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寫三峽的水時,為什麼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寫夏季 ?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作者在寫三峽的水時,為什麼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而是先寫夏季
因為作者為水做注,三峽水以夏季最為盛大,富有特點。先寫夏水最能體現三峽水湍急水勢盛大的特點
恐龍是什麼?
恐龍,是對一些史前爬行動物的統稱。最早出現於大約2億1千萬年以前,生活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1億5千萬年。在大約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幾乎所有種類的恐龍都滅絕了,但是有一種觀點認為,現代鳥類與某種恐龍有血緣關係。
恐龍(Dinosauria)這名字最早為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提出。它由希臘詞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為日本翻譯,後為中國引用。
恐龍的體型差異很大。已知最小的恐龍只有雞那麼大(鼠龍(Mussaurus),其幼體僅有20公分),但大多數都體型巨大。最大的是蜥腳類恐龍(戈壁卡拉麥裡龍(Klamelisaurus gobiensis),體長超過30公尺,高10公尺),為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陸生生物,在所有生物中,僅次於鯨。
許多其他種類的爬行生物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某些種類同樣體型巨大,外形奇異,但它們不是恐龍。見蛇頸龍。
恐龍消失於六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通常的解釋是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滅絕(最早為Walter Alvarez提出)。但這一理論尚有爭議。
參考:恐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zh.wikipedia.org/wiki/%E6%81%90%E9%B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