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後感怎麼寫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12-28

感想怎麼寫例文

讀後感開頭六法

一、 文複述法。這是最簡單最常見的一種開頭方法。開頭用敘述性的語言概括介紹所讀作品,然後用精練的語言闡述自己的感受。這感受即為文章的觀點,屬議論文三要素的論點。

例1:《讀<傷仲永>有感一文,仲永的結局不能不令人深思.方仲永五歲時便能“指物作詩立就”,且“文理皆有可觀者”。但是,他那惟利是圖的父親卻不為他繼續學習提供條件,到二十歲時,便“泯然眾人矣”。由此,我悟出:一個人即便有很高的天賦,如果沒有後天的勤奮努力,也很難取得成就。這就是說,天賦是成材的基本條件,而勤奮是成材的決定因素。

二、 單刀直入法。這種開頭方法就是“開門見山,直抒感受”法,一開始就寫了讀某作品後的總的感受。

例2:《愛的播種,愛的萌發——讀〈祖國在我心中〉》一文的開頭一段:讀完《祖國在我心中》一書,使我心潮洶湧情思橫溢,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這本書語言生動,內容感人,讀過之後受到感染、薰陶,愛我中華的種子播入我的心田。

三、 引申聯想法。這種開頭方法是由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觸發作者定向閱讀某作品,然後談真切感受。

例3:《不要人挎顏色好,只留情氣滿乾坤——讀〈黨在我心中〉有感》一文開頭一段:

常有人如此感喟:“民風日下,黨風不正,社會風氣一團糟。”聽得多了,竟也懷疑起曾一度掛在嘴邊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詞來。帶著問號,我打開了這本書——《黨在我心中》,虔誠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思想逐漸明朗了,我的疑慮逐漸消除了。終於,我又一次肯定了那一句樸實無華地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四、 鋪陳比興法。這種開頭方法先言此再及彼,極力鋪陳與所感有關聯地事物,然後引出讀作品地感想。這類似於《詩經》中地比興手法。

例4:《路——讀〈神州吟〉》的開頭:

地球上有許多路,究竟有多少條,誰也無法回答。茫茫平原上有路,群山起伏中有路,遼闊的戈壁灘上有路,浩瀚的大沙漠裡有路,荊棘荒草中有路,冰天雪地裡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有人走過的地方,就留下了路。

《神州吟》這本只66頁的書,以其獨特的風格,以其磅礴的氣勢向人們展示了近代中國走過地艱難之路。

五、 置疑深思法。這種開頭方法是在對原作品深入分析後,精心設置疑問,引起讀者深思,然後聯繫作品回答疑問,此法能吸引讀者,感染力強。

例5:《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讀〈祖國在我心中〉》一文開頭:

為什麼蘇武在大雪紛揚中幾乎凍僵過去,手中還緊握著那支代表國家尊嚴的漢節?為什麼“五四”運動中的學生要燃起熊熊烈焰,吞末曹汝霖地老巢趙家樓?為什麼有“中國畢加索”之稱的韓美林要拒絕美國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為什麼那些漂泊海外地炎黃子孫會對著一杯黃土,面向東方,潸然淚下?

因為——祖國,在他們心中。

六、 設境烘托法。這種開頭方法是先設置一個與所讀作品表達的感情有關的典型環境,然後闡明自己對所讀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此法適合於閱讀嚴肅作品之後產生的感想。

例6:《〈紅巖〉讀後》一文的開頭一段:

深夜,周圍一片肅靜。微風習習,吹拂著握的頭髮,吹拂著我燒得滾燙的面頰。我凝視著這和平而又寧靜的夜晚,眼前漸漸呈現出一座巨大的浮雕:在一塊壯麗、鮮紅的岩石上,屹立著高大、魁梧的許雲峰,旁邊是風華正茂懷抱“監獄之花”的江姐,手握《挺進報》的成崗,……他們那堅毅的目光充滿信心地凝視著遠方,臉上帶著革命者那種特有的視死如歸的寧靜的微笑。他們憧憬著......

聽後感怎麼寫?

筆者曾有幸聆聽了竇桂梅老師執教的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遊園不值》一課,真心陶醉於她的課堂。有感於這位大師的教學風範,有感於她那豪爽的教學激情,筆者訴諸筆端的是一份甜甜的回憶。

一、輕鬆導入,蘊含激情

課未開始,竇老師就讓學生說描寫春天的古詩,並一起學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師生沉浸在濃濃的春光中。竇老師又告訴學生們古詩不僅可以誦、唱,還可以吟,接著引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推敲”二字包含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鍛句煉字的嘔心瀝血,以此懂得古詩的內容都是字斟句酌而來。竇老師然後出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向學生介紹有關古詩平仄的讀法,示範讀《尋隱者不遇》,讀得抑揚頓挫,學生也跟著練讀起來,“平”音延長,“仄”音短促,並學著試讀《遊園不值》。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竇老師以寬鬆的教學氛圍將古詩所涵蓋的知識慢慢疏導給學生,從苦“吟”詩人說起,再到他的“不遇”詩,看似尋常,實則不一般,竇老師能將與本課所學的知識相似點儘量發掘出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享受到無限的知識引領。特別是竇老師的範讀,讓人感受到她那如瀑布跌入深潭的美妙音色以及她那豁達的心胸。

二、巧抓題眼,走近詩句

上課一開始,竇老師帶領學生讀題,讓學生說出“不”、“值”及“不值”的意思,接著就邊打手勢邊讓學生用剛才學過的讀詩方法讀詩句,然後指名讀,學生評價,再指名讀,最後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竇老師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詩句,感知一下詩句的內容,再從“平”、“仄”的角度來對詩句進行初讀,把詩句讀得通順、流暢,符合古詩的一般教學思路。但不同的是,竇老師雖然沒有強調學生要用什麼感情來讀,但學生已經能夠從老師“平”、“仄”的讀法上習得了詩句的基本誦讀基調,學生雖然對詩句還不太明白,但走近詩句讀的感覺給了他們自信的力量。“未成曲調先有情”,學生已經從竇老師那兒學到了朗讀古詩的情結。可以推斷,學生在以後學習古詩時會把這種良好的朗讀習慣發揚下去。“學以致用”在這裡得到了詮釋。

三、循詩明物,走進詩句

初讀詩句後,竇老師讓學生說出遊園的路上遇到了哪些景物,在文中畫下來?學生找到了“蒼苔”、“柴扉”、“紅杏”,然後竇老師出示投影讓學生根據圖意來理解“蒼苔”這個詞語,是春天的象徵,說明春天已經到了,並反覆朗讀這句詩。在理解“柴扉”時,竇老師出示了各種門的圖片,讓學生在比較中感受柴門的普通、平常,並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句詩。在理解“紅杏”時,竇老師出示了陸游的兩句詩:“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並說:“由此看來,杏花是春天最先開放的,是春天的使者,更是春天的化身。”學生明白了杏花的意思後,師生配樂齊讀詩句。

竇老師抓住遊人路上看到的三個景物,每理解一個就要指導學生把這句詩讀幾遍,這正是詞不離句,句不離詞的朗讀技巧。理解完這三個詞語後,配上音樂,帶領學生再一次回到詩的整體上,這種分不忘合,合不忘整的讀書方法又一次加深了學生對詩句的整體意境的把握。

四、情從文出,走近詩人

在讀書的過程中,竇老師沒有忘記讓學生找出詩中關鍵字來概括詩人的寫詩心情,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找到了“憐”字,心情找到了,讀書又進了一層。接下來讓學生默讀詩句,合作學習,自學推敲,看看每句中哪個字寫出了詩人的“憐”。從詩的第一句中學生找到了“印”字,老師並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引導學生繼續探究。“用‘印’字可以突出什麼?”“為什麼不用踩?”“為什麼要穿木屐?......

心得體會的開頭怎麼寫?

心得體會的開頭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心得體會怎麼寫及範文

1、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的寫法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

II、正文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寫作要點

1、要簡潔、清晰、全面

上司在面對下屬長篇大論式的工作總結免不了會頭痛,尤其當下屬不只三兩人時,但工作總結通常關係到業績評估,既要寫全面,又不可能一一道來,怎麼辦?要保證年度工作總結簡潔,使用ppt的形式寫總結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方式。

2、要用數據說話

在上例中也能體現該點,用數據對工作進行彙總,既簡單明瞭,又能清楚地說明總結者的工作能力。但在工作中搜集、彙總、使用數據是一項有一定難度的工作,需要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有心地對工作進行記錄。別忘了年度工作總結的數據,來自於每月、每週、每日,甚至每時的工作總結。在向陽生涯,公司每一位員工都進行過時間管理方面的培訓,每個人每天都有詳細的工作計劃表,一天中計劃完成幾項工作,實際完成情況如何等,都有記錄,有備可查,這就是積累數據的好方法之一。

3、要有成績,也要有不足

成績肯定是工作總結的重頭戲,但人無完人,總不能事事都做得那麼圓滿,沒有一點進步空間也不行。不足該怎麼提?既要提......

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準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繫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繫,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捱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捱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繫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繫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裡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

會後感想怎麼寫

就寫開會說了些什麼,把內容寫進去,然後再總結一下,聽了有什麼感想。

觀後感怎麼寫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繫實際生活,把書裡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感想感悟怎麼寫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補充: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點是“讀”。“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寫讀後感,首先......

學習感想怎麼寫?

把握希望,把握未來

陳昕怡

開學兩週有餘,我們承載著父母的希望,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來到麓山國際這個大家庭開始我們的高中生涯,向夢想的遠方揚帆。

我認為,高中與初中,就各方面而言,都有很大差別,需要每一位同學努力適應。首先,就學習內容而言,高中更深入的對問題進行剖析,鍛鍊我們用發展而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絕非僅僅憑單純的死記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有的同學在初中沒有養成好的習慣,認為到考試時突擊一下就能取得驕人的成績。事實上,由於高中內容更深,涵蓋面更廣,所以我們需要日積月累的訓練才可以成功,與初中有所差別。從這點上來說,高中更注重我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培養我們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也希望家長能與我們多溝通交流,以便於更好地瞭解我們的在校情況,隨時查漏補缺,更拉近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一舉多得。

第三,就每天的學習任務量而言,不少同學深有體會。每節課的內容都凝結著老師們的精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心學習。能否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主要取決於我們自覺性高低與否。新學期以來,我的英語成績有所下降,我想說,剛進入新環境不適應是正常現象,只要進行大量練習,執著追求,沒有什麼邁步出去的坎,決不能因此自暴自棄。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課後溫習知識,進行大量練習,只有將每一個環節都紮實做好,方才能走向成功。大部分同學在老師的督促下,都能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自覺性不知不覺中大大提升,少部分同學仍需加強。要認識到,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在老師的推薦下,大多數人都有《教材完全解讀》進行同步配套練習,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資源。我認為,每天的練習能否達到成效不是看做題量的多少,而是注重自己吸收了多少知識,哪怕每天只做幾道題,弄懂弄會也是值得的。

第二,就上次週考而言,英語、物理方面,有的同學認為尚還不夠理想。我認為,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便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少同學已採取相應措施,相信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與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九班定會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輝煌。

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又將我們送入麓山國際這樣充滿活力與希望的高中。我們是父母的希望,在老師、家長和我們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必將長風破浪,如一棵棵青翠的小樹,在G1109的沃土上茁壯成長。

學習經驗

饒拓

同學們好,我是G1109的饒盯。我並沒有其他人那樣的華麗的詞藻,我只能用普通的語言來介紹我的學習經驗。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早自習的讀書的時候,我們要大聲的朗讀,並且要在心中默讀。這樣才不會分心,讀書才不會浪費我們的美好的早晨。

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老師所說的並認真做好筆記。想一想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做題時應怎樣運用這個知識點,還要認真思考老師所舉的例題。這些例題往往是考試中所考的類型。做作業的時候將不懂的題目標記,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最重要的是將錯題弄懂並抄在錯題本上,以便於複習。只要把不懂的弄懂了,你成績會不好嗎?難道不是的嗎?

到了高中,我們不只要的是這些,還要學會自主學習,怎樣自主學習?每天要學會自主預習明天的內容,明天上的課將成為複習課而不是新課。

我所瞭解的學習經驗就是這一些,歡迎大家來提意見,並提出我所應該改正的學習經驗或提出新的學習方法。

執手流年

劉星伶

我們對於流年,可能不太熟悉。我可以給它換個說法就是“時間”。一年年流水般滑過,其實我們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無價的流年。

我們經歷初中三年,成長堅持到今夕。那三年時光,是如何度過的呢。恐怕我們早已......

相關問題答案
聽後感怎麼寫範文?
讀後感中間怎麼寫範文?
學術論文讀後感怎麼寫?
論文觀後感怎麼寫?
文章觀後感怎麼寫?
贊助證明怎麼寫範文?
五年級的讀後感怎麼寫?
風景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怎麼寫?
家長話劇觀後感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