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怎麼由來的 中秋的發展?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中秋佳節的時候會有吃月餅、賞月、拜月的民俗,也是人們團圓的一個節日。那中秋節怎麼由來的呢?中秋是由帝王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拜月亮,逐漸演變而來的,對中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中秋的習俗
1、吃月餅:月餅是人們中秋節必吃的食物,圓圓金黃的月餅,香酥美味,把人們的愛意和思念都藏在了這個形像月亮的月餅中。
2、賞月:每逢中秋佳節,月亮就會又大又圓又亮,所以有許多的文人雅士會對月亮抒發情感,揮灑筆墨,我們形容這種行為叫做賞月。
3、放天燈:古時候人們的思想比較閉塞,認為放天燈可以讓上天看到願望,保佑人們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現在放天燈人們希望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有個精神的寄託,也是對傳統習俗的傳承。
4、舞火龍:舞火龍是古代接頭的傳統節目,長長的火龍上下舞動著,人們歡聲笑語跟隨舞動,現在只有在景區鄉村才能看到了。
中秋的發展
中秋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僅次於春節的,隨著千百年的發展,雖然很多的習俗逐漸消失,但是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月,與家人團圓從來沒有變過。以上就是中秋節怎麼由來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