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聖通是一個怎樣的人?
郭聖通是一個怎樣的人?
她是一個賢后,而且,她和劉秀、陰麗華的關係很好
漢世祖光武帝劉秀之郭皇后,諱聖通,真定藁城人,為東漢開國皇后。郭氏家族為郡中大姓,皇后父親郭昌德行出眾,然早卒;母親真定國翁主劉氏,有母儀之德,生後及弟郭況。更始二年春(公元24年),更始朝北巡大司馬劉秀至河北真定結交遊說,真定國王劉楊(郭聖通舅父)率眾舉國降。劉秀納郭聖通,有寵。即位封為貴人。建武元年(公元25年)生長子劉疆。二年,舅父劉楊等造反被誅;聖通以劉秀原配陰氏以其有子固辭後位而封后,子疆為皇太子。十四年後(公元38年),寵稍衰而數懷怨懟。十七年(公元41年),被廢為中山王太后,居北宮。十九年(公元43年),皇太子劉疆退儲守藩,改封東海王。二十年,因次子劉輔遷沛而改封沛太后。二十八年(公元52年)夏六月薨,葬邙山北陵。
郭皇后生東海恭王劉疆、沛獻王劉輔、濟南安王劉康、阜陵質王劉延、中山簡王劉焉。
東漢世祖光武開國皇后郭聖通,漢代史上一個充滿傳奇的女性,她雖然廢而降位,但光武帝待之恩禮無替。郭氏,作為光武皇帝中興後族之一,明德馬皇后自謙曾言的無敢比擬之族,歷經世祖光武,顯宗孝明帝,肅宗孝章帝三代而歸於平淡,在東漢近兩百年的立國史中,郭聖通與其家族,曾經以藩王太后之身,安享光武中興後族之榮,貴重顯赫於當世,郭氏更作為東京諸家後族之中,同陰氏,馬氏並列,僅剩的無禍得全的三家後族之一而名存青史。
入主長秋,寵映椒房
劉秀於河北稱帝后不久,最遲於建武元年十月即派傅俊接來姐姐湖陽公主劉黃,妹妹寧平公主劉伯姬。以及原配妻子陰麗華。封她為貴人。因為陰氏雅性寬仁,光武帝曾一度想立她為後,但被陰麗華非常堅決的拒絕了。她謙讓的表示,郭氏生有兒子,我不敢當此大位。
此事直至建武二年春正月(公元26年),真定王劉楊謀反,光武帝派出真定所出的耿純誅
東漢世祖光武開國皇后郭聖通,漢代史上一個充滿傳奇的女性,她雖然廢而降位,但光武帝待之恩禮無替。郭氏,作為光武皇帝中興後族之一,明德馬皇后自謙曾言的無敢比擬之族,歷經世祖光武,顯宗孝明帝,肅宗孝章帝三代而歸於平淡,在東漢近兩百年的立國史中,郭聖通與其家族,曾經以藩王太后之身,安享光武中興後族之榮,貴重顯赫於當世,郭氏更作為東京諸家後族之中,同陰氏,馬氏並列,僅剩的無禍得全的三家後族之一而名存青史。
劉楊,劉讓兄弟而終結。由此真定驚怖而無敢動者。光武帝不計謀逆大罪,復封劉楊之子劉得為真定王,劉讓之子為臨邑侯,而在尊崇陰氏未果之後,誠如陰氏所願舉,於建武二年六月,真定王謀反後不久,光武帝正式冊封貴人郭聖通為皇后,其子劉疆以子以母貴的春秋之義被立為太子,並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真定王的謀反,不僅並未牽連身為真定王女的郭主以及她的夫家郭氏一族。郭聖通更在此之後登上一國之母的尊位。且在不久的將來,建武三年(公元27年),他們一家三口更得到了身陷囹圄的一代忠臣伏隆就義前的臨終祝福:陛下與皇后、太子永享萬國,與天無極。
類似於我們寫信曾經常見的見信安,卻又比那要深刻許多,不僅僅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類似於一種祈願,一種希冀。對於皇帝,對於這個新生不久的政權。此時距離光武帝的立後立太子大赦,時猶未遠。
彼時,增郎、謁者、從官秩各一等。
跟著沾光的,除了這些增官職,漲工資的帝國官員們,還有郭聖通的弟弟。郭況被光武帝封為綿蠻侯。作為皇后的弟弟,他身份貴重卻不驕矜,恪守外戚本分,雖然賓客輻湊。卻恭謙下士,因此頗得聲譽。
郭聖通是國之小君,光武帝的配匹,也是一個男人的妻子,在誕育太子劉疆之後,她又陸續為劉秀生下了劉輔,劉康,劉延,以及劉焉四位皇子。寵愛無衰。
天之驕子,嗣我江山
......
歷史上劉秀第一任皇后郭聖通是一個賢良淑德的人,可為什麼劉秀還是疲了她,立陰麗華為後
陰麗華與劉秀打小青梅竹馬,與郭聖通更多的是迫於時局所逼,劉秀不得不與真定王劉揚聯姻,娶了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郭聖通此人心胸狹隘、手段毒辣,處處想破壞劉秀與陰麗華,後並未得善終。
劉秀在剛剛登基之時,陰麗華與郭聖通同時被冊封為貴人。由於陰麗華是小門小戶出身,不得已推辭皇后之位,郭聖通因此得立為皇后。光武十七年(公元42年)怒而廢郭氏,立陰麗華為後。
郭聖通是個什麼樣的人?
因郭氏其後位被廢無諡號,故後世稱之為“光武郭皇后”。郭皇后生東海恭王劉疆、沛獻王劉輔、濟南安王劉康、阜陵質王劉延、中山簡王劉焉。人物簡介 郭聖通(?—公元52年),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西漢皇族後裔。新莽王朝覆滅之後,天下陷入了軍閥與諸侯混戰之中。圖謀大業的劉秀欲藉助河北真定府之力,實現其平定河北的戰略。 為達這一目的,劉秀雖然在前6個月剛剛娶妻陰麗華,仍親赴真定府,迎娶了出身於河北真定王室的郭聖通。劉秀稱帝之後,郭聖通被冊封為皇后,陰麗華為貴人。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十幾年。然後人到中年後,卻遇到中年危機,建武十四年後,郭皇后“寵稍衰”,沒有調整好心態,有不安及怨言。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廢為中山王太后。建武二十八年,在被廢十一年之後,郭聖通病逝,安葬於京師洛陽近郊的邙山。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王室千金
郭聖通同後來的光武帝劉秀一樣,同為前朝皇室的後裔。她的外公就是西漢景帝的七世孫、真定恭王劉普。劉普有一女,嫁與了世家大族出身的郭昌,生下了郭聖通與其弟郭況。郭聖通之母雖出身西漢王室,但為人恭儉有禮,有母儀之德。郭聖通顯赫無比的出身和其所受到的王室家族的薰陶,對其日後的人生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海內大亂
王莽代漢建立新朝之後,為了緩和自西漢中後期以來不斷激化的社會矛盾,宣佈頒“新政”。然而新政過激過快,又有很多地方處置不當,在豪強地主的聯合抵制之下,最終走向了失敗。新朝末年,水、旱災害頻繁,為了求得生路,人民紛紛揭竿而起,鋌而走險,從而導致新末海內大亂,豪傑並起!有著西漢皇室血統,但其實同皇室並無任何瓜葛的劉秀見天下已亂,正是用武之機,遂同兄長劉縯一同在家鄉起兵。為了擺脫勢單力孤的局面和壯大聲勢,劉秀兩兄弟與起義軍中的綠林軍聯合,並打出了“復興漢室”的旗號。 新莽地皇四年,為一舉撲滅宛城一線的綠林軍主力,王莽遣大司空王邑率四十二萬大軍前來圍剿,大軍的前隊已經到達昆陽附近。《後漢書》卷1上《光武紀上》載:王莽徵天下能為兵法者六十三家數百人,並以為軍吏。選練武衛,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絕。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又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嘗有也。就是說,自秦朝和西漢以來,從未有過如此盛大的出征場面。而且軍中還有一個能驅虎豹的巨人名叫巨無霸,據《漢書》卷99下《王莽傳下》記載:此“巨無霸”身高一丈,腰圍“十圍”,吃飯用特製的鐵筷子,睡覺枕著戰鼓,三匹馬載不動他。 面對如此強敵,綠林軍將領皆膽寒,又顧念軍中妻兒,欲放棄昆陽,歸奔回其他的城池暫避。只有太長偏將軍劉秀反對這樣,劉秀對諸將說:“現我們的另一隻兵馬正在攻打宛城,如果昆陽一旦失守,攻打宛城的漢軍就也暴露在敵人大軍的面前了,不出一日,漢軍的諸部皆會被消滅。現在大家為什麼不同心協力的共取功名,反而是守著妻子和財物呢?”綠林軍其他將領對劉秀的這番慷慨陳詞並不太認同,但不久軍中探馬言王邑大軍已經到了昆陽城北,大軍綿延千里,只見前隊而不見後隊。諸將沒有辦法,只好聽取劉秀之意。劉秀令定國上公王匡等人堅守城池,自己則率13騎突圍搬取救兵。王邑為王莽倚重的大司空,曾多次鎮壓起義軍,為王莽稱帝立有大功。此時人多勢眾,產生了輕敵的情緒,加之懼怕王莽責怪,遂下令猛攻昆陽這座小小的堅城,並未聽取其他將軍“繞過昆陽,直取宛城”的建議。昆陽久攻不下,莽軍士氣大挫,此時劉秀搬來救兵,並率數千敢死精銳組成的兵馬反覆衝擊莽軍的大營,激戰中莽軍的大司徒王尋被殺,陣腳大亂,而此時昆陽城中的守軍亦衝出,新莽大軍潰敗,自相踐踏,掉落滍水(古代河流名,向東繞經昆陽)溺死者數以......
東漢第一後郭聖通到底是怎樣個人
郭聖通(?年-公元52年),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世稱“光武郭皇后”。
長歌行裡的胭脂和郭聖通是不是一個人
許胭脂原本是陰麗華的侍女,後被劉秀封為許美人。為劉秀生了第三子劉英。由吳謹言飾演。
郭聖通,光武帝第一任皇后,河北望族郭氏千金,對劉秀一見鍾情,立志非不嫁。利用十萬大軍相助為條件得償所願,成為劉秀的妻子。由王媛可飾演。
歷史上真實的陰麗華是個什麼樣的人
陰麗華是劉秀的髮妻,比起一個妻子她更適合當一位皇后,除了她的美貌、家世、隱忍外。她精準的眼光,有進退的策略都其他女子難以起及的。但對於她內心快不快樂,誰也不知道,因為她們這類女性,最求的是人生的高度,而不是個人的幸福。
陰麗華(5年—64年3月1日),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劉秀原配 ,東漢第二任皇后。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後裔,漢明帝劉莊的生母。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劉秀還是一個尚未發跡的沒落皇族之時,就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陰氏家族是曾經輔佐了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到了第七代子孫管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氏為姓。秦末漢初,陰家舉族遷到了新野。
陰氏家族是當時南陽新野的豪門大戶。陰家所佔有的土地達七百餘頃,車馬和奴僕的規模可以同當時分封的諸侯王相比。 雖然富甲一方,但是因為陰氏在秦、西漢時期已經數百年沒有出過高官顯宦,因此並沒有什麼政治勢力。
陰麗華雖然有著富足的家境,但卻並未能像其祖先那樣能夠安享太平盛世。陰麗華所生長的時代,是一個被班固稱之為“天地革命”的大變革、大動盪時代。 王莽改制失敗後,兵戈四起,天下大亂。
陰麗華的母親是郭聖通家人殺的嗎
是被普通強盜所殺,當時的陰麗華僅僅只是個貴人,所以她的家族也不被皇帝劉秀所重視,這才導致了陰貴人的母親和弟弟竟然被強盜所殺的事情。
陰麗華的母親弟弟慘死後,劉秀這才想起來自己登基時為了安撫主動辭去後位的陰麗華,表示要給她的弟弟們封侯,卻一直拖著不肯真的封,直到此時陰麗華的母親弟弟慘死,才給她慘死的弟弟封侯
歷史上有哪些人可以被稱作“天選之人”
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在擁有史上最高氣運的男主角登場之前,我們得先多花一些篇幅來介紹另一位充滿神祕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說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這一點我們不作評論。不過王莽的一生,都彷彿籠罩著神奇的迷霧,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更是會令我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此時距離西漢的開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自從漢高祖斬白蛇而賦大風以來,先有文景之治,國庫中的糧食和銅錢堆積如山;後有武帝的赫赫武功,衛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殘,一半匈奴往西方遷徙,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波及到半個歐洲;武帝雖然消耗光了西漢的積蓄,後續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陳湯更是斬殺北匈奴單于,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振聾發聵的口號。看起來,帝國彷彿可以千秋萬載,永世不朽。
但帝國崩潰的主因早已經種下。外戚專權,王子王孫,達官貴人們如飢似渴地兼併土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繁花似錦的盛世背後,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流民和奴隸。宣帝的太子(元帝)憂心於逐漸沸騰的民意,於是放棄了“漢家自有法度,霸王道雜之”的祖訓,轉向純以懷仁的儒教治國,以經取士。雖然這一轉變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使西漢得以延續,但“自是以後,漢無剛正之士,遂舉社稷以奉人”從此,漢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剛直不阿,文武雙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窮經的公務員了。
歷史除了必然性,還有如同開玩笑般的偶然。也許是天意希望西漢早點崩潰,所以命運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漢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腳。
公元前54年,元帝(這時候還是太子)的愛妃去世。哀痛之餘,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趕走,從此累覺不愛。宣帝和皇后當然對此憂心忡忡,為了讓兒子振作起來,皇后從自己宮裡挑選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宮女給太子,讓太子選一個來聊以排解寂寞。太子當時正在心煩,看都沒看就隨便選了一個。沒想到,一夜風流之後,這個名叫王政君的宮女居然就懷了孕,次年就為帝國生下了嫡皇孫!
漢宣帝老來得孫,喜出望外,對孫子千嬌百寵。宣帝去世後,元帝即位,王氏一門雞犬升天,一躍而成為西漢末年最強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後,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個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全國軍隊總司令),族裡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的父親和兄長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們都對他非常照顧。
但真正爭氣的還是王莽自己。那時候的貴族子弟一個個都是縱情聲色,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但王莽卻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後,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
在名聲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歲時就被推舉入朝為官。為官以後他並沒有因此驕縱,反而是越發的謙恭簡樸,常常將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分給窮人,贈給賢者。官職越做越高,名聲越來越大,朝野上下,無一不知王莽才是當世的楷模,輿論和民意,都堅定地站在他的一側。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為安漢公,從此大權獨攬。他封賞貴族百官,贍養鰥寡孤獨,施恩於百姓士人。他帶頭過簡樸的生活,貢獻出百萬錢、三十傾地來救濟群眾,朝中百官無不效仿。第二年全國大旱,王莽帶領二百多名官員獻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給災民,同時大建免費房,令他們得以安居。做到這個份上,天下都稱王莽為當世的聖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順利地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新,朝野對此歡呼雀躍,幾乎無人反對。
禪讓臺上,初始新皇帝按劍四顧......
古時後宮裡面的貴妃,妃子,才人等的名稱是怎麼排的
自從有了君主,便有了后妃。君主的后妃有不同的等級序位。然夏、商后妃之制史料不詳,故不得而知。
據《禮記》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天子內廷後圯的等級建置與天子外廷的官僚機構是相對應的。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達到外和而國治的目的。天子後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使天下內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國一統的傳統社會,天子後作為天子的配偶,“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們的職務是聽天下之內治,以與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儘管先秦典籍及註釋中有關周朝后妃的名號和序位不無設想的成分,但它對後世的影響卻很大。王莽新政以恢復周禮相標榜,故他的後宮之制完全採納了《禮記》和《周禮》的說法。其他各朝也是以此為基礎而各有增減。
秦朝滅亡六國,那些亡了國的妃嬪、公主們“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故秦朝後宮,宮備七國,爵列八品。秦始皇每攻破諸侯,便在咸陽北阪上仿造其宮殿,將俘獲的諸侯美人以及鐘鼓聲樂充實其中,所以杜牧的《阿旁宮賦》說,秦皇后宮后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將渭水都染成紅色,可見其後宮婦女之多。秦皇嫡妻稱皇后,妄稱夫人,夫人之下,還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可惜秦朝後宮雖人數眾多,卻除了秦始皇的母親趙太后外,餘無一人青史留名。
西漢踵秦之後,除嫡妻皇后為女主外,掖庭嬪妃增至十四等。昭儀一,婕好二,烴娥三,容華四,美人五,八子六,充依七,七子八,良人九,長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順常十三,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等十四。這些人或者有爵、有位,或者有品有秩。但她們除非事蹟特別昭著,一般史籍不作記載。
東漢認為前朝婦制莫理,故盡行舊制,後宮稱號唯皇后、貴人。另外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無爵秩。光武帝劉秀先妻陰麗華,後出於政治需要又與郭聖通聯姻,二人俱為貴人。在立誰為皇后的問題上,由於陰麗華的推辭,郭聖通便當了皇后。漢明帝的馬皇后、漢和帝的鄧皇后是東漢一代名後,她們也都是由貴人升任皇后的。
魏晉南北朝的後宮名號序位屢有增減,既有“以樸素自居,後宮備位,其數多闕”的陳霸先,也有“外行其志,內逞其欲,溪塹難滿,採擇無厭”,以至後宮名號序位不能詳錄的北周宣帝劉密。隋文帝取代北周,思革前弊,因而後宮唯皇后當室,旁無私寵。不設三紀,防其上逼,自嬪以下,置六十人。至獨孤皇后死後,始置三貴人、九擯、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隋煬帝即位後,“后妃嬪御無嫠婦職,唯端容麗飾,陪從宴遊而已。”而且,煬帝參詳典故,另出心裁,給貴妃、九嬪、世婦、御女各取名號,各有品秩。貴妃有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第一品;九擯有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第二品;世婦有婕好十二人,第三品;美人、才人十五人,第四品;此外御女有寶林、御女、采女等。
唐承隋制而略有改動。至唐開元時,皇后之下設惠、麗、華三妃,六儀、美人、才人等。武則天便是由才人而昭儀,漸次升遷。當她害死女兒,嫁禍於王皇后時,高宗便欲提升她的號位為“宸妃”,遭侍中韓援等人的反對,說“妃嬪有固定的數目,現在別立號位,是不可以的”。武則天沒有做成妃,進一步誣陷皇后,於是高宗乾脆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跨越了妃這一等級。
宋朝建立後,后妃名位序號始因五代之制,後漸於隋唐。明朝除皇后外,還有皇貴妃、貴妃、嬪、貴人、才人、選侍、淑女等級別。元清二朝各以周邊民族入主中原,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來的習俗。清白康熙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