆奇台周圍。
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屬於西域的國家,現都不在我國新疆境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