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主義教育理論?

General 更新 2024-07-01

改造主義教育理論包括哪些內容

改造主義教育是在20世紀30年代從實用主義教育和進步教育中逐漸分化出來,到50年代形成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思想。以實用主義教育的一個分支而著稱

進步主義和改造主義的區別有什麼?

進步主義

19世紀70年代,美國的弗朗西斯·帕克(Francis W Parker)受西歐新教育的影響,提倡進步主義教育。

1920年進步主義教育公佈的“七點原則聲明”:

1.學生有自然發展的自由;

2.興趣是全部活動的動機;

3.教師是一個指導者而不是一個佈置作業的監工;

4.進行有關學生髮展的科學研究;

5.對於兒童的身體發展給予很大的注意;

6.適應兒童生活的需要,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合作

7.在教育運動中,進步學校是一個領導。

由上述原則聲明可以看出進步主義認為:(1)教育應該是“主動的”,並且應該和兒童的興趣相聯繫。它提出了“The whole child”的概念:一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忽視兒童生活的各種不同方面,二是把兒童看作一個有機體。提倡“兒童中心”的學校:學習的過程不是有教師和教材來決定,主要由兒童決定,即教師根據他們的興趣做指導。教師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控制在其中生長的環境來實現的。(2)教育應該以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取代教材灌輸。(3)教育應該使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準備。學校應該把兒童的學習置於適合於他年齡的和針對他在成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中。(4)教師的職責不是依靠權威來指揮而是體統建議。(5)學校應該鼓勵合作而不是競爭。進步主義不否認競爭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堅持:合作比競爭更合乎生物學和社會學的人性的實際。(6)只有民主才可能使各種思想和個性自由發展、相互作用。

評價:克服了傳統教育中脫離實際的弊病,使教育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提出了兒童中心問題,把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它主張教育在社會進程中的不斷變化、進步、更新 ; 追求教育對世俗現實生活的實效,以實用主義哲學為其理論基礎 ; 重視科學技術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大力提倡實證科學的實驗方法,並用科學方法研究課程、教學法及教育目的、人和生活問題 ; 強調教育的社會性、民主性,重視個人價值、個人自由,同時強調社會價值、社會秩序。進步主義教育表現出對社會現實生活變化的極其敏感的應變能力和積極參與現代生活的主動態度,提高了教育的社會性功能,把社會與個人看作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把整個社會看作大教育場所,從而拆除了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的蕃籬。但是,由於進步主義教育過於著眼於個人及社會的現在,使教育缺乏長遠的目的性、計劃性、連續性,忽略了自己的未來追求,從而導致了來自各方面的批評進步主義的教育哲學有待進一步完備。

改造主義

改造主義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教育流派,布拉梅爾德(Theodore Brameld)為其奠定了基礎,有人稱他為“改造主義之父”。代表作《教育哲學模式》和《急需一個改造的教育哲學》。改造主義,進步主義的繼承,目的在耿挽救社會危機,故又叫“危機哲學”。

改造主義教育的基本原則:

1.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實現一個確實經過周密思考的社會改革方案。杜威的使用主義只給教育提供了手段而沒有目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周密考慮一個確定的政治、社會行動方案,而實現這個方案應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2. 改造主義自稱是“危機時代”的哲學,提出教育必須專心致志於創造一種新的秩序。這種秩序將實現文化的基本價值觀,同時又與社會和經濟力量相一致。

3. 新社會必須是真正民主的社會,

4. 教師必須用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使學生確信改造主義的解決辦法的正確性和迫切性。

5. 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須按照行為科學的研究成果重新制定。

6. 改造主義認為進步主義過於誇大個人自由,強調兒童、學校和教育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受社會和文化力量的支配。

由此可見:改造主義和進步主義的哲學基礎......

簡述現代派改造主義教育的基本要求

1、作為進步主義一翼的改造主義

實際上,在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剛開始的時候,就孕育了改造主義.

在杜威創建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以前,就有學者在做著另外一種努力,與杜威相比,他們更重視社會變革.

例如,1889年,珍尼﹒亞當斯在芝加哥為貧窮的移民創辦了赫爾貧民習藝所(Hull House)這所學校一方面傳授就業的技藝,幫助貧民就業和改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珍尼﹒亞當斯以及該校的教職員積極參加當地的社會改革活動,而且任何社會改革者都可以參加赫爾貧民習藝所的活動.這樣,赫爾貧民習藝所就成了人們發表社會觀點的大眾場所.在晚上和星期天,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共產主義者,以及其他的人都聚集在這裡交流他們的思想.

當然,以珍尼﹒亞當斯和她的同事為代表的進步主義這一翼,並沒有發展成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主流.特別是1919年進步主義教育協會成立以後,進步主義者關注的中心更是集中在學校教育,兒童中心的一翼有了更大的影響.這樣,進步主義教育內部關心社會改革與關心兒童中心的兩種力量分別向兩端集中,並最終出現了分裂.

20世紀2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可謂盛極一時.除了杜威以外,還陸續聚集了進步主義教育的其他著名人物.在這些人中,哈羅德﹒拉格,威廉﹒克伯屈,約翰﹒蔡爾茲,以及喬治﹒康茨等人經常聚會,形成了以克伯屈為首的討論小組.討論學校與工業化社會的關係,教育如何通過給予教師和學生一些必要的理智工具,使他們更好理解和指導社會變化,建立理想社會等問題.應該說,這些人都是進步主義教育的重要人物.但是,也正是以這個小組的成員為核心,造成了20世紀30年代改造主義教育思潮的興起.

2、30年代的改造主義

1929年開始,美國首先陷入經濟危機,隨著這場席捲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的延續,一些原先主張兒童中心的進步主義教育者,開始更多地考慮如何使學校為建立一個沒有經濟危機的社會做出貢獻的問題.他們認為,那些進步主義教育曾經倡導的理想的學校不能解決經濟危機時期的社會問題,進步主義教育必須發生轉向,即從強調個人中心、個人主義的教育,轉向強調社會中心、社會改造的教育,從關心個人成長轉向關心社會變革.毫無疑問,這種重心的轉移,乃是30年代改造主義與進步主義最終分道揚鑣的最深刻的基礎.

﹡改造主義哲學的形成:一般來說,改造主義哲學的形成應該追溯到哥倫比亞大學以克伯屈為首的討論小組.在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初,該小組的成員發表了許多文章和著作,論述如何通過教育的手段建立一個更理想的新社會的問題.1934年,克伯屈將該小組成員撰寫的文章彙編為《教育前線》一書.

康茨的一本書《學校敢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為改造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這本書中,康茨強調,學校要成為一個建立根除貧窮、戰爭和種族主義的全新社會的中心.要使美國比目前狀況更公正、更宏偉,教育必須發揮它的作用.

﹡30年代改造主義的特點:30年代改造主義的一個特徵是觀點激進,所以,也被人稱為“前線思想家”.另一個特徵是,30年代改造主義倡導者中,不僅僅侷限於教育理論工作者,許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行政人員也都在探索以社會為計劃的教育計劃.

3、年代的改造主義50

在50年代,給改造主義以新的面貌,引起人們關注並給改造主義帶來勃勃生機的是布拉梅爾德.一些學者認為布拉梅爾德奠定了改造主義的基礎,有人稱他為“改造主義之父”.

布拉梅爾德發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在《急需一個改造的教育哲學》中,他表達了他的改造主義思想與進步主義的淵源和繼承關係.主張,社會變動可以歸結為文化危機,教育的目的和手段都必須加以改造.要解決目前的文化危機,教育要關心方法,更要關......

西方教育思想流派知多少

一、歐洲新教育運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國家興起的新教育運動,旨在改造傳統學校教育,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變化和新的時代要求。始於英國,後來擴展到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歐洲新教育運動的領導人大多是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對學校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有著極大的興趣。他們開辦的新學校都是收費昂貴的寄宿學校,設在城市郊區風景優美的鄉村裡,校舍條件很好,並沒有體育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學校重現體育運動和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教學注意學生的興趣;要求學生進行農藝勞動;注意發展學生的獨立精神;採用家庭式的管理;通過自治養成學生組織社會生活的能力。新學校的整個制度注意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二、美國進步教育運動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教育新運動。旨在反對傳統學校教育,試圖改革整個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進步教育運動始於馬薩諸塞州的昆西學校實驗,後擴大到其它州,出現了許多進步學校。美國的進步學校大多是公立學校,都強調自由的原則,並把活動看作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班級人數較少教室面積大;譚程按人類生活的基本問題設置;主張通過經驗而學習,注意學生個人才能的發展;學生實行分治管理,教師僅提供幫助和指導等。

三、改造主義教育

西方一種教育思想流派,以實用主義教育的一個分支而著稱,20世紀30年代,從實用主義教育和進步教育中分化出來。1932年,美國進步教育家康茨在進步教育協會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題為《學校敢於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嗎》的演講,後來他又與拉格等人組成一個稱為“拓荒思想家”的團體,並創辦《社會拓荒者》雜誌,對實用主義教育和進步教育理論作了修正。到50年代改造主義教育成為一個獨立的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布拉梅爾德,他的一些著作奠定了改造主義教育的理論基礎。改造主義教育強調,在“改造的時代”,應對過去的教育理論進行“改造”,以便通過學校教育來“改造社會”。

四、要素主義教育

西方一種教育思潮流派。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末。1938年,美國教育家巴格萊等人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成立要素主義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被看作是要素主義教育形成的標誌。要素主義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巴格萊發表的《一個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的綱領》對要素主義教育觀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1939年,他幫助建立了美國教育促進會,50年代中期後,要素主義教育成為美國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想,要素主義教育的後期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教育家科南特,美國曆史學家貝斯特,美國軍界人物里科弗等。

五、永恆主義教育

西方一種教育思想流派。因宣揚宇宙精神、人性、教育基本原則的永恆性而得名。20世紀30年代產生於美國、是伴隨反對進步教育運動而出現的提倡復古教育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赫欽斯和艾德勒、英國的利文斯通以及法國的阿蘭等。

六、新托馬斯主義教育

西方一種教育思想流派。以托馬斯、阿奎那的宗教神學理論為思想基礎,把宗教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標,其主要特徵是提倡宗教教育。20世紀30年代產生於意大利、法國等西歐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流行於美國,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唯心主義教育是以經院哲學為理論基礎,崇奉基督教,認為教育必須是“基督教教育的思想的圓滿的教育”。

七、存在主義教育

西方以存主義哲學為基礎的教育思潮。20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哲學家莫里斯等人將存在主義引入教育領域,逐步形成了存主義教育思想流派,60年代廣泛流行於美國、聯邦德國、日本等國家。70年代後,逐步走向衰落。存在主義教育直接來源於存在主義哲學,是一種生存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有奧地利的布貝爾、美國的尼勒、德國的雅斯貝爾斯等。

八、分折教育哲......

課程理論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從19世紀以來,教學論孕育出了眾多的流派,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均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促使教學觀念正在從傳統向現代轉變。這裡,擬對八種影響比較大的現代教學理論流派進行簡要分析介紹。 一、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赫爾巴特主義教學理論是一種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流派,常被人稱為“傳統教育”教學理論,創始人主要是赫爾巴特,發展者主要是他的學生齊勒(Ziller, J., 1817-1882)和賴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教育目的 他們堅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養道德人,教育的選擇目的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諧發展。前者的實質是人對現存制度的服從和迎合傳統,後者的實質則是為了使兒童的發展與現實和未來社會分工就業匹配起來。(二)關於教育目標 他們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兒童的德性,較近的目標是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包括經驗的、思辨的、審美的、同情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六種興趣。這樣就在教學層面上,把其提出的有著內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觀念統一了起來。(三)關於課程形態 他們建構起來了規範化的“學科”課程與教學形態,追求古典人文學科與現代實科相結合。主要設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學、地理、數學、邏輯、文法、自然哲學、文學、音樂、繪畫、雕刻、古典語、現代外語、本國語、歷史、政治、法律、神學等19個科目。(四)關於課程橫向結構 面對分科導致的知識割裂問題,赫爾巴特主義提出並實踐了科目主題中心整合法。赫爾巴特首先提出了統覺心理學的整合原理,齊勒繼承了赫爾巴特的衣鉢,建構起了以“歷史、文學、宗教”為中心和以歷史為核心的課程整合法。(五)關於教學方法 赫爾巴特認為,兒童要擴大觀念就得依靠經驗的積累,並主要地在教學中獲得知識。立足於統覺心理學的基礎,他將教學分成了四個階段,後經其弟子引申發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學法”,長期風行於歐美學校教育理論和實踐之中。五段教學法包括:(1)“預備”,即問題的提出,教學目的和目標的說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傳授;(3)“比較”,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使它們實現聯合;(4)“總括”,即在比較的基礎上,知識還不繫統,需要一種靜止的審思活動,尋求結論和規律。(5)“應用”。 二、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美國興起的進步教育運動,對赫爾巴特主義教學論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超越,進而建立和發展起了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兒童社會活動中心教學論,徹底否定各種以學科主題為中心的傳統觀點,主張以學生興趣、愛好、動機、需要等為價值取向,以兒童社會活動為中心來研製課程和組織教學。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觀點包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兒童發展 杜威批判傳統教育目的來自教育之外,是社會強加給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沒有目的的。他主張“教育即發展(education as growth)”,就是說,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二)課程的實質是經驗 杜威以他的經驗自然主義哲學思想作為手術刀,對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的極端“兒童中心”論與強調一切從教學出發的“科目中心”論進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們均走進了割裂兒童與課程的極端的、片面的誤區。他堅持用整體的、變化發展的和聯繫的觀點來看待兒童與課程,這樣它們便成了一個整體、具有統一性。他說:“我們認識到,兒童和課程僅僅是構成一個單一的過程的兩極。正如兩點構成一條直線一樣,兒童現在的觀點以及構成各種科目的事實和真理,構成了教學。從兒童的現在經驗進展到以有組織體系的真理即我們稱之為各門科目為代表的東西,是繼續改造的過程......

有道教育學選擇題題請教各位大神

此題,正確答案是,第一個選擇 D,因為批判教育學的那批人正是研究這些,然後對其進行批判。我們的教育學原理石老師給我們分析真題的時候講的很明白!第二個選擇A。這個屬於常識性的問題。原題。不可解釋。這兩道題的出題精明地方,就在以關鍵詞然後對考生進行假設誘惑。所以一定要看題意,不要看關鍵詞就選擇了。

西方古代思想觀點有多少流派

你好

、歐洲新教育運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家興起新教育運旨改造傳統校教育適應現代社變化新代要求始於英擴展德、、比利等歐洲新教育運領導具豐富教實踐經驗教師校課程內容教改革著極興趣辦新校都收費昂貴寄宿校設城市郊區風景優美鄉村校舍條件並沒體育館、圖書館、實驗室等校重現體育運增進身體健康;教注意興趣;要求進行農藝勞;注意發展獨立精神;採用家庭式管理;通自治養組織社能力新校整制度注意性全面發展

二、美進步教育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興起教育新運旨反傳統校教育試圖改革整美教育制度美進步教育運始於馬薩諸塞州昆西校實驗擴其州現許進步校美進步校公立校都強調自由原則並看作教工作主要形式;班級數較少教室面積;譚程按類基本問題設置;主張通經驗習注意才能發展;實行治管理教師僅提供幫助指導等

三、改造主義教育

西種教育思想流派實用主義教育支著稱20世紀30代實用主義教育進步教育化1932美進步教育家康茨進步教育協全代表作題《校敢於建立新社秩序》演講與拉格等組稱拓荒思想家團體並創辦《社拓荒者》雜誌實用主義教育進步教育理論作修50代改造主義教育獨立教育思潮主要代表物美教育家布拉梅爾德些著作奠定改造主義教育理論基礎改造主義教育強調改造代應教育理論進行改造便通校教育改造社

四、要素主義教育

西種教育思潮流派產於20世紀30代末1938美教育家巴格萊等新澤西州西洋城立要素主義促進美教育委員看作要素主義教育形標誌要素主義教育早期代表物巴格萊發表《要素主義者促進美教育綱領》要素主義教育觀點進行全面闡述1939幫助建立美教育促進50代期要素主義教育美佔主導位教育思想要素主義教育期代表物主要美教育家科南特美歷史家貝斯特美軍界物科弗等

五、永恆主義教育

西種教育思想流派宣揚宇宙精神、性、教育基本原則永恆性名20世紀30代產於美、伴隨反進步教育運現提倡復古教育流派主要代表物美赫欽斯艾德勒、英利文斯通及阿蘭等

六、新托馬斯主義教育

西種教育思想流派托馬斯、阿奎宗教神理論思想基礎宗教教育作教育核高目標其主要特徵提倡宗教教育20世紀30代產於意利、等西歐家第二世界戰始流行於美主要代表物唯主義教育經院哲理論基礎崇奉基督教認教育必須基督教教育思想圓滿教育

七、存主義教育

西存主義哲基礎教育思潮20世紀50代美教育哲家莫斯等存主義引入教育領域逐步形存主義教育思想流派60代廣泛流行於美、聯邦德、本等家70代逐步走向衰落存主義教育直接源於存主義哲種存教育主要代表物奧利布貝爾、美尼勒、德雅斯貝爾斯等

八、折教育哲

西種教育哲思潮源於析哲析哲原則教育領域直接運用由於20世紀50——60代西教育史存種互相立思想流派使教育理論陷入混亂;由於教育與哲離使許教育家教師缺乏足夠哲訓練思想缺乏行性、革命性於析教育哲應運

九、西種教育思想流派由行主義理(簡稱行主義)發展行主義理流行於20世紀初主要代表物美理家華20世紀30代新行主義產試圖行主義進行改造新行主義教育主要代表物美理家托爾曼、赫爾、斯金納加涅

十、結構主義教育

西種教育思想流派瑞士理家皮亞傑認知理基礎皮亞傑研究童認知發展程結構基礎創立發認識論認童知識發展表現種內部結構變化每種認知都定認知結構由於童認知結構與同切教育教都應該遵循童認知發展規律及與智發展關係並據編寫教材進行教

十、建構主義習理論

建構主義於20世紀80代風靡於歐美並迅速今世界具影響力教育理念主要解決歷教育改革都受關注都沒解決問題即究竟應該何認識待知識意義建構主義種哲認識論通與世界關係詮釋啟迪探索類習機制找教育領域進行反思與批判力工具獲與知識關係新理解

十二、元智能理論

傳統智力理論認智力具單性、高度......

相關問題答案
改造主義教育理論?
愛國主義教育標語?
愛國主義教育影片?
愛國主義教育紀錄?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內容?
愛國主義教育紀錄片?
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
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新人文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