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代表什麼?
春節有哪些習俗,各有什麼寓意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
每年的春節有什麼象徵和寓意?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意義 原先的春節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開始,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古代統治者都極端重視這個節氣。“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乃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呂氏春秋·孟春紀》)立春這一天,天子要率領百官到東郊迎接春天的到來。回到朝廷,接著要進行頒獎活動。這應該是春節的第一個意義。 現在的春節是在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過去稱“元旦”。一年之計在於春,過去春季三個月是正月、二月、三月。正月是一年中的首月,又稱端月。這一月的第一天,其重要性,古代頗多論述。兩千多年前的大哲學家董仲舒說:“《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春秋繁露·王道》)為什麼重視元,因為元就是開始。強調開始,就是要端正根本。 《呂氏春秋·孟春紀》記載:“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元日就是元旦。這一日,天子向上帝祈禱,希望有個豐收年。現在北京天壇的祈年殿,就是古代皇帝祈谷的場所。後代祈谷的日子不是元旦(正月初一),而是正月的上辛日。一個月有三個“辛”日,分上中下。第一個辛日就是上辛日。一般在正月的初一到初十之間。秦代成書的《呂氏春秋》說到天子在元日向上帝祈谷以後,在正月裡選擇一個好日子,天子親自帶著農具,率領百官去耕籍田。秦朝皇帝沒有耕籍田的記載,漢朝皇帝有很多耕籍田的記載。《漢書·文帝紀》:詔曰:“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盛,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禮儀就是制度。就是說皇帝耕籍田,皇后親自經營蠶絲,作為祭祀的供品,要成立制度。後來,天子耕籍田的日子定在立春那一天。後代皇帝雖然不再自己種糧食供祭祀用,但是,耕籍田的形式還保留著,那就是在立春那一天,皇帝拿著玩具樣的小金犁,在社稷壇的五色土上走幾圈,做做樣子,就算耕籍田了。耕籍田,是表示皇帝對農業的重視,帶頭農耕,為天下人作示範。一種形式表明一種態度,態度不變,形式也還要保留。天壇雖然還保留著,只是成了歷史文化遺蹟。隆重祭天的形式沒有了,也就是態度變了。豐收是人民勞動的結果,不是祈禱上天的回報。 天子迎春於東郊,是在立春日。天子祈谷在正月的上辛日。這兩個日子對於皇帝來說,是向“皇天上帝”祈禱,是天人溝通的重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要虔誠、隆重。為了這兩次隆重的典禮,負責祭祀的太史要提前三天告訴皇帝,以便皇帝做好祭祀的準備。準備什麼呢?其他所有禮器,輔助人員,儀式,都是太史組織別人安排。皇帝需要準備的是潔身。一是洗澡,二是素食,三是獨居,四是不處理政務。這些準備是別人代替不了的。但是,這兩個神聖的活動,似乎與百姓關係不大。而正月初一這一天,是一年的開始,似乎與這一年的命運緊密相聯,百姓都非常重視。這一天成為我們所說的春節。 時間有自然與人文的兩種。自然的時間,就是不斷逝去的過程。而人文的時間卻是非常豐富的、精彩的。除夕到初一,是歲末年初,舉行各種儀式,送舊迎新。歲末是驅疫送舊,年初是迎福納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從除夕到初一,自然時間沒有什麼特殊性,而在人文方面說,則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它象徵一年週期的結束,又象徵新一年週期的開始,從這天開始,每個人都長了一歲。在這樣的喜慶日子裡,穿最新最好的衣服,吃美味......
春節吃什麼有什麼含義
中國人講究吃,也吃的講究,年夜菜總要有個吉祥的含義,預示來年的好運與平安。如吃魚叫“年年有餘”。
年糕為“年年高升”,紅肉叫“鴻運當頭”。
湯圓是“團團圓圓”。吃麵為“壽長百年”,
吃雞為“百事大吉”,鱔魚為“善始善終”,
另外,鱔魚與雞還有“龍鳳呈祥”之意。白菜為“百財”,豆芽菜、金針菇因形似而取名“如意”,豆腐包為“福袋”,大棗象徵“甜甜蜜蜜”,花生代表“生生不息”,百合代表“百年好合”,綠色蔬菜為“翡翠”,南瓜、板栗代表“金”,芋頭、蘿蔔代表“銀”,蘋果則預示來年的“平安”。
我想去割雙眼皮費用要多少啊 去哪裡割比較好
別割別割,單眼皮不難看。
哪些春節的食物象徵什麼
1.玉米娃娃這道菜象徵著人的勤勞、樸實,同時也是豐收的象徵.
2.長壽麵這道麵食象徵著來年長長壽壽,平安無事.
3.芥菜這道菜象徵著中國先人們的飲食生活智慧。
4.湯圓這道麵食象徵著團團圓圓,家和萬事興.
5.年魚這道魚類食品象徵著年年有餘,過個好年.
6.抄竹筍牙這道菜象徵著來年步步高生,事業成功.
7.十香菜這道菜象徵著富有吉利,女的漂亮,男的帥氣.
什麼是春節 春節是什麼意思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春節做什麼飯菜,代表著什麼寓意?
做魚,年年有餘。丸子,團團圓圓。紅色的,紅紅火火。
除夕是什麼意思 那個春節又是什麼意思
除夕就是農曆的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春節就是大年初一,一年的第一天!按古代傳說,除夕晚上趕跑了年獸,第二天就過春節慶祝了!
春節象徵著什麼20字數
闔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