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加強科普消除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誤解?
“轉基因”最近又成社會熱詞。上週末在北京舉行的“2011國際食品安全博士論壇”上,主題為 “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的分論壇。。。。。
專家呼籲加強科普消除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誤解
“轉基因”最近又成社會熱詞。上週末在北京舉行的“2011國際食品安全博士論壇”上,主題為“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的分論壇,也因近期的一些爭議而備受關注。來自農業部、中科院等相關部門或科研機構的專家發表演講,就亞太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機制、我國“十二五”食品安全監管等問題進行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加強公眾科普是消除恐慌最有效的辦法。
美國、日本為轉基因消費大國
轉基因作物遍佈全球,我國老百姓也能經常接觸到。但在國內鮮有人知道美國不僅是轉基因作物種植大國,同時也是轉基因食品的消費大國。一直以來,一種影響很廣的民間流言說“美國人自己是不吃轉基因食品的”,一種陰謀論更由此衍生。
在“2011國際食品安全博士論壇”中以“揭開轉基因的面紗”為主題發表演講的農業部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子檢測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博士許文濤副教授介紹,美國國內銷售的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已經超過5000種。而平時的食品中,許多品牌的麵包、薯片、蛋糕、番茄醬、鮮食木瓜、酸奶、乳酪等或多或少都含有轉基因成分。
就在不久前,農業部推出了名為《轉基因明白紙》的轉基因科普宣傳資料。《轉基因明白紙》介紹,截至2010年,全球共有29個國家批准種植轉基因農作物,並在59個國家獲准上市。
美國農業部2011年6月30日公佈的資料表明,美國國內播種的玉米、棉花、大豆等農作物,轉基因品種都佔到88%以上。而2005年美國大豆的41%、玉米17.5%用於出口,其餘都用於國內消費。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2010年日本進口了1434.3萬噸美國玉米。234.7萬噸美國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
農業部《轉基因明白紙》:制度健全保障食品安全
針對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疑慮,農業部日前釋出的《轉基因明白紙》稱:通過安全評價並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轉基因明白紙》表示,我國建立了完整的、與國際接軌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和行政管理體系,對轉基因產品的研發進行嚴格的全程管理。轉基因產品食用和環境安全性要經過科學嚴格的評價,才能生產運用。我國發布了轉基因生物標識目錄,建立了研究、試驗、生產、加工、經營、進口許可審批和標識管理制度,要求企業按照國家相關管理條例合法生產,以保證轉基因食品安全。
近幾年來,伴隨著轉基因食品越來越多出現,所產生的爭論也越來越多,“2011國際食品安全博士論壇”的多位業內專家稱,在“轉基因安全”的認識上,廣大消費者應理性、科學、客觀對待。許文濤表示,轉基因產品的標識一般直接印製在產品標籤上,以轉基因大豆油為例,標註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品”或“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只是便於管理並給消費者購買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轉基因的爭論焦點不僅停留在技術層面,逐步發展到產業控制權問題,最終提高到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研究和應用,解決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許文濤說。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消費者會對使用轉基因原料(如大豆等)製成的食用油存有疑慮,其實大可不必談“轉”色變。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轉基因主要是存在於蛋白質中,各類油料無論是通過壓榨還是浸出工藝制油,蛋白最後是分離到油料餅粕中,食用油脂通過精煉處理後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檢測不出轉基因成分的。”
來源中國品牌網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