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咽喉痛,不可小視?

Tags: 孩子, 寶寶, 咽喉,

寶寶有的時候會嗓子不舒服,可能是因為天氣原因,也有可能是有感染症狀,不要小視咽喉問題,認真觀察,及時治療。

寶寶咽喉痛是否感染了?

孩子喉嚨痛的原因有不少,如果寶寶表現得很不舒適,那麼通常孩子的疼痛往往口腔要甚於咽喉。如果孩子遭受牙齦口腔炎或手足口病的困擾,而導致口腔受損,那麼孩子會表現得異常焦躁,並且難以吞嚥食物。同樣的鵝口瘡和長牙也會讓孩子變成“暴躁寶寶”。

當然了,寶寶喉嚨疼也有可能是任何一種病毒感染所致,正如大人感染感冒或者流感病毒那樣。如果醫生斷定孩子患有扁桃體炎,這表明,寶寶咽喉後部的凸起組織遭受到了病毒或細菌的侵襲。最常見的細菌就是鏈球菌,不過在嬰幼兒中並不多發。

此外,空氣的刺激物,二手菸、小貓小狗的皮毛、灰塵、花粉等,都能引起寶寶咽喉的不適,從而引發類似感冒症狀的過敏性鼻炎,有時還會導致花粉病。甚至於,乾燥的氣候也會讓寶寶吞嚥變得困難,特別的,寶寶睡覺時如果張著嘴巴,那麼口腔的水分流失得就更快。當寶寶醒來時,如果媽媽能給寶寶立即補充水分或者喝一些流體,那麼孩子的情況會很快改善。

寶寶咽喉痛 媽媽不可小視

寶寶咽喉痛該不該看醫生?

如果寶寶口腔存在病痛,那麼爸爸媽媽或許會考慮帶孩子去看醫生。在看醫生這一點上,父母還需特別注意幾件事:第一,孩子3個月以下嚥喉痛需就醫。第二,孩子發熱超過38攝氏度需要就醫。

如果孩子超過3個月了,那麼父母需要及時詢問醫生關於孩子發熱的病因。3-6個月的寶寶,如果發熱超過38.3攝氏度,6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發熱超過39.4攝氏度,那麼醫生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檢查和確認病因。

此外,出現以下情況,父母也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咽喉紅腫,或者出現膿狀物。此外,父母如果懷疑孩子存在吞嚥問題,呼吸問題或者孩子出現食慾不振,脾氣暴躁等症狀,那麼也應該及時就醫。

咽喉痛算不算緊急情況?

咽喉痛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很嚴重的症狀,其中有一種的確會引發較為緊急的疾病,那就是會厭炎。多虧了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現在這種嚴重的疾病比較少見。這種疾病發生時,人體喉部阻擋食物進入氣管的組織部位會受到感染,從而導致寶寶吞嚥困難,甚至呼吸也會存在問題。

患有會厭炎的寶寶會很快發高燒,呼吸問題也頻發,並且常伴隨流口水的症狀。如果你的寶寶出現以上的症狀,那麼爸爸媽媽需要立即帶寶寶就醫。如果孩子呼吸出現明顯的問題,那麼需要立即撥打120救助。

出現會厭炎時,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保證寶寶坐著,不要嘗試檢查孩子的咽喉,也不要給孩子進食任何東西,因為這些都會讓寶寶呼吸更加困難。如果醫生確診了,那麼孩子需要立即轉到急診室接受治療。

寶寶若感染瞭如何治療?

對於大多數病毒性感染,實際上沒有治療的必要。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可以抵擋住這些入侵者,通常一週之內就會緩解。爸爸媽媽只需要讓孩子得到足夠的休息和水分。

如果醫生懷疑寶寶是細菌性感染,那麼醫生會從寶寶的咽喉取出細胞樣本。治療細菌性感染的最快方式就是打一針。有時醫生可以在數分鐘內確診引起寶寶疾病的原因。不過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天以後才能得出結論。爸爸媽媽無需過於擔心,如果寶寶真的病得很厲害,那麼醫生會立即採取治療的。如果醫生讓父母等待結果,那就說明寶寶的病情還在可控範圍內。

如果寶寶真的不幸是細菌性感染,例如鏈球菌,那麼醫生或許就得開出抗生素了。父母需要遵照醫囑給孩子服藥,此外要警惕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期間停藥一次,那麼細菌就會很快肆虐。所以父母需要確保孩子在完全康復之前,每次服藥都不能錯過。如果寶寶的感染比較嚴重,那麼父母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接受治療,通常服用藥物加靜脈注射的方式會讓寶寶很快就能痊癒。

咽喉痛的傳染性有多高?

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傳染性很高,因此一旦寶寶感染了,全家人都需要勤快地洗手。如果寶寶已經比較大,開始吃固體食物了,那麼確保家人不和寶寶使用同一套餐具。此外,在給較小的寶寶換尿布前後也需要記得洗手。

醫生一般會告知父母,孩子需要在家呆幾天就可以回日託或者學校。但通常爸爸媽媽需要以孩子的身體狀況為指標,如果孩子感覺好了,那才讓孩子回校。如果是細菌性感染,那麼孩子服用抗生素至少得24小時以後,感染性才會很低。這意味孩子此時才能回校。

如何緩解寶寶的咽喉痛?

如果寶寶足夠大,已經引入固體食物,那麼溫熱的飲料、茶水都可以緩解疼痛。爸爸媽媽需要防止一點,切忌不能在茶水中加入蜂蜜。寶寶一歲之前喝蜂蜜,風險很大,如果因此讓寶寶肉毒中毒,那就得不償失了。此外,天氣炎熱時,較為涼爽的果汁也可以適當給孩子提供。

如果寶寶體感不適,那麼詢問醫生是否可以給孩子服用止痛藥物,如嬰幼兒退燒片、布洛芬等。需要記住的是,阿司匹林是孩子絕對不能服用的,因為研究證實,其與一種嚴重的疾病相關,那就是雷爾氏綜合症。

嘗試在家中使用冷霧蒸餾器或加溼器,這可以讓寶寶房間的溼度提升,從而舒緩咽喉的疼痛。不過加溼器的使用需要注意,位置不可擺放在離人體太近的地方,此外切忌整夜使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