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原理:
先研磨、後拋光。具體解釋就是:對於比較嚴重的劃痕,我們採用先用顆粒度比較大的(35μ)研磨片進行研磨,先將劃痕研磨掉,然後再使用細的研磨片(20μ、10μ、5μ)依次進行精磨,然後再用純羊毛拋光碟和拋光膏進行拋光,把修復區域拋亮後,玻璃劃痕修復結束。區域性的、小範圍的修復可以節約成本和時間,但修復效果不佳;將修復區域展開,可以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但會增加修復成本和時間。請根據實際的理想目標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
工具/原料
調速角磨機
研磨片
拋光膏
研磨底託
拋光底託
羊毛拋光碟
方法/步驟
客戶準備的鋼化玻璃樣品。
鋼化玻璃上的劃痕。
劃痕放大特寫。
水的作用能降溫清潔也可提升剪下力,如沒有持續的水流可用噴水壺替代。
深度劃痕需要使用綠色研磨片研磨。
綠色研磨片研磨後效果,劃痕消失。
粉紅色研磨片研磨效果。
藍色研磨片研磨效果。
橙色研磨片研磨效果。
準備拋光
拋光結束
修復結束
放大特寫
注意事項
在劃痕修復過程中,由於研磨片、拋光碟與玻璃之間持續摩擦,會使玻璃不斷升溫,所以在修復過程中要密切注意修復區域玻璃的溫度。如果過熱,則有可能會導致玻璃炸裂。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經常用手部來感覺修復區域玻璃的溫度,有些溫熱是在正常範圍以內,如果感覺到燙了,則需要馬上停止作業,以沖水或自然降溫的方式,等到溫度降下來以後再重新進行施工。
在劃痕修復過程中,必須要有持續的水流。水流的作用是:a,把研磨時的玻璃粉末沖刷掉。b,提高研磨時的剪下力。c,為玻璃降溫。
劃痕修復過程中的研磨部分是採用了分級的精細的研磨方式來完成的。上一級研磨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研磨材料顆粒或研磨下來的玻璃粉末,如果沒有被及時的清理,則有可能會導致在下一級的研磨過程中產生新的劃痕,這個新的劃痕,在操作過程中也不容易被發現,直到最後拋光步驟後才會發現,這樣會嚴重影響修復效果或降低修復效率。所以操作過程中的清潔工作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