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西塘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
文積澱。西塘古鎮保護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一個專家們研究“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聖地;藝術家們描繪“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基地;遊客們品味“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淨地。西塘古鎮以特有的文化氣質,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工具/原料
古鎮的主要景點有:西園、石皮弄、雨廊、燒香港、隨糧王廟、永寧橋、送子來鳳橋、種福堂、薛宅。由於西塘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江南水鄉傳統文化特色要素,而被譽為"江南水鄉民俗文化博物館
步驟/方法
西園--西塘的西園來自於柳亞子邀友在西塘小院吟詩歡歌,留影《西園第二雅集圖》一事。現在的西園是1993年新建的公園,另有一西園也只不過是南社陳列館,都不是當初南社吟詩之所了。真正的西園是 在今天的南社陳列館的旁邊,建於明代,實為西塘歷史上最大的私家花園,主人姓柯,歷史上有幾代文人,為西園留下許多的詩作。 石皮弄--位於西塘鎮下西街,大約建於明末清處。是西塘鎮122條長長短短的弄堂中最窄的,最寬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長68米,共由166條石鋪成,石皮弄兩邊山牆有8米高。
雨廊--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在雨季,西塘的雨廊像一頂碩大的雨傘,呵護著來往的行人。西塘的雨廊最有特色的是大部份臨河,有的在沿河一側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歇息,駐足欣賞。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廊棚裡側是小店和民宅。古鎮的雨廊共有1000多米。
燒香港--古鎮最早的繁華中心,燒香港的"港"字有兩港之含義:一為街道,二為河港。很久以前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燒香港裡的建築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裡的門檻特別高,有一尺多,用整條的石頭做成。
隨糧王廟--西塘護國隨糧王廟供奉的就是西塘的地方神。整個建築的細部並無花俏的裝飾,非常樸素。三是亮,一反傳統的以暗為上、暗能藏財的習俗,所有的窗上都配有玻璃,玻璃窗上飾有花形條格。
注意事項
特色小吃
六千年的農耕文化和西塘淡泊的天人合一的處世習性,造就了它飲食與文化的同一主題。茨實糕"西街糕店'做的,分量足,吃口大家多覺得好吃,香糯可口糕點做工細膩、特別是花粉糕、桔紅糕更是西塘獨有的、位置:在上西街臨近瓦當陳列館的東面。西塘的菜餚美味而不奢侈,好看而不強求做作,不拘形色,而講養生,求新鮮、好美味、重文化,從現在營養學的角度看也更具科學性。 清蒸白絲魚、黴乾菜扣肉、菜花魚蒸蛋、毛豆菱角、油燉菜心、餛飩老鴨煲、薺菜包圓、油鹽蟹、鰟鮍魚、響油鱔糊、醬爆螺螄、蒸雙臭、八珍糕、嘉善黃酒、送子龍蹄、荷葉粉蒸肉、六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