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法/中暑怎麼辦?

中暑了怎麼辦?

中暑是高溫影響下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溫環境下重體力勞動所致。

重度中暑還可繼續分為:

中暑高熱,即體內大量熱蓄積。中暑者可出現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度。

中暑衰竭,即體內沒有大量積熱。中暑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溼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

中暑痙攣:

即與高溫無直接關係,而發生在劇烈勞動與運動後,由於大量出汗後只飲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

中醫救治

中醫對中暑的論述與救治

中暑者,形同而病別,延醫亦各不同。暑之為氣,時應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暑之傷,先著於心。其症∶頭痛眩暈,心煩面垢,身熱口渴,其脈虛濡。昏僕不知人,亦與中風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中寒治以溫散;中暑治以清涼。先候天時,次隨症治。大小須則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時視症,舉一隅而類三隅

切忌飲冷水,不可令臥冷地。當急移陰處,用大蒜搗爛,加路上熱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熱土,擁擠臍間作窩,令眾人尿滿,暖氣透臍即蘇。

又法∶急以薑湯或童便乘熱灌下,外用布蘸熱湯熨臍下三寸穴立醒,醒後忌飲冷水,飲之立死。

又曰∶暑月晒衣,不可便入箱櫃之中,恐冬月服之,有中暑者。若吹透再收,便無此患。

加味人蔘白虎湯:人蔘石膏(生)知母(生)粳米甘草蒼朮水煎服。、穴位急救法

中暑

症狀:中暑而至頭暈,暈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發生於平常體質弱的人,往往由於過度疲勞,站立過久,環境悶熱,或因悲傷過度等因素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表現有眩暈,眼花,出冷汗,噁心、欲吐,甚至突然暈倒,面色蒼白等。

處理:

1、溫開水(或用糖開水)一杯給病人飲下,並扶到空氣清新陰涼的地方。

2、當患者出現熱昏厥情況,可用一茶匙食鹽混合600ml水慢慢飲下。

3、按摩太陽穴(有藥油更佳)

4、如暈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脣中間上1/3處)。

5、舒綬胸口的不適,可加按內關穴(腕紋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邊線之中點),湧泉穴(足底心前1/3處),令病人儘快甦醒。可用西瓜皮或溼毛巾為患者抹身,加速體溫下降。

中暑要吃水果

盛夏季節,容易發生中暑。在發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脹悶及頭部昏沉的感覺,十分難受,中醫謂之痧症。此時必須儘快進行刮痧治療。

刮痧療法雖是流傳已久的民間方法,但實際上它卻蘊含著中醫經絡理論。中醫認為五臟之系皆附於背(即後背正中線及中線兩側),凡邪氣上行則逆,下則順。通過向下刮痧,使邪氣下降,經絡中的氣機得到通暢而正常運行,所以痧症得以痊癒。

在進行刮痧之前,先用熱水一碗,加入香油兩匙,取光滑的羹匙、銅幣或銅錢一個,蘸油水,從病人的背心開始,輕輕地向下順刮(切忌倒刮),並逐漸著力。如果是羹匙幹了,可以再蘸再刮。直到局部皮膚泛紅隆起,或顯示紫黑色痧點,病人甦醒並感覺輕快為止。

若病勢急重,出現劇烈腹痛,上不得吐,下不得瀉,可去中藥店買點痧疫回春丹0.2克,溫開水吞服,以開竅逐穢。

辨證論治

(一)輕症

主證:頭痛頭暈,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乾煩渴,脈浮大而數。

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洩熱祛暑。

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

方義: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熱;曲池清熱要穴;內關清熱洩三焦火。

(二)重症

主證:先頭痛,煩渴,呼吸喘息,繼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脈沉而無力。

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洩熱、祛暑。

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委中。

方義:神志昏迷,取水溝、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

原作者: 美食妞妞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