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打不得,罵不得,愛怕不夠,簡直當父母來供養,可是你們知道你們現的愛不一定是真愛,只有教育,從小的言傳身教,才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因為孩子長大了路只會是他們自己走,而你並不能照顧它一輩子。性格決定命運,只有從小培養他,長大了才會有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才懂得正確的選擇。
教育第一步 孝順
百孝孝為先,這是中國人幾百年的優良品格,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把這個放在前面,但我們會叫教育孩子孝順,可是你自己孝順父母了嗎?知道何為孝順嗎?往往身教比言教更會影響人,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你的孩子又怎麼會相信你說的話,並聽從你呢,孩子在懂事後都是有自己的獨力思想與思考能力。你今天關心父母了嗎,給父母洗過腳嗎?在給孩子買衣服時,你想到父母了嗎?你在疼愛關心孩子時,你在吃好喝好穿好住好時,你想到父母了嗎?如果沒有,我想你應該行動了!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好好父母,好榜樣。孩子需要你有個正確的身教而不是言教而已。
第二步 慈悲
愛心或是主動幫別人都是慈悲的一種表現,小朋友應該從小培養他們的愛心,教他們學會主動幫助別人,與人友善相處,愛護小動物,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個有慈悲心的人,他隨時會做正確的事,會幫助別人自然也會得到幫助,而且也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也能時時為自己積福分,厚德載物的人,也必成大器哪怕不能成為很成功的人,他也一定能平安幸福。
第三步 學會責任與承擔
不管是男孩或是女孩都應該叫他們學會責任,這是他們人生中必經的道路,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會成為自然,他們長大了也就更有能力去面對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也才能有更幸福的未來,責任也是教育裡必不可少的。
第四步
要學會感恩與惜福
一個人一定要讓他學會感恩別人的付出,他才會珍惜所擁有的,才會更加幸福。惜福的人,也會比別人更加的富足。
第五步 學會尊重與獨力
小朋友應該從小教育他們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別人,同時可以從小給他們適當幫忙做家務,學會獨力照顧自己的衣食起居等,簡單任務。這樣一方面,可以讓他們長大了也會學會照顧自己,也會懂得照顧別人,這也是他們人生的必修課,現在從小教育,長大了就習慣了,千萬不要以為長大了再說,我只問一句,長期懶惰的人,你要讓他突然變勤勞是一件痛苦的事,我記得小時候,當我想主動幫母親做點事時,母親總說我做不好,她來,久而久之,等會做了,她讓我做時,我也真心做不好,也不想做了,小朋友其實在5-6歲會說話的時候他已經懂得了思考並想著怎麼做有用的人,小朋友小時都是比較善良的,所以這時候,如果你不讓他做,他以後永遠都不會想做?這是真的。小編就是很有力的人證。
第六步 學會知足與包容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總是比別人更幸福,如果你希望你的子孫幸福,就應該教育他們學會知足常樂,學會包容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當你想得到別人原諒的時候,試問你自己是否也原諒了別人。從小讓他們學會包容,將會減少很多與人的衝突,長大了也更能適應社會。
第七步 養成愛看書的習慣
小的時候,可以給小朋友們念念童話故事書,或是一起玩親子游戲,或是教他們DIY手工,或是跟他們一起讀課外書,真心很多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很有成功的人,都會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長大了也比別人懂得更多,同時成就也會比別人更高,當然他們也會因為知識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第八步 給他們一個良好的信仰
不管你是信基督也好,還是信佛教也好,只要是教人為善的都是好信仰,人因為有信仰,就像有一個精神支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比別人更加積極的去面對,也會比別人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前提是,需要正確的認識信仰。
第九步
學會---積極樂觀的面對,遇事要學會想辦法解決
很多人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你可以想下你自己,所以從小遇事或是大人在遇到問題時,就應該表面出,積極面對問題,勇敢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要知道,辦法永遠比困難多,只要你願意去積極想辦法解決。所以當父母自己遇到問題時,你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個好榜樣,這就是父母的責任,國家的未來,就在你子女身上,而你們孩子的未來就是對子女的教育上面,每個孩子都應該從小培養他們有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