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硝為什麼要在山洞裡?
General 更新 2022年9月13日
因為洞穴系統中的沉積物含有豐富的硫酸鹽和硝酸鹽,方便省時省力。將從洞內挖掘出的硝土去除雜質,然後將硝土和清水按比例加入硝池中,使硝土變為液態,最後將硝池內的溶液放入灶臺上的鐵鍋中加熱,結晶後便可得到硝。
古代熬硝洞
熬硝歷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在羅甸縣播饒村南坡的大龍山上,有一個獨特的山洞,洞口如一彎新月,俯瞰著北邊崖壁下的一片田園,庚子歲暮,為了找到這個隱蔽的洞口,一天兩上大龍山,把山裡的另外四個洞鑽遍,天快黑時終於把它找到。
熬硝洞是一個高大的喀斯特洞廳,從崖壁下深深透入喀斯特山體中。它的奇特之處在於,洞廳頂天花板的一道裂隙,能夠藉助夏季的雨水,把山頂的泥土源源不斷輸送到大廳中央,經年累月,形成一座純土的金字塔。土塔的頂部,還殘留兩座泥塔,酷似西夏王陵。
正是這一得天獨厚的環境,使熬硝洞千百年來的繁忙個不停。人們因地制宜,在洞口建起上百個過濾池和灶臺,然後就地取材,取出洞裡富含礦物質的表土,濾出滷水來熬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