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音頻愛好者、普通消費者甚至一部分發燒友來說,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目前常見的音頻格式種類之多,能挑花眼也一點都不誇張,在這些名字各不相同的格式背後,都有什麼區別?為了體積便攜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格式,為了更好的聲音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格式,如果想兩者並存我們又應該選擇那些格式?
方法/步驟
筆者作為一個音頻設備的發燒友,也自認為算是一個音樂的發燒友,收藏的唱片和音樂文件也並不算少,對於不同的音頻格式來說,可以說主流的音頻格式都使用過也並不深入的研究過,雖然對於及其深度的技術方面來說也許並不甚瞭解,但是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分享的。
並且隨著近幾年HiFi圈中DSD音頻流的崛起,近幾年已經不再是PCM編碼壟斷音頻文件行業,DSD碼流也成為了非常主流的一種格式,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也將會簡單的介紹DSD音頻文件格式以及個人對於DSD音頻格式的一些看法。
首先,什麼是PCM編碼格式?
PCM中文稱脈衝編碼調製(Pulse Code Modulation),是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記錄媒體之一的CD,在80年代初由飛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脈碼調製的音頻格式也被DVD-A所採用,它支持立體聲和5.1環繞聲,1999年由DVD討論會發布和推出的。脈衝編碼調製的比特率,從14-bit發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採樣頻率從44.1kHz發展到192kHz。PCM脈碼調製這項技術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則越來越來小。只是簡單的增加PCM脈碼調製比特率和採樣率,不能根本的改善它的根本問題。其原因是PCM的主要問題在於:
(1)任何脈衝編碼調製數字音頻系統需要在其輸入端設置急劇升降的濾波器,僅讓20Hz-22.05kHz的頻率通過(高端22.05kHz是由於CD44.1kHz的一半頻率而確定)。
(2)在錄音時採用多級或者串聯抽選的數字濾波器(減低採樣頻率),在重放時採用多級的內插的數字濾波器(提高採樣頻率),為了控制小信號在編碼時的失真,兩者又都需要加入重複定量噪聲。這樣就限制了PCM技術在音頻還原時的保真度。
碼率越高的PCM錄音就越接近模擬信號的圓滑正弦波
對於我們最常說的“無損音頻”來說,一般都是指傳統CD格式中的16bit/44.1kHz採樣率的文件格式,而知所以稱為無損壓縮,也是因為其包含了20Hz-22.05kHz這個完全覆蓋人耳可聞範圍的頻響頻率而得名,當然現在的各種PCM格式編碼高碼率文件已經層出不窮非常常見,但是就像上文中所說的,高碼率並不能有效地提升PCM編碼採樣率的頻響範圍,而只能增加其採樣點來得到更加類似模擬錄音的平滑波形。
也正因為幾乎所有的有損壓縮格式都是從WAV格式壓縮、轉換而來,其實內部的編碼依然是PCM,所以曾經很多MP3設備並不支持FLAC、APE、AAC等等格式,是因為它們不支持這些文件的解壓縮,但是從沒有一款播放器不支持WAV格式,因為WAV格式本身,就等於PCM碼流。
WAV、APE、FLAC那個才是更好的選擇?
對於目前常見的PCM碼率文件來說,最常見的三種文件格式也就是WAV、APE、FLAC了,而這三種格式之間又有怎麼樣的差別呢?
WAV波形文件是音響設備和很多軟件可以直接讀取的波形文件,基本上不存在編解碼問題。flac和ape都對WAV進行了編碼,故能換取較小的體積,但同時造成解碼播放時,因播放器材解析力很敏感(或者說技術所限),會因出現一定的jitter抖動(解析複雜編碼所致)而導致播放效果不夠飽滿和流暢。這點你可以通過統一轉換為WAV格式來試聽解決。
對於WAV格式來說,是目前的常規無損壓縮格式中體積最大的文件格式,由於FLAC和APE都對WAV進行了更高技術的編碼,所以換取了較小的體積,這也是這兩種格式之所以出現的根本原因。而對於FLAC和APE兩種格式來說,雖然體積大小差不多,但是採用了不同的壓縮格式,所以對於設別來說在播放時候需要佔用的資源多少也並不相同,簡單地說佔用資源多少的比例為:APE最大、FLAC中、WAV佔用最小。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如果你用一款配置並不算很高的隨身播放設備,比如刷了rockbox的iPod Classic或者一些目前主流的便攜播放器,使用APE會有明顯的卡頓以及續航的減少,而FLAC和WAV則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APE如果存在錯誤,播放會直接停止
FLAC格式只有在轉換的時候才能報錯
FLAC格式的錯誤採用靜音處理
並且除了壓縮比例和佔用資源的不同,APE、FLAC和WAV在糾錯方面也有不同。首先最為傳統的WAV格式其實並沒有糾錯的處理,所以即使在播放的碼率中有錯誤,WAV也會照常播放下去,在錯誤的地方可能會發生爆音等問題。而APE對於錯誤則是直接停止播放,而這點也是被很多人所詬病的,如果你的APE文件中存在錯誤,那麼整個音軌幾乎都報廢了。而FLAC使用的則是靜音的策略,如果播放中出現錯誤,則將錯誤的地方靜音處理。
送葬CD的MP3、AAC格式的優劣
對於這兩個目前全世界用戶最多的音頻格式來說,它們有兩個共同點:1.它們都不是無損壓縮格式音頻。2.它們聯手終結了CD在音樂行業的老大地位。
也許對於中國的用戶來說,對於MP3格式更加熟悉,用戶也基本都是從MP3格式開始使用直到現在為止,但是AAC確實是一個不能不提的音頻格式,它因蘋果發揚光大,並且在iPod的壟斷之路上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可以說,AAC不僅僅目送CD走下歷史舞臺,傳統消費級MP3產品也是被它趕下神壇的。至今在iTunes Store的專輯音樂銷售中,音樂的格式依然是AAC而不是MP3。
MP3格式在20KHz以上都直接被砍掉
首先,MP3是一種國內用戶最為耳熟能詳的有損壓縮格式,而隸屬世界上的有損壓縮格式其實數不勝數,而MP3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首先是它的壓縮比,傳統的音頻壓縮文件只能達到8:1左右的壓縮比。而MP3格式則是將這個壓縮比提升到了10:1甚至12:1的高比例壓縮,也因為MP3音頻編碼具有10:1~12:1的高壓縮率,同時基本保持低音頻部分不失真,但是犧牲了聲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頻這部分的質量來換取文件的尺寸,並且完全砍掉20KHz以上的部分,相同長度的音樂文件,用.mp3格式來儲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因而音質要次於CD格式或WAV格式的聲音文件。但由於其文件尺寸小,音質好;所以在它問世之初還沒有什麼別的音頻格式可以與之匹敵,因而為.mp3格式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直到現在,這種格式還是很流行,作為主流音頻格式的地位難以被撼動。但是樹大招風,MP3音樂的版權問題也一直找不到辦法解決,因為MP3沒有版權保護技術,說白了也就是誰都可以用。
AAC實際上是高級音頻編碼的縮寫。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開發的一種音頻格式,它是MPEG-2規範的一部分。AAC所採用的運算法則與MP3的運算法則有所不同,AAC通過結合其他的功能 來提高編碼效率。AAC的音頻算法在壓縮能力上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一些壓縮算法(比如MP3等)。它還同時支持多達48個音軌、15個低頻音軌、更多種採樣率和比特率、多種語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碼效率。總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縮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質。AAC也是目前最好的有損格式之一。有多種編碼,faac,nero為常見,比特率最高為448kbps,並且在448kbps的比特率下已經幾乎很難分辨和無損壓縮的區別。
人氣正旺的DSD格式有多強大?
最近的HiFi圈裡可以說颳起了一陣DSD的颱風,所有設備一夜之間都開始支持DSD格式,甚至這個傳統的行業裡的頂級大牌們也都開始爭先恐後的更新自己的解碼設備來支持DSD格式的碼流文件,而對於這個體積巨大,曾經SACD獨用的編碼格式究竟有著何等的魅力?
DSD究竟有多強大?
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比特流數字,它是Sony與Philips在1996年宣佈共同發展的高解析數字音響規格,DSD新技術與DVD的音響技術指針競爭,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樣,採樣率2.4MHz(CD 44.1kHz取樣的64倍)的高取樣方式,直接把模擬音樂訊號波形以脈衝方式轉變為數字訊號,以將近四倍於CD的空間,儲存音樂,因此可以提供更為優秀的聲音效果,由於取樣次數高,所以取樣過的波形很圓順,比較接近原來的模擬波形。再者由於不採用多位,省卻位轉換程序,降低了因為數字濾波而可能產生的失真與噪聲。還有,由於不像多位系統般容易(位越高就越容易)受到電源或外部干擾的影響,因此理論上質量會比較穩定。當前的SACD player,兼容性,無論是DSD支持者或是傳統CD的擁護者,都將是雙贏的局面。SACD(Super Audio CD)是新一代數碼音響規格,以超高速取樣(2.8224MHz,為CD的64倍)聲音以0和1連續的量子化,可聽頻域的動態範圍約為120dB,可能收錄頻域約1000kHz,結和了傳統模擬的溫暖及超高的分辨率,SACD多聲道的音質包含了6個獨立的音軌,每一個音軌都可以讀到沒有經過任何壓縮而完整的DSD規格(Full DSD Bit Rate)。
但是其實DSD的問題很嚴重並且顯而易見,與之前的格式問題相比,DSD的問題並不在它的聲音素質上,可以說DSD的聲音素質是毋庸置疑的優秀的。但是其實這種技術誕生已經將近20年的時間,而在近兩年才火起來,那麼前面的十多年它去哪了?一些錄音業內人士曾經告訴我,其實在推廣DSD錄音的時候索尼和飛利浦將DSD錄音設備的價格定價非常昂貴,幾乎沒有錄音棚願意購買,於是DSD格式也就逐漸的胎死腹中,而時隔這麼多年再次出現,現在的揚聲器和解碼、放大的技術發展都能更好的展現出DSD的高水平,但是問題一樣明顯:沒得聽。
真正喜歡音樂的朋友會發現DSD的音頻基本分為兩種:PCM碼流轉錄和DSD直接錄製。而後者很少有值得聆聽的專輯,除了部分流行音樂之外,古典音樂幾乎沒有很好的演繹。而對於PCM轉錄來說,在錄音的源頭就並不能達到DSD的水平,也就變得毫無意義。
總結:
對於這幾類的音頻格式來說,相信廣大讀者也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了,對於自己的使用需求來說,選擇合適的音樂文件是節省空間和減少自己麻煩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