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成長的過程;成長,就是等待的過程。
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家長被孩子的學校請去為老師講兒童心理教育問題,許多老師以為他的兒子自然應該考出好成績,然而卻只考了全班第17名。當有臺下有人問這位家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時,只見他在黑板上寫道:“成長需要等待!”全場譁然。
我被這位家長睿智的回答、全新的理念而折服。
曾幾何時,父母們似乎樂於談孩子的分數,談上重點和名牌大學,樂於讓孩子穿梭於各種特長班之間。曾幾何時,父母們為孩子的大小問題,焦慮著,擔憂著,煩躁著,忘記了在教育孩子之中,還有一個詞叫“等待”。
一、孩子的成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
生命,就是成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發展規律。像動植物一樣,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出生時不一樣,出生後一個月又不一樣,三歲時和四歲時不一樣,學齡前和小學階段也不一樣。就拿思維來說,0~3歲是靠直觀的動作思維來引導自己的活動,4歲則從動作思維向形象思維過渡,5~6歲開始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如果孩子上小學較早,他的抽象思維還非常弱,那麼學起數學來就費勁得多。因為數學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活動。再比如,很多家長說,孩子做作業拖拉,動作慢,字寫不快,寫得歪歪扭扭。從生理上來說,有一個原因就是:寫字是一種精細且持久的高難度勞動,需要手腕的精細動作達到一定水平,需要視知覺和動作協調得好。如果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夠強,沒有發育到能夠完全勝任寫字的水平,寫起來自然就吃力多了。如果家長不瞭解這一點,認為是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認真,豈不委屈了孩子?再有,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上課坐不了多久就不能專心聽課了。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有意注意保持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有意注意保持時間會有所延長。這時有的父母總以為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好動喜鬧,甚至當成了是多動症。聽到太多的父母說孩子考試太粗心,不該錯的會出錯。其實有時並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錯,而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由於大腦和神經系統還沒有發展成熟,記憶的瞬間性,注意的短暫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會造成粗心。這些在成人看來低級而簡單的錯誤,會隨著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動消除。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得好:“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特徵段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份人為地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
所以說,既然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發展規律,那就要順著它的“長勢”讓孩子自由地發展。象農作物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成熟一樣,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它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
二、孩子的成長有快慢程度的不同
同樣都是成長,但不同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他們因個性氣質、智力結構、認知水平、知識經驗、心理特點等的不同而決定了每個孩子在同一發展階段上的不同,加之孩子吸收周圍環境、成人施加教育影響的不同,使有的孩子發展的快些,早早地鋒芒畢露;有的孩子發展得慢些,可能屬於大器晚成。比如只要有語言環境,孩子遲早能學會母語,但有的孩子說話較早,有的則較晚;在小學階段不顯山露水的孩子到了中學可能一躍而起,令人刮目相看。就象運動員長跑,起點慢的不一定終點慢,終點接近勝利的也許起點慢。成長過程中只有相對的而沒有絕對的快與慢。比如孩子做事馬虎,人際溝通的暢,情緒多變,調皮搗蛋等等,這些都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技能的嫻熟,閱歷的積累會逐漸克服的,現在看來的小毛病也許過兩年就不成為毛病了。
所以,有些是急不來的。不要因為看到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完整的話,就懷疑智力是不是有問題;不要看鄰家孩子會背唐詩會計算,就埋怨自家孩子怎麼還不會;不要看到孩子上小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腦就亮起了“紅燈”:會不會是得了多動症呀?於是四處求醫問藥;不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經馬上崩緊,急急網上求詢:我的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呀!我都絕望了!
愛迪生上學才3個月就被老師責令退學,如果她的母親也和老師一樣對愛迪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發明大王;愛因斯坦4歲多還不會說話,上小學後也被認為是低能兒,但他父親的耐心的鼓勵一直推動著他不斷取得進步;美國曆任總統中,堪稱好學的威爾遜到9歲才學會26個字母,12歲才識字;小時候的達爾文在父親的眼裡簡直是遊手好閒之輩,整天打鳥、玩狗,抓蟲子。但最後還是放棄讓孩子學醫的願望而把自己融到孩子的愛好中去。這樣的例子很多。
孩子的希望不是毀在他自己的手裡,而是最先毀在他父母手中——因為他父母首先失去信心了。所以,永遠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要辯證地看待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得與失,成與敗,要接納眼前的現實,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之間的差別。何況這些只是相對而言的,孩子的發展也是處於動態發展中的,是呈螺旋形上升的。要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孩子成長長河中的觸礁現象,以信任的眼光欣賞孩子的與眾不同,獨特個性。相信孩子能行!就像那篇家戶喻曉的《只有你能欣賞我》文中的母親一樣,用欣賞的、信任的、鼓勵的、愛的眼光等待孩子成長。
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
個體的差異,先天的秉賦,後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間的千差萬別。就象人的手指頭有長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指出人有八種智能: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旋律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內省智能。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結構和側重點。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交際上魚得水卻不擅長寫作;有的內向害羞但寫起文章妙筆生花;有的唱歌會跑調但數學卻很好,有的不喜歡畫畫偏喜歡體育運動。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時候是個“差生”,因為他總是調皮搗蛋,他的老師訓斥他:“咱這個班裡,最沒出息的就是你!”鄭淵潔不服氣:我作文好,我有想像力,咋就沒出息?果然從未上過大學的他成了當代頗有影響力的童話作家。當有人採訪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找到了最佳才能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區,這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所以,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父母們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期望值不能太高,希望孩子樣樣出色,當全能手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過早地給孩子蓋棺定論,容易失卻客觀的判斷標準,容易偏離正常的的教育軌道。操之過急,期望過高,除了讓自己徒增煩惱和焦慮不安外,還會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主宰下作出對孩子打罵、發脾氣、嘮叨不停、反覆無常甚至歇斯底里的行為來,不管是你的不良情緒還是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的健康發展。最後只能讓孩子越來越遠離你的期望。
家長要做的是去發現他的長處,要多仔細觀察孩子的特點和優勢,積極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區,再提供適當的條件去培養這方面它,發展它,做到揚長避短。如果不顧孩子的特點,不是孩子所願學而是家長所逼,或者說,要孩子學的正是孩子之短,那麼只能費力不討好,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因為,誰也不願忍受一次次的失敗感,受挫,孩子並沒有成人想像得那麼有意志力,很多時候是憑著熱情和興趣學的。
其次,要積極等待,主動尋找教育時機,創造多種辦法。“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當一種方法不行時,再採用另一種方法。在積極等待的同時,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契機的眼睛,要有一顆積極思考的大腦,多想一種辦法,多設一種情境,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朝著你預設的目標進發。要讓孩子做事,要實施自己的計劃,在此時不行時,就看在彼時。因為也許當時孩子情緒不佳,影響了孩子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