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權房是一個狹義概念,通常所謂的“小產權房”,也稱“鄉產權房”,是指由鄉鎮政府而不是國家頒發產權證的房產,即是一些村集體組織或者開發商打著新農村建設等名義出售的、建築在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農民自行組織建造的“商品房”。通俗的講,小產權房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集資房、農民房、統建房、軍產房等。城市化快速的地方,容易出現“城中村”與小產權房。還有近郊的農村、小城鎮,也是小產權房集中分佈的區域。相對動輒上百萬的商品房,小產權房十幾萬的報價,對工薪階層吸引力很大。
對於小產權房沒有房產證的風險,售樓人員表示,雖沒有房產證但有兩證一書足以對買房者進行保障。
沒有正規的房產證,這些售樓人員所說的買賣到底是一種什麼交易呢?記者遇到的一位正在裝修房子的業主,說出了實情。他在幾棟小產權樓盤中一下買了三套房子。據他講,現在的小產權房交易都是私下交易。
小產權房在深圳、北京等房價較高城市持續熱銷,最多的已達到房地產市場銷售總量的五分之一。二十幾萬就能買一套房子,這在高房價的城市是非常大的誘惑,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開始購買帶有巨大風險的小產權房。小產權房的持續熱銷,歸根結底還是大部分人在面對高昂房價情況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