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節就是一個慶祝或紀念國家的節日,因此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於是10月1日就成為了國家的國慶日。國慶節作為中國的象徵,通常放假7天,也就是“國慶黃金週”,最早提出國慶日的人,是著名的馬敘倫先生。
國慶節的由來簡介
國慶節是一個國家制定用來紀念自己國家的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建國,因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是中國的國慶節。除了國慶節的稱呼,由於時間是10月1日,因此中國國慶還有十一、國慶日、國慶節、成立日等稱呼。
到了2019年後,國家已經成立了70週年,走過了許多風風雨雨,並且國慶節也成為了中國的象徵。國慶節作為中國的法定節假日,一般放假7天左右,因此被稱為“國慶黃金週”,放假時間一般在10月1日一直到10月7日為止。
1949年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盛典,而最早提出國慶日的人,是著名的馬敘倫先生。國慶日的方案被提出來之後經過了多方討論,並最終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順利通過,成為了中國的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