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行---單車7600公里穿行在西北?

Tags: 單車, 山西, 磧口,

西北迴來半個多月了,一直懶得“動筆”,拖到對於我這個糊塗漿子腦袋不得不下手的時候,開始記錄我這16天7600公里的冒險又刺激的快樂行程。

最初想去的只是甘肅,因為那裡有敦煌,因為聽說明年開始莫高窟要限流,還因為敦煌有我惦念的月牙泉。後來又想既然隔壁挨著,時間又富裕,那就加上青海吧,正好去看油菜花。

最初是想到當地跟個團,但肯定玩兒得不盡興,一商量棉襖也不願意。後來又想包個車,算了算費用不合適而且還要保佑遇到個盡責的好司機,最後決定那就膽大一把自駕吧。這個想法一跳出來就無法再按壓回去,跟家人朋友說出後沒有一個支持的,雖說之前自駕也沒少跑,但這次i畢竟單車行走幾千公里,而且那邊的風土人情與北京差異很大。可單車也有單車的優勢,自在隨性,累了就歇,餓了就吃,困了睡,自然醒。假使遇到困難或狀況,相信自會有辦法解決。如果一味地考慮有可能遇到的危險或可能出現的未知的狀況,那麼哪裡也別去了還是家裡遐想吧。

不管了,敢想就要敢幹,蜂窩裡看了看大家的行程,自己按自己的時間和喜好設計了一番,至於攻略並沒有刻意照搬照抄,況且有的攻略在別人寫出後你再去實踐就已經過了有效期了,經驗可以汲取,別人的方式與好惡未必合適用到自己身上,所以還是一切已“當時"為準。

決定了自駕,開始著手選線路。不想來去走同一條路,要自始至終保持新鮮感。確定出北京入河北,進山西跨陝西,青海甘肅一路行,之後走寧夏內蒙返回京。這麼一畫圈子,又順手帶上了我一直想去而沒有成行的磧口與壺口,而延安本沒在行程內,在安排每日行程時,根據路程長度把它作為了休息落腳地。唯一的遺憾是甘南實在安排不進行程了,唯有等待以後了。

自由行出行多次,幾乎每次都是提早定好住宿,但由於這次的自駕路途遠不確定因素多,每天的行駛里程不可完全確定,故沒有提前預定,走到哪裡再臨時尋找吧。自駕的好處還有可以帶上所有想帶的東西,洗漱、鞋帽、衣褲、日用、零食(可以當早飯或午飯的,全天跑路時可以抗餓)、花露水(沒用上)、其它必備之物(手、相、錢、身),外加電腦、各種充電器、兩個衣架(衣服洗完未乾的白天可以掛在車中),一箱水(路上又補充一箱),一箱自熱飯(這個絕對有用),床單枕巾(棉襖有晚深思後說:其實換了床單枕巾和睡衣,可被罩還是這裡的。)、幾大瓶自來水(之後的行程裡確實用到了)等

2013年7月10日上午,啟程。

D1:北京——呂梁(700公里,G5京昆高速,約8小時) 過路費:210元 油費:200元

9點多出了家門上了北四環,六裡橋進入高速。開始飄細雨了。

進入河北,一直奔向太原方向前進。

出河北入山西了。快到太原時就要奔向呂梁方向。

到了臨汾高速封路,到了磧口和別人聊天才知道是因為前方滑坡,貨車堵了好遠。出高速轉了一圈給自己轉暈了,本想著掉個頭上國道,可又回到高速入口,棉襖發現就是我出來的地方,又轉回去了。趕緊跟一個貨車司機問路,熱心地給我指明瞭怎麼轉下去上了S340(全程限速70邁)。

自從進了河北就開始下雨,進了山西雨更大,盤山路上路窄貨車多。山路上霧氣瀰漫,車內也是霧氣靄靄,打著雙閃,小心駕駛,沒有開出預計的速度。大約開了10小時才到呂梁。

看著時間已不早了,決定不再繼續前行當晚入住呂梁。過了中鋼大橋三橋,注意看指示牌,右轉彎。我晚上到時路邊停著好多排隊的貨車,擋住了路牌,差點開過右轉彎的路口,直行後右轉進入呂梁(照片位置)。沒有往市裡走,右轉後路邊就有許多旅館,在第一個路口停下,入住了第一家,衛生尚可,有熱水有電腦和網絡,旁邊就有飯館,關鍵是第二天去磧口也方便(樹右手旁,88元)。

D2:呂梁——磧口(47公里,446和449縣道,約1個半小時,有盤山路,有加油站)過路費:無

這個路口旅館正對著直行見到離石西高速入口,右轉直行,路口左轉上省道,然後就是一條路走下去,直到見到磧口的路標,三岔口左轉。到了磧口鎮,過2座橋就開到了黃河邊。

磧口是清代及民國初年聯繫華北與西北地區經濟往來的重要商埠渡口,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稱,曾經繁榮一時,五里長街和磧口鎮、西灣村、李家山、寨子山、白家山、高家坪、垣上七處保存相對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築群。磧口及其周邊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如黃河大同磧、麒麟灘、古商道、陳家垣黃土高原景觀、馮家會土林、黃河浮雕畫廊等。

10點多到達磧口,先把車停在路邊開始找住處。這個大門洞裡是個停車場,邊上就是客棧,外表很乾淨清爽,不足是不可以洗澡。

不是週末這幾天又下雨,見到的遊客還真不多,逛了陣子沒遇到一個。

心裡惦記著找住處,先粗略地轉轉走走,看了幾家民宿,便宜的50元一間窯洞土炕,雖便宜但都是沒有標間,公共淋浴還是太陽能的,水幾乎不熱,廁所是在院裡的旱廁,棉襖肯定不會住的。

轉到河邊,見到照片上見到過的幌子,今晚就住這裡了,據說是磧口最好的一家,關鍵是鍋爐供熱水哦,吃飯在這裡也一併解決了(住宿開價148元,結賬時老闆給優惠了20元,因為天氣原因和非週末)。在磧口對於住宿要求不高的很容易找到,都是幾十塊錢,條件好的大約就是河邊的2、3家。這以後越往西走是吃住越貴,賽過北京絕不含糊。

磧口客棧前身為四合堂,創立於清乾隆年間甚至更早,因其購建之初為四份銀股,故名“四和堂”,主要經營糧油。

院裡一樓左手邊是餐廳,二樓是住宿,在掛紅燈籠的露天餐廳吃飯可以俯視黃河水滔滔,還可以遠眺嗚咽著的大同磧。

放好行李和客棧的服務員聊天,本來打算去看黃河壁畫,她說給問問有沒有一道去的,這樣包船合算(一條船大概是320元)。問了幾個都沒人去,況且還在30多公里外,算算時間也不太富裕,而且這些天一直下雨也怕雨大水急去了未必看得真切,還是去附近的李家山和西灣村吧。

比劃兩下,沒有水桶。出發!

天氣還算好吧,反正不下雨了,太陽也沒有完全露出容顏,挺好,省得暴晒,開往李家山。

第一座橋麒麟橋,橋下是湫水河,過橋右轉,順路一直走。這照片是過橋後照的,坐長途車的應該是在橋頭等車。

大約2公里,左手有一個小指示牌,猶豫了是開車還是徒步,下車打聽了一下,跺腳,開車上!

這是路況,視個人駕駛程度決定是否開上山。徒步過來也不算太遠,要是從磧口鎮子包車過來大約30元吧。

慶幸對面沒有來車,好幾個彎都是比較急和陡的。

相傳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開荒落戶,故名李家山。後有山東、河南逃荒的人來此定居。現在村裡以張、何、李、齊姓氏人家居多。

山頂上有個停車場和公共廁所。

順著停車場的小路走過來就是黃河人家,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李建新農家食宿廣告牌

李氏家族經世代繁衍,到清中葉已成大戶。時值磧口商阜繁榮,李家也插足於商業。據宗譜與口碑資料佐證,時李家山有東西兩大財主,東財主李登祥,人稱祥財主,在磧口開的“德合店”、“萬盛永”;西財主李德峰,在磧口開的“三和厚”。兩家財路亨通、日進鬥銀,在磧口可以與西灣村陳氏比富。

畫家吳冠中先生於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後,寫道:“我在山西有一個重要發現——臨縣磧口李家山村。這裡從外面看像一座荒涼的漢墓,一進去是很古老很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這樣的村莊,這樣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難再找到!”

院門鎖著,為了看到院子裡的狀況,順著土坡上到了旁邊院子的房頂,像是老戲臺,或者是拍過電影,貼的對聯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呢。

回程時過了橋右轉順著小路走下去,不遠就是西灣村。

西灣村,位居山西臨縣磧口鎮兩公里處,是明末清初時期,隨水陸碼頭一併崛起的一個村莊。村中均有建造質量較高的高門大院,他們的始祖陳師範,便是利用磧口黃河古渡的商貿條件,做擔工、開店,經營各種物資而發達起來的。到明代末年,他已稱得上是較為富庶的商人了。於是在湫水東崖,緊鄰磧口西灣的一處背山面水的風水寶地上建起了村落,成了陳家的家屬宿舍。西灣一帶山多地少,惜土如金,村子就建在石山的斜坡上,坐西北朝東南,形成避風向陽,靠山近水的格局。西灣村全村人都姓陳,是個單姓村。

西灣村的院落明顯地比李家山氣派,但歲月的痕跡也少了許多。

在村口河邊遇到一位導遊,和她打聽怎麼去大同磧,這才知道在磧口古鎮時路過的聽到咆哮的河水聲的發源地就是!!還說在磧口客棧的2層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說我就住在那裡的!等我回到客棧時,正巧又遇到她帶著客人正在介紹四合堂。

從西灣村回來離晚飯時間還尚早,又在磧口鎮子裡走了走。

不遠方的大同磧。磧指的是淺水中的沙石衝擊成的淺灘。黃河第一磧是壺口,第二磧就是磧口的大同磧。以前的大同磧巨石嶙峋、驚濤駭浪,落差高、水流急,不可行船,上游來的貨船到了磧口不可再行,這就是當年磧口興盛的原因。建國後為了發展航運炸掉了一些巨石以利通航,但依舊可以感受到它的不俗氣勢。

飯後活動身體,徵得老闆同意,拿著鍋爐房的水管開始洗車,這一路與雨水泥土相伴得很是不爽。客棧的熱水很棒,舒服。出了北京,一路的夜晚都是蓋著棉被入睡。想起忘了去黑龍廟。不過到一地主要感受的是當地的風土人情,景點未必都要留足,這樣一想也就不遺憾了。

D3:磧口——壺口(288公里,209國道,約7小時)——延安(200公里,G22青蘭高速和G65包茂高速,約3小時) 過路費:95元 油費:200元

從磧口返回到呂梁,順著來路往回走,過中陽縣、交口縣,上209國道,當導航指示有個路口右轉時要注意,路口很小而且附近貨車多,因為路口挨著加油站,拐進去沒多遠三岔口左轉,之後就幾乎一直走了,路上可以看見開往太原的客車。此國道路況還好,車不算多,風景也不錯。到大寧縣縣城時,看到財政局那個路口左轉,之後的路況相當好走。這一路一半多的盤山路,冒著雨6個多小時沒有休息沒有犯困,因為一直在下雨。一路狂奔,按預計時間抵達壺口。

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為兩段,一是春季4~5月份,農曆三月間,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剛過去時,河邊眾多山泉小溪,彙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叫做“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

今年一年已經是第三次進山西了,第一次是2月季節不適合,上次雖是趕上5月,可主要去的大同方向,而且一直想的是把壺口和磧口 安排在一起,這次總算成行了,雖不是最好的季節但卻是見識了黃河的洶湧澎湃與壯觀豪邁。

過了牌樓就是售票處了,91元一張,打8折之後73元。之前我在網上定的票,取票時告知只可在陝西那邊使用,山西這邊是直接打折,比網上的陝西那邊的價格還便宜點兒。

壺口瀑布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

這時其實已經漲水了,水的流速很快。

走到這裡,看回來的人都是光著腳渾身溼漉漉的,和棉襖商量她回車上取拖鞋,我先去照風景。脫了鞋給她拿走,我光腳站在水中,看著黃河水在歡跳,有點兒眼暈直打晃。

照了幾張照片,等我想往水霧飄起處走時,工作人員攔著說在漲水不讓過去了。

從橋上到我站的地方要邁過一個水溝,我猶豫了幾次,總怕踩到對面的石頭上腳打滑。在別人的幫助下邁了過去。這時幾個人牽著手看完瀑布走回來要邁過去,一個和棉襖差不多大的女孩一個沒小心踩空了,當時人躺水裡就不見了,還是工作人員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衣服拽了起來,這孩子全身溼透站在一邊嚇得直哭。這樣一看這個水溝著實不淺呢,我不再往前走了,等著棉襖回來,她膽子小,一定自己不敢過來的。

在這白霧繚繞下,半分鐘衣褲盡溼,頭髮跟洗了似的。關鍵是身上的水印全是泥點子,還好我穿的是衝鋒衣,出來後拿毛巾擦了擦還能接著穿。

陝西與山西哪邊看壺口瀑布比較好?個人覺得該是山西比較好。陝西這邊只是宣傳力度大。但是就風景和拍照方面而言,在山西那邊好看。美國國家地理出版的"中國.黃河"圖片集中,選用的7張壺口瀑布照片全部是在山西吉縣拍攝的。陝西的優點:可以看壺口主瀑布,岩石分佈狀態比較清楚。缺點:陝西河床比較低,水大的時候,只能在停車場看看。山西的優點:陝西河床比較低,水往低處流,水會沿著陝西流,會出現600-700百米的瀑布群,這隻能在山西這邊看到,還有90版的人民幣背面的壺口就是在山西這邊拍的,另外山西這邊有個觀瀑洞,可以下到瀑布的底層,在那裡感受李白所寫的那首詩“黃河之水天上來”。還有當年飛黃河的幾位都是從山西飛到陝西的。

前方是更壯觀的所在,本還想往前走,只是才拍完上一張,身邊的工作人員就招呼著,快走快走,漲水了。我走了幾步回頭又拍了一張,只聽到大聲的招呼,要命的快走!沒經歷過漲水的陣勢所以不知道它的可怕吧。趕緊跟著工作人員互相攙扶著往回走。

最後一個上了橋,大家放心了,封橋。回頭再看剛才站立的地方,已被黃河水覆蓋了。

一直捨不得離開,在停車場休息整理一番,因還要奔赴延安,不能耽擱太久,依依不捨中離開。

出壺口原路走回,不遠就見到G22高速入口,進高速,過黃河大橋入壺口隧道進入陝西界,一路穿越N個隧道,全程高速到達延安南出口。只是走上高速也錯過了南泥灣,關鍵也是時間晚了,要是早點可以南泥灣出口出去轉轉再返回,進延安市區已晚8點。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