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是由大腸桿菌、沙氏桿菌等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劇烈腹瀉和小腸潰瘍為特徵,主要危害7日齡以內的羔羊,尤以2日齡—3日齡羔羊發病最多,死亡率很高。羔羊痢疾怎麼治療?
羔羊痢疾病因分析:
羔羊痢疾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其中主要是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梭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牛腹瀉病毒等。該病一般發生於7日齡以內的羔羊,以2~4日齡羔羊發病率最高。
羔羊痢疾症狀:本病的潛伏期變化很大,時間為2~3日,有的羔羊出生後1天症狀明顯,最多為2~3日,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1)急性型:最早流行出現的症例為急性型,死亡極快,羔羊頭晚還吃奶,第二天發現突然死在羊舍。如細心觀察,可見羔羊死前精神差,喜臥不願活動,食慾減少或廢絕,對周圍環境有視物不見的表現;並伴有腹脹痛狀,呆頭低頭,前期糞便屬正常,後變棕色稀液水樣,帶血液並有腥臭味。病羔粘膜發紺,呼吸急促困難,伸頭向後張望;極度脫水後昏迷,口流白沫,全身體溫下降,患羔數小時後窒息死亡。
(2)亞急性型:是最為常見的類型。病程最長可達2~3日,病羔精神萎頓,懶於走動,臥地不起,背弓腰彎,伴有腹痛感覺,前便祕後腹瀉,糞便呈黃色液體粥狀,後帶粘膜顏色,肛門周圍及尾根沾滿水樣糞便,有惡腥臭味。患羔欲食廢絕,全身衰竭無力,若不加強及時治療,最後昏迷而導致死亡。
羔羊痢疾診斷:
以流行病學及症狀分析,剛出生的羔羊會發生下痢,蔓延很快,嚴重的會在短期內脫水而死亡。本病還可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致病。
羔羊痢疾預防:
1.加強對懷孕的母羊的飼養管理,供給充足的營養,保證胎兒正常發育。
2.搞好羊舍衛生,定期有5-10%漂白粉溶液或10-20%石灰乳噴灑羊舍及周圍環境。保持羊舍乾燥、溫暖,做好接羔工作,保證適時哺乳。
3.給羔羊注射羔羊疫苗(羊速清),可以有效的預防,每年秋季注射羔羊痢疾苗產前2-3周再接種一次。
羔羊痢疾治療:
發病後應把病羔隔離,精心治療,加強護理,幫助羔羊恢復健康,儘量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1.用胃蛋白酶0.3~0.5克,土黴素0.3~0.4克,加冷開水100克,全部混合均勻喂服,每天早晚各喂服1次。
2.用羊速清(英國凱諾)肌肉注射:每套用於200斤體重治療,一日一次,連用2-3天,重症加倍。
3.黃連6克,白頭翁5克,陳皮10克,神曲12克,黃柏6克,甘草6克,共研細末,加水200克煎湯,稍涼後喂服,每次40克,每天2次,連喂服3天。
4.碳酸氫鈉5克,磺胺胍8克,加冷開水200克混合勻,每隻羔灌服10克,每天2次,連喂服2天。
5.蘆根10克,魚腥草15克,茯苓6克,炒山藥10克,馬齒莧10克,共研細末,加水200克煎湯,日灌服1劑,以愈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