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是一門集知識、技能、技巧為一體的專業課,對於學生來說,雖有初、中級財務會計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會計這門課還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成本的計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是難上加難。而且,財務培訓認為現行的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尚存在很多問題。
1.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滯後
2.現行成本會計教學方式方法陳舊
3.現行成本會計教學手段落後
方法/步驟
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滯後。財務培訓專家指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在企業中廣泛應用高科技將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技術進步使企業製造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在我國會計實務界,普遍應用的製造成本法同樣面臨著變革的現實。而現代成本會計教學內容並沒有將這種變革納入其中,只是停留在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和基本生產耗費,採用傳統的產品計算方法對產品的成本進行計算、分析,編製成本報表。
目前,財務培訓專家認為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手段絕大多數還是依靠自然媒體,還是採用“單純、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式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存在著許多問題。成本會計教材的內容和結構特點,使學生在學習成本費用分配方法時重點放在掌握單一的費用分配方法上,而對各費用分配方法在整個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環節不加重視;另外,在成本計算方法的講解時,所舉的例題從產品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看都不是一個完整的案例。
財務培訓人員指出傳統的教學手段使教學乏味,影響了成本教學效果。在成本會計的教學過程中,由於涉及的表格很多,教師講課很不方便。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後勾稽關係來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而這種數據的前後來龍去脈關係又主要是通過成本核算的有關表格反映的。由於表格的理解沒有文字理解直接,而教師又受課時、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將所有成本表格一一在黑板上板書進行講解,只能一味地從書本上針對表格解釋某些數據在各表格中的關係,學生聽起來乏味,教師有時難免有厭煩情緒,使得教學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