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價格暴跌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11-15

2015年糧食價格為什麼持續下跌

你好,

近期糧價暴跌的根本原因:為抵消憑空印錢帶來的食品通脹壓力,瘋狂的儘快糧食以壓低國內糧價。資料表明,今年中國糧食進口規模比去年幾乎增加一倍。與此同時,國內糧食生產成本在大規模印錢背景下不斷提高,導致農民棄耕拋荒嚴重。歷史上的歷次失業潮加上糧食危機會帶來什麼,請你充分展開您的想象!

我們大概可以明白以下幾個件事:

第一、當前國內糧價的異常走低,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而是美元加息背景下全球通縮造成的。不僅全球糧價走低,大宗商品價格也都走低。中國通過關稅和補貼等政策,對國內農民、糧價有一定的保護。但鑑於WTO的條款,可以操作的空間不大。

第二、農民在豐年減收,顯然會影響他們的種糧積極性。但全球通縮同樣打擊了中國製造業,加上房地產出現拐點,農民外出打工的機會也在減少。在這樣的年份裡,國家應該更加重視三農問題。否則,就不僅僅是降低農民消費意願,拉低GDP的問題。對策可以是,增加農村社保的保障力度等。

第三,中國糧價長期高於國際市場。如果中國加入美國、日本主導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實施零關稅,則中國農業面臨的衝擊將更為巨大。事實上,日本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所以,中日兩國都面臨著農業轉型。

第四,中國糧價長期高於國際市場糧價,是因為我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糧食生產的“小農經濟”,成本太高。為什麼中國沒有實現農業現代化?因為我們的實體經濟不發達,工業化程度不夠,社保體系不健全,必須把耕地保留給農民充當他們的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為他們的生活“兜底”。在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農民工可能會大量失業,這樣可以給他們預留一個去處,一個飯碗。但這種制度設計,隨著新國際貿易體系的形成,已經很難維持下去。

第五,今年的糧價危局再次提醒我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中國農民之所以窮,尤其是最近10多年跑不贏通脹,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這個“印鈔票的時代”,農民很難分享城鎮化帶來的地價紅利、房價紅利(城中村和郊區的農民例外)。目前國家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有預定的設計方案。但問題是,一方面推進遲緩,另一方面改革力度還有待加強。

第六,農村問題的解決,絕對不能只從農村、農業上想辦法。最關鍵問題,還是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法治社會,管住權力,這樣全社會才能有活力、創造力,農村問題的困局才能自然而然解決。說白了,中國只有全面改革,才能實現真正的充分就業,農村的“小農經濟”才能結束其歷史使命。

個股方面,跟玉米、小麥、水稻有關的概念股主要有:大北農、豐樂種業、敦煌種業、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萬向德農、新研股份、西王食品、農發種業、順鑫農業、北大荒、新希望、金健米業、史丹利。投資者需要密切注意糧價下跌,對這些企業產生的影響。

糧價為什麼下跌,終於明白了

要看一看那一個地方的。有時候。糧價下跌。就代表工資不能上升。

終還是一個樣。同一個道理的。

為什麼糧食價格下跌很快,農民種地很難啊!成本太高了

什麼都漲,就是糧食價錢低,以後誰還想種地

今年糧食為什麼下跌,2016年糧食價格會漲嗎

國際糧價低,我國的保護價高於國際價格,導致進口增多。國內保護價糧食不能售出

漲價很難。除非人民幣嚴重貶值

今年糧食價格比往年低怎麼回事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溼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晒玉米(達到收購標準)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臺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晒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託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託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儘管有國家託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

導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玉米市場和玉米政策現狀

一、當前中國玉米市場的現狀

1.進口原料替代量巨大。

全年度高粱、大麥、木薯、DDGS及玉米等替代品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

2.下游需求弱。

飼料養殖需求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受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的影響。

深加工需求主要是受經濟形勢不好所影響,

下游產品需求差,利潤低,導致深加工開工率不足。

3.市場心態極度悲觀。

市場心態悲觀導致貿易商加快去庫存速度,導致現貨價格大幅下跌。

4.國儲拍賣難以成交,庫存壓力巨大。

由於拍賣糧成本與市場價存在巨大價差,

國儲拍賣成交率很低,

國儲去庫存速度緩慢,庫存壓力巨大。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

1.新年度開始一定要控制住進口替代。

最好的辦法是將運輸補貼大幅度提高到300-400元/噸,

這樣東北玉米到南方價格會在2050-2150元/噸之間,

那麼進口高粱、進口大麥都將失去市場份額。

這樣臨儲可以少收3000萬噸,而400元/噸的運輸補貼相當於不到2年的臨儲費用支出,從財政的角度看總體還是划算的。

否則替代品持續衝擊, 一旦3000萬噸玉米就會進入臨儲,那麼還需要幾年時間的存儲,存儲費用會對財政造成較大的負擔。運輸補貼都是先運後補,等於先不用錢就可以解決掉3000萬噸玉米的消化問題。

2.加大力度打擊走私肉類。

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走私肉,打掉之後每年可以消化1000萬噸的糧食。並且將利於中國飼料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因此應下大決心,全國範圍開展打擊走私肉的運動,要抓典型,嚴處理。

3.加大燃料乙醇的使用範圍。

建議全國範圍內使用,這樣每年可以消化掉3000萬噸庫存玉米。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收購乙醇,進行混配。

用加油站獲得的各項相關稅收以補貼可能出現的加工虧損,這樣還可以解決全國酒精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並且如果未來一旦缺糧可隨時進行調整。

到新季玉米收購結束時會有2億噸的庫存,足夠消化7-10年,不用擔心缺糧問題。

三、新季臨儲政策剖析

1.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表示,要完善玉米臨儲收購政策,雖然15年臨儲可能是最後一年執行,但也必須要收,否則政府會失信於民、市場會失靈,那麼玉米價格下跌幅度有超過50%的可能,甚至會更多。

因供嚴重大於求,無人接盤。以種糧為主要收入的農民會受到毀滅性打擊,所以新季臨儲必須要收。

2.大幅下調臨儲價格不可取,因市場嚴重供大於求和失靈,即便是再降,玉米也會都進入臨儲庫存。

不僅與保護農民利益(尤其是種糧農民利益)的中央精神相違背,造成種糧農民收入大幅下降,並且還會嚴重損害新型農業主體。

因事先未告知農民和市場,租地成本很高,生產資料成本更高,以黑龍江一些地區為例,僅玉米種子的成本就達到2500元/公頃。這樣多年來培養的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將會破產,土地集約化經營會嚴重倒退,在中國剛剛興起的現代化、規模化農業會被搞垮。

在整體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如有大批農民的利益受損害、甚至破產,將不利於社會穩定。如果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200元/噸,以收8000萬噸計算,僅才省出160億元,但政府的公信力和農業、農民的穩定發展都受到嚴峻挑戰。因此大幅降低臨儲價格是不講政治的,要相信......

今年糧食價格為什麼這麼低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溼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晒玉米(達到收購標準)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臺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晒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託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託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面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儘管有國家託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

今年糧食價格為什麼下跌,下半年糧食價格還會漲嗎

這價格問題誰也預測不了啊,我估計產量和去年差不多的話,價格應該漲點,因為錢不值錢了,今年以來,很多東西都漲價了,鋼材,電子產品等。望採納

2016年糧食價格形勢怎麼樣

2016年糧食價格形勢

年農產品價格出現連續第四年下跌。數據顯示,去年12月底農產品價格已跌至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使得2015年農產品價格同比跌幅擴大至17.1%,為自199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跌幅。各類農產品中,肉類價格大跌23%,穀物價格跌17.6%,乳製品價格跌14.1%,植物油價格跌12.2%,糖價跌4.4%是各類價格指數中最小的。

2015年糧食價格整體疲軟的主要原因包括:天氣良好使得供應充足,特別是中國和美國糧食繼續豐收,中國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2.4%;而美國農產品主要品種的產量均在歷史高位。與此同時,全球需求增長有限。此外由於美元升值,特別是對拉美等農產品的出口大國貨幣的大幅升值,使得非美元區農產品價格相應下跌。

在全球糧食出現罕見的2013~2015年三年連續大豐收之後,這一趨勢很難繼續。原因如下:

多種農產品價格下跌,已跌破成本價,出現虧損,這必然使得農民和農場減少種植面積。

農產品產量對天氣依賴度很大,過去三年全球風調雨順是農業連續大豐收的主要原因,而2015年底,全球已迎來了嚴重程度堪比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今年一開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新發布的影像顯示,太平洋上厄爾尼諾現象沒有轉弱跡象。專家預測2016年情況會更糟,可能成為厄爾尼諾破壞力最大的一年。而在嚴重的厄爾尼諾後,一般緊接著會引致危害嚴重的拉尼娜現象。上一輪氣候嚴重異常的1997~1998年時,全球糧食產量減少了近20%,造成了糧價較大幅度上漲。

作為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過去十多年中國糧食的連續增長是對國際糧價的重要壓制因素,主要原因是中國大豆種植面積轉為種玉米。2000~201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增長1.22億噸,而玉米產量就增長了1.26億噸,即全部增產都來自於玉米。如今原來超過80%種大豆的面積已轉種玉米,且去年秋季玉米獲得超級豐收,造成市場價格大跌20%~30%。2016年玉米種植面積註定大幅減少,加上厄爾尼諾等不利影響,2016年中國糧食增產曲線或將出現拐點。

方興未艾的土地流轉也將對2016年中國糧食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土地流轉的一個重要可能是城市資本下鄉圈地,由於種糧不賺錢,他們會將更多土地轉種經濟作物,甚至轉為休閒養老用地。

從戰略上講,由於全球人口不斷增長,耕地開墾和農業單產逼近極限,1984年以來,全球人均糧食產量已不斷下降。與此同時,中國靠著大豆轉種玉米和化肥的超量使用,掩蓋了農業的嚴重欠賬。

另外,中國糧食的對外依賴度已達15%左右,如果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的話,進口糧價也將上漲,從而刺激國內糧價更大幅上漲。

一言以蔽之,2016年中國農產品通脹可能捲土重來。

2016年國際糧價走勢分析

(一)全球糧食價格反彈空間有限。國際穀物理事會和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指出,2015/16新年度(10月-9月)全球糧食產量預計減少,當年糧食產需關係由上年度的過剩4691萬噸大幅收窄至615萬噸,但是,本年度全球糧食市場仍面臨龐大的庫存壓力,庫存消費比仍維持在22.8%的較高水平,將抑制糧食價格反彈空間。

(二)國際市場大米、玉米價格可能會率先反彈。從具體品種來看,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2015/16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計繼續增加;受歐盟、美國產量下降影響,全球玉米產量預計減少,玉米過剩量大幅縮減;由於東南亞大米單產下降且當年產不足需,全球大米產量預計減產。因此,基本面上,國際市場大米、玉米價格具備率先反彈的條件。

(三)惡劣天氣使國際糧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目前,全球已經有......

糧食價格下降以後會不會一直持續走低。

從1月份開始,走低的趨勢持續,現似有減緩跌幅。

主要因素 2014年全球穀物產量增加;2015年國際貨幣政策的變動也影響了產糧國的出口量。而全世界的溫飽問題嚴重性在減緩,代穀物的消耗量在增加(穀物需求下降)。

2016的價格走勢仍然取決於上面的前兩個主要因素。即2015年全球穀物產量如何,數據應該很快就出來了,

但就中國而言,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前提下, 至少 國內下跌可能性不會太久和太大的空間。

相關問題答案
糧食價格暴跌原因?
煤炭價格下跌原因?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原因?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原因?
日本房價暴跌原因?
夏季蔬菜價格下降原因?
玉米價格低的原因?
草莓市場價格變化原因?
蔬菜價格下降原因?
蔬菜價格變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