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大約有30%的患者都是屬於溼疹這一類的疾病.它的共同特點流水,糜爛,滲出的傾向。癢,左右對稱居多,有一定的複發性。一般體內溼氣重就會得溼疹。所以要做到徹底治癒,必須祛溼,補脾。
此經驗對治癒急性溼疹有療效,慢性溼疹建議直接就醫。
工具/原料
急性溼疹:癢,流水、糜爛、滲出。
慢性溼疹:癢、患處乾燥、粗糙、脫屑
一:禁忌
1:辣椒、羊肉、海鮮、油炸燒烤食品、酒
2:暫時停用或少用刺激性的東西:肥皂、沐浴液
鹽水沖洗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我們控制不好它的濃度,沒法達到一個標準的合適的濃度,然後抑制它的滲出。建議不用。
二:外敷治療法
冷溼敷(初期)
溼疹比較完整沒有破損(初期,無藥):表現潮紅腫脹瘙癢灼熱等
用冷溼敷,堅持每次敷一會,一天多次,那麼可能達到治癒的目的。
禁忌:用熱水敷:溫度高會造成局部的充血,加重溼疹。
用冷水衝:溼疹伴有破損時不適宜用冷水沖洗
藥溼敷(中後期,有破損)
馬齒莧,又名福壽草,九頭獅子草。
馬齒莧冷溼敷法
1:乾的馬齒莧,2兩兌一斤水,熬成水,放於陰涼處自然降溫。
2:新鮮馬齒莧用榨汁機打成泥或糊狀。
使用時用藥用紗布浸泡在熬好的水裡或新鮮糊裡,擰一擰,然後敷在患處,重複多次。每次20-30分鐘,每天3-5次
訣竅:冷的藥汁,布一定要溼,持續保持
祛溼散(中後期和馬齒莧冷溼敷法配合使用)
材料:大黃面30克、黃芩30克、寒水石面、青黛3克、甘草片、香油少許
做法:1:大黃面、黃芩、寒水石面、青黛混合拌勻成面,成祛溼散
2:製作甘草油:香油和甘草的比例是10:1,兩者混合後浸泡,過一夜 然後倒入鍋中文火煮,直到鍋中甘草變成金黃色,最後把甘草濾掉。 放於室溫下涼透。
3:用甘草油調和祛溼散,成粘稠糊狀,直接塗於患處,用膠布粘好。
三:內服治療法
舌苔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
1:舌體胖大、舌苔厚膩
薏米赤小豆百合粥
注意:薏米赤小豆利水,傷害人體陰液,人體精血。加百合相對來說平緩和安全的。
參苓白朮丸/參苓白朮丸顆粒/參苓白朮丸散(中成藥)
主要成分:人蔘、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蓮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 草
作用:健脾,通過健脾達到排除溼邪,緩解疾病
慢性溼疹治療法
慢性溼疹要治癒要兼顧除溼與補血,長期調整推薦當歸
現在都使用複方藥方多,不建議直接網上找方子,建議直接就醫。
黃連膏(外塗)
大型的中藥店和醫院都有售
褚桃葉煎水
用褚桃葉煎水浸浴,起到止癢的作用。一般2天泡一次,每次20分鐘,水溫接近體溫
注意事項
薏米並不建議長期食用。生薏米是除溼與健脾,吵薏米是除溼與健脾,側重點不同效果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