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孩子——找準心理時機教育孩子》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讓他在成長中不斷進步,不斷進取,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進取心理呢?
請閱讀《正能量的孩子——找準心理時機教育孩子》
第一章 當孩子成功進步時——進取心理
第1 節 表揚效應:孩子表現進步時應及時表揚.002
第2 節 “目標效應”: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005
第3 節 “成就效應”:用成就感去激發孩子的上進心.008
第4 節 “攀山效應”:如果先讓孩子嚐嚐“甜頭”會怎樣?.011
第5 節 “動機心理”:一定要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014
第6 節 “皮爾斯定理”: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會怎樣?.017
第7 節 “倒U 形假說”:過猶不及,對孩子的要求應適可而止.019
第一章 當孩子成功進步時——進取心理
通常,在孩子取得一定的成就時,他們的情緒都比較高昂,尤其是當取得好成績或好成果時,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比平時強些,往往會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悅裡。因此,聰明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關口,多給孩子肯定和鼓勵,並且在表揚的基礎上,給孩子提出新的目標,讓孩子把一時的熱情轉化成持久的學習動力。當然,在鼓勵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孩子因取得好成績而驕傲的情緒。要告訴孩子“學無止境”,把好成果保持下去並精益求精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1節 表揚效應:孩子表現進步時應及時表揚
通過努力,在學習或者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這是多麼值得父母賞識的事情啊,可是很多父母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忽視孩子的進步,對孩子的成績視而不見。殊不知這樣往往會傷了孩子的心,甚至會誤了孩子的一生。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表揚與賞識,尤其是孩子更希望來自父母或他人的贊同與肯定。所以,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並且要及時給予熱情的賞識和讚揚。因為適時對孩子的進步給予積極的評價,將是對孩子的最大鼓舞,讓孩子知道你因他的成績而自豪,就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從而促使他乘勢而上,取得更優異的成績。這就是“表揚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做過一個實驗,選一百多名四、五年級的學生,將他們分為四組,並且使各組學生的能力相當。這四組分別為不給任何評定組、表揚組、受批評組、旁觀組。然後,在四種不同的情況下對這些學生進行難度相等的加法練習。第一組單獨練習,不給任何評定,而且與其它三個組學生隔離。而讓表揚組、受批評組、旁觀組三組在一起練習,並且每次練習之後,不管成績如何,對旁觀組都不給予任何評定,只讓他們觀察其它兩組受到表揚或批評;對受表揚組如論他們表現如何都會受到表揚和鼓勵;而對受批評組不管他們表現得再出色也總是受到批評和指責。實驗結果發現,第一組單獨練習不給任何評定的學生表現得最差,成績最好的是表揚組,其次是批評組,第三是旁觀組。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赫洛克告訴大家,表揚能使人產生積極奮進的力量,所以他們的表現最優秀;批評組由於受到批評不得不努力,因而表現也不算太差;旁觀組雖然未受到直接的評定,但他們由於與表揚組和受批評組在一起,得到了間接的反饋,因而表現也優於不給評定組;而不給評定組由於從未受到任何信息的作用,好像不知道或不明白自己的在幹什麼。因此,他們的表現最差。
這個實驗表明,人是需要表揚的,熱情的讚揚可以讓人對學習充滿了信心,使上進的勁頭更足。因此,我們不但要毫不吝惜地讚揚孩子,更重要的是應該在第一時間把我們美好的祝願送給孩子,從而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發自內心的期望和肯定,以激發他更加熱情地面對學習和生活。所以,當孩子達到了某個既定目標時,家長一定要把握機會,及時由衷地誇獎孩子;及時鼓勵,比如,“今天你寫的字比昨天又工整了!”以表明,你看見了他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且讓孩子感受到是他的良好行為帶給我們多麼喜悅的心情。那麼,當孩子主動向你們展示他取得的成績時,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關注,並停下手中的事情,對孩子真誠地說:“過來讓我看看。哦,不錯,確實有進步!”這樣鼓勵他們,孩子就會一點點地進步,只要堅持去做,終有一天孩子會成為棟樑之才。
在四年級的下學期考試時,璐璐的數學得了滿分,這是她上學以來最高的一次數學成績,拿到卷子後璐璐心裡別提多美了。她想這次媽媽一定會好好的表揚自己,因為以往只要她能考及格媽媽都會表揚她一番。一放學,璐璐就飛快地回到家,進大門就衝媽媽喊:“媽媽,你知道嗎,這次我的數學考了滿分哪!”“啊!真的嗎寶寶,真是太好了!”正在廚房裡洗菜的媽媽高興地回答,並且一邊說一邊擦著洗手從廚房了跑出來。“快點來璐璐,讓媽媽好好看看。哦,果然是滿分啊,真厲害!來,和媽媽擁抱一下。呵呵,待會媽媽做你最愛吃的菜。”這樣,在媽媽的表揚之下,璐璐心裡美滋滋地,又馬上去做作業了。
其實,璐璐並不是很聰明,而且她的性格跟男孩子有些相似,活潑貪玩,剛上學時總是玩起來,就忘了寫作業。起初,在玩足之後再寫作業,再後來改為先寫完作業再去玩,媽媽一直沒有嚴厲的責罵過她,總是不斷地給以稱讚與表揚。這樣,漸漸地璐璐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成績也越來越好,終於從不及格到及格,再到現在的滿分,可以說這無不得益於媽媽的教育妙招。
孩子最容易從父母的讚揚和鼓勵中獲得繼續努力的動力,給孩子熱情的賞識和讚揚,比嚴厲的打罵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有時候,一句讚美和鼓勵就可以發揚孩子的優點,使孩子不斷地進步。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因為怕孩子驕傲,而對孩子的進步視而不見,不但不及時作出關注,還故作冷淡。那麼,這樣就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從而失去繼續上進的動力。所以,我們只有做個有心人,孩子的教育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要知道,當我們將讚揚和肯定傳遞給孩子,便能激發出孩子無限的潛能,尤其是在孩子取得成就以後,及時給予賞識和讚揚的效果最好。因此,當孩子取得哪怕一點微小的進步時,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後再表揚,最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地讚揚孩子所取得的成績。這是簡單而又能產生顯著效果的一招,必有喜人的收穫。這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刻保有上進的熱情。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再讚揚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為那時孩子已經因為沒有得到大人肯定和讚揚而失望了,所以,有心的家長一定要正確把握表揚的時機。
心理能量:
人的心理有一個奇妙的效應,一句很簡單的表揚往往可以產生神奇的力量,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表揚效應”。所以,對於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做父母的都應格外敏感並及時地給予鼓勵。並且,要做一個有心人,注意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和作用。只要孩子今天的表現比昨天好一點,這次的成績比上次的多一分,就應該對孩子進行適當而及時的表揚,使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內心產生上進的動機。
第2節“目標效應”: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沒目標就沒有奔頭,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非常重要。尤其是,當孩子取一點成績之後,家長應在祝賀的基礎上,對孩子進一步提出更高一點的目標和要求。不過,所提的目標不能太高了,要切合實際,最好是讓孩子“跳一跳,能夠得著”。那麼,孩子就會以此為目的,自覺地去努力奮鬥。如果將目標定得太高了,總也達不到,就不太好了,因為這樣又會使孩子會失去信心。所以,所定的目標要具體,內容要恰當,不能一下子貪多了。當孩子每達到一個小的目標這後,就及時肯定,這樣孩子就會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點自強自覺的精神,從而更勇敢地去完成目標。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目標效應”,它是由美國管理學家約翰•卡那,首先提出的,也叫“目標置換效應”。
美國的哈佛大學曾作過一次調查研究,他們對部分應屆畢業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而且這些學習在智力、學歷等條件方面,都相差無幾。調查結果是:3%的人,有明確而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著明確而短期的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27%的人,沒有目標。
二十五年,研究人員再次對這批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發現,3%有著明確而長遠目標的人,已經成為各界的成功人士,成為社會的名流;10%有著明確而短期目標的人,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目標模糊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27%沒有目標的人,一個個無所作為,終日生活在社會的最下層。
這次調查告訴我們,無論多麼優秀、學歷多麼高的人都要有一個所為之奮鬥的目標。正如一個人要去遠行一樣,如果沒有目的地,就永遠無法到達終點,也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就。
李老師是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新學期開始,班裡收了一個孤僻的學生。他不但喜歡與團結交流,稍不如意就講髒話,而且行為上還帶有攻擊性,因此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於是他進校幾個星期了,還沒有交到一個朋友。後為,這個孩子總算交到了一個朋友,但這孩子的個性也有些偏激,也許是“同病相憐”,於是兩個不受歡迎的孩子,竟然成了好朋友。一下課,兩個人就粘在一起。有時好得如漆似膠,又時候又爭吵得不可開交。但若是別人惹著了他們,兩個人則會同心協力、一至對外,這樣一來招惹他們的人,肯定吃不消啦。於是,常常有學生到辦室告他們兩個的狀。對此,李老師甚是頭疼,每當批評他們時,兩個總是擺出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好像恨得要命。這樣,愈教育兩個孩子的個性愈差勁。對此,李老師想尋找一個突破點。
終於有一天,李老師在辦公室批改作業。臨放學時,他聽到班裡陸續有孩子出來排隊,然後,聽到一個很響亮的聲音:“立——正,向前看——齊。”聽聲音好像就是那個學生,他馬上跑出辦公室,果然不錯。這個孩子正學著隊長的樣子在那喊呢。這時李老師走過去,親切地問:“剛剛喊話的那個人是你嗎?”這個孩子猶豫了一下,又點了點頭。李老師仍然溫和地說:“你喊的真響亮,而且有力度,我覺得你很適合做小隊長。”這孩子聽了之後,臉上露驚喜的表情。李老師又說:“你想做小隊長嗎?”“想!”“哦,好。但小隊長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這樣吧,如果你一個星期沒有被批評到,我就讓你做小隊長,以後放學就由你來整隊,舉著班牌帶大家出校門,好不好?”“好!”這孩子更高興了,爽爽快快地答應了。
很快,一個星期過去了,這個孩子果然遵守約定,一連幾天都沒有像以前那樣做出分處出格的事情。到了下週,當李老師就把小隊長的牌子交給他時,他別提有多高興了。從此,他就團結同學,不在故意與大家作對,慢慢就成了一個品行良好的孩子。
上文裡說的這個孩子,其實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是從小個性沒有培養好,才會如此。因而對這樣的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而要慢慢來。一次給他定一個小小的目標,讓他一點一點的進步。李老師向他提出的這個要求帶有明確的指向性,而且,容易做到,所以,他能自覺地去進步。因此,不管是父母或老師,只要孩子肯主動進步,他將會非常優秀。不過,作為大人,我們要明白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是有限的,他們很可能會因為目標過高或等待時間過長而放棄自己的努力。所以,切不可一下子向孩子要求太多或太高。制定的目標一定要合理,使孩子努力之後能夠完成,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設立一些短期而容易達到的目標,而不要給孩子設立週期太長或難度過大的目標。在孩子本來就不好的成績上要求過高,使孩子難能達到。並且,當孩子達到目標或取得進步就及時讚揚他。如果看到孩子的進步沒有一點喜悅與鼓勵,反而對孩子冷漠地責罵。試想,這樣怎麼能讓孩子進步呢?
如果大一些的孩子,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宏大的目標,那麼可以直接採用“目標激勵機制”,但也要慢慢來,讓孩子逐步的去達到。並且,在孩子達到一定的階段時,要具體地而明確地指出他在哪裡做得好。明確說出孩子在什麼地方做得好,什麼地方還需要完善,使孩子明白努力的方向。這樣,孩子不但會受到鼓舞,而且,我們所指出的不足之處也讓孩子確立了新的目標,並使他不斷超越自己,以取得更大的成績。
心理能量:
沒目標就沒有奔頭,我們要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而易接近的目標。當孩子達到之後,可是慢慢對孩子提出更高一點的目標和要求。當孩子達到目標後,並要取及時地給予肯定。從而使孩子不斷超越自己,以取得更大的成績。
第3節“成就效應”:用成就感去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成就感,是人上進奮鬥的動機之一,也是人的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種需要,是人們期望通過努力達到成功的心理。這就是成就需要或成就動機,它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人們為了獲得新的發展或讚揚的一種內在的有推動力的思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滿足孩子的這種心理需要,就可以激發他們學習上進的積極性,那麼,教育的的效果也會因此而提高,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成就效應”。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那些成就感強的孩子,進取的積極性普通很高,並且,他們的自覺能力與堅持能力都很強,內在的潛力發揮得也非常好。可見,成就感越強,孩子的上進心越大。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做過一個實驗。他抽調一些學生去解一些智力難題,實驗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時,解題的全部學生都沒有獎勵;第二階段時,參入的學生分為兩個小組:有獎勵組與無獎勵組。這時,有獎勵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而無獎勵組的學生不管完成多少難題都沒有什麼獎品,不過,卻對他們的能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到了第三階段時,不在強調學生做題,而是讓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之後,研究人員在一旁悄悄地觀察,發現有獎勵組的學生對做題都失去了興趣,大都精神散渙地做一些無關的事情;而那些無獎勵組的學生們,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得興趣,他們基本還像原來那樣認真的解題。
從上面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一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時,給他提供物質獎勵,反而會削減少這項活動對他的吸引力;而給予適當的語言肯定,則會激發他對這項活動的興趣。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孩子還沒有形成自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時,採取獎勵機制,遠遠沒有適當的肯定,能更好更長遠的去推動孩子學習進取的能力。如果孩子已對某一種活動產生興趣,此時再給予獎勵,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而及時又適當的肯定態度,則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這可以使孩子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從心理上感到自己所努力付出的滿足。
所說成就效應,它可以幫助一個人力求實現有價值的目標,而積極主動去努力奮鬥。這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一般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於他人好的評價或讚揚、肯定而引起的成就感。從感情上激起了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或建立起了取得更大成功的自信心,所以,在這種成就感的驅使下,他們就會更加的努力。二是,來自於孩子心裡內部的成就感,比如,孩子在製作某項活動或事情時,取得了意想不到或發現新的結果時,這時內心激動而興奮的情緒,可以使孩子的內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一種滿足的感覺,從而更好地使潛在的興趣轉化為現實化、並起作用的進取力。
強強上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的還可以,但數學卻不怎麼樣。尤其是數學課本里面的“應用題”,強強總是不會解答。這樣一來,每次數學成績都考的不及格。為此,爸爸很是著急,每天都抽時間給強強輔導數學題,慢慢地強強也領會了一些。這天週末,爸爸又再給強強輔導數學題,強強的幾個同學來找他。這時爸爸故意當著幾個小同學的面誇獎強強是個聰明的孩子,這幾天數學課程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時幾個小同學也都向強強投來稱讚的目光,這給強強增加了很大的自信,爸爸的稱讚與同學們的肯定,激發了他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到了星期一的數學課上,當數學老師出了題,讓學生爬黑板做題時,強強竟破天荒地的第一次主動地去爬黑板做數學題,雖然有些緊張,但他還是鼓足勇氣將題做完了。雖然沒有做到全對,但老師還是給了他很大的表揚,當著全班同學們的面誇獎他進步大。這無疑更加增加了強強對自己的信心,心裡也產生了一絲成就感。此後,他更加努力地去學習數學,不久,成績就提了上去。
孩子們都喜歡被表揚被肯定,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許與誇獎,因為這可以增加他們的成功效能感和自我榮譽感,以驅使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或成功。所以,很多孩子都將父母、老師或他人的良好評價,作為自己成長或成就的標準,並以此來確定自己的努力或行為的方向。特別是那些自信心不足或性格不夠活潑的孩子,經常性地肯定和鼓勵,可以促使他們加強自我信心,從而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在平時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增強孩子的內在成就感,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與認同,以激發孩子的成就動機,從而產生“成就效應”,使孩子逐步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心理能量:
成就感,是人上進奮鬥的動機之一,也是人的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種需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增強孩子的內在成就感,以激發孩子學習上進的積極性,使“成就效應”產生應有的作用。
工具/原料
現已在“京東”、“卓越”、“噹噹”網上架了,有需要的親們趕快購買哈!
現已在“京東”、“卓越”、“噹噹”網上架了,有需要的親們趕快購買哈!
方法/步驟
《正能量的孩子——找準心理時機教育孩子》一書出版了,現已在“京東”、“卓越”、“噹噹”網上架了,有需要的親們趕快購買哈!
習近平主席提出,“未來,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誰的福報越多,誰的能量就會越大。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
知名作家和心理學家畢淑敏說:“能量有正負,應用需智慧。葡萄糖和汽油是能量,炸藥和海嘯也是能量。大腦和心靈,需要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濡養,否則人生將變得灰暗無序……當正能量持久穩定地製造並儲備起來,有效使用,你就能驅散負能量的黑暗,人生不斷走向精彩。”
注意事項
有人說,人的身體是心理的一個“載體”,一個人只有心理足夠強大,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作為家長,我們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多呵護孩子心理,要明白身體的成長是自然的結果,而心理的成長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