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玥砭石治療小兒尿頻?

小兒尿頻好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4~5歲的兒童為多見。主要表現為每天排尿的次數增加而無尿量增加。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上課時加重。尿常規檢查正常。

  【病因病理】

  小兒的大腦皮層發育尚未完善砭石,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差,這是小兒易患本病的內在原因。家庭成員的突然死亡、變換環境(如新入托兒所、幼兒園,上學和住院等)、突然離開父母、害怕打針和考試等導致的緊張或焦慮均易誘發本病。

  液體攝入量過多和應用利尿藥物,如咖啡因、茶鹼類等,也可引起尿頻。

  【臨床表現與診斷】

  小兒排尿次數增加,但尿量不增加,發病與緊張、恐懼等心理有密切關係。

  (一)用加熱泗玥砭板在患兒丹田部位和腰骶部位做溫法15~30分鐘。

  (二)順經絡走行方向在肺、脾、腎三經用加熱的泗玥砭具做推法各2分鐘。

  (三)用泗玥砭具按揉患兒百會、丹田、腎俞、三陰交各2分鐘。

按揉腎俞穴

  【護理與預防】

  (一)家長、幼兒園和託兒所的老師應反覆告訴孩子,他們是健康的,從而消除患兒不良的心理因素,尿頻症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檢視砭石養生欄目)也會很快改善。

  (二)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多加安慰,使患兒注意力集中到別的活動上去。

  (三)鼓勵小兒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儘可能延長,並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如有進步,可適當給予獎勵。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