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中秋自伊始發展至今日,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程,此過程中,過節的形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迭。至今已有豐富濃重的過節形式達無數種,當今人們的過節形式已經缺失了濃厚的文化色彩,更多的是現代社會的敷衍,只不過是迫於還需遵守傳統文化氣息 而在現代化的節日慶祝方式中在保留著月餅這一傳統的節日符號。而在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過程中,到底中秋怎麼過才比較有意思呢?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工具/原料

中秋節過節形式

對每種形式的理解

方法/步驟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祭、拜月之俗。究中秋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員月餅等,均源於此。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極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有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八月十五夜,曼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氣球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火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舊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纏綿”。現在,祭月拜月活動也被規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如今,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年紀大一點的人覺得中秋越來越沒有什麼意思了,年紀小的80、90一代對 中秋節的意識越來越淡化。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正面臨著吸引力越來越弱的趨勢。吃月餅是中秋節的主要習俗。可如今許多節日在我們日益緊張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淡,最後只剩下了吃。中秋吃,過年吃,端午吃,元宵節吃,聖誕節吃。總之現在吃的內容已經變作了節日的重頭戲,而那種玩樂金額有意思的事卻越來越少。在物質日益豐富的現在,怎樣把 節日過得有意思,值得回憶,這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既然是過節,總該跟平時有什麼不同才對,總該比平時更有意思才對。或者說特殊的日子總該有特定的儀式或與平時不一樣的內容。可如今除了吃,我們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值得留戀。而吃也似乎有些膩了,煩了。月餅提前一個星期半個月就可以吃了,到了真正中秋的那天也許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因為吃月餅並不能代表社麼東西,想吃天天都可以吃,不想吃到了中秋也不感興趣。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對於忙碌的人們來說,互相送禮、胡發信息、打電話表達問候和祝福是慶祝中秋節最常見的方式。抽時間聚會Happy一場、去湖邊山頂賞月也是眾多人的選擇。也有一部分有錢的市民選擇外出旅遊觀光。但真正有內含有文化的中秋節活動難得一見,政府、免檢在弘揚中秋文化方面都亟待大大加強。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而如今時代,人們更多的是忙碌於工作,而在生活享受上的投入本來已經夠少,家中常有盼歸之人,而多少人還是不能夠 。所有,現今的中秋節,即使不能保證傳承幾千年的節日氛圍與蘊含,那若能與親朋好友在月圓那一刻歡聚一堂,把酒言歡,帶著希望共守這輪明月,也是極其的享受!

怎麼過中秋比較有意思

注意事項

深刻認識中秋節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歷朝歷代的過節形式演變

認識當今中秋節的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及現實境況。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