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飾行業仍需“三槍”開路未來任重道遠?

隨著人們對家居環境品位日益提升,家居飾品成為裝修裝潢時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部分。

步驟/方法

  隨著人們對家居環境品位日益提升,家居飾品成為裝修裝潢時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說硬裝為骨,軟裝為肉,那家居飾品就是讓居室這個“美女”婷婷嫋嫋,傾國傾城的“眉梢眼角的萬種風情,耳鬢廝磨的鶯歌燕語”。但家飾在我國仍然是一個新興的市場需求領域。
  就目前市場情況看,國內家居飾品行業正處於發展中的初級階段,生產、流通、消費者引導等各大體系均不完善。未來如何發展,沒有任何即成軌跡可循,無論是業界還是消費者都充滿了濃厚的觀望情緒。就目前狀態來看,家飾產品仍然停留在專業市場中,對於“平民市場”仍然顯得長路漫漫,究其原因,主要是關鍵的“三槍”還沒有打響。
  第1槍:打破觀念桎梏
  大部分消費者都會在購房到裝修這個過程中消耗大量資金,但是如果要求他們批量購置家飾產品,很多人仍然覺得不值,更多人傾向於這一部分儘量壓縮投入,對最終效果,自然也並沒有太高的要求。
  全工商聯裝飾業協會副祕書長張曉霞表示:“家居飾品是可以體現主人品位的東西,這就需要生活美學的教育,國外有很多這方面的欄目,我相信國內也會很快出現的,因為人們對美的嚮往是不會停止的。剛才說到對消費者的消費認知階段的引導,其實我覺得家居飾品涵蓋的領域太廣了,但是是有層次的,首先家紡、畫、花,再往後面走,裝飾性特別強的雕塑也好、花瓶也好,包括花藝也好,這應該是隨著這個步伐走的,因為前面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實用功能,後面的實用功能比較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
  業內人士馬宏鈴也對此深有感觸,她說:“我覺得現在消費者較盲目,尤其普通消費者,他們來到我們這裡會覺得什麼都好漂亮,但是就不知道什麼是適合他的,我覺得這和老百姓兜裡的錢和欣賞品位相關,比如說很有錢的人,可能願意把幾十萬元的傢俱整套搬回家,但是對配飾這方面,不一定有這樣的理念,這種東西不是短期之內能馬上改變,需要一種引導。”
  第2槍:打碎知識屏障
  消費者在裝修伊始,會對裝修項目和傢俱選擇有一個較具體的概念,這是因為裝修和傢俱承載的是具象化的生活需要,正如水電改造和床,任何人都知道是需要的,因為這部分工作滿足的是消費者切實的功能性需求。但是反觀家飾產品,很多品類並沒有實際的功能,而是承載了更多裝飾的作用,這些產品對於消費者的美學修養,空間概念都有一定的要求。就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方面的知識並不充分,這也影響了大家對家飾產品的認知,從而使購買熱情大打折扣。
  業內人士呂志紅說:“對家飾產品說,需要引導老百姓,先讓他們來逛,看到展廳裡這些漂亮的組合搭配,包括各個商戶的展廳裡都有家居的擺放,可能是配的一個櫃子,可能是在櫃子上放的一個燭臺,這樣引導這些老百姓過去轉轉,讓他知道這個東西可以如何擺在自己家裡。”
  張曉霞認為家飾產品的裝置性,決定這些產品暫時無法被普通消費者廣泛接受。這種對於美學等多方面的修養,還需要對消費者再普及,這就需要業內和媒體多方努力,時間上來說也不會是一個短的過程。
  第3槍:打通銷售渠道
  對現階段家飾產品,大多跟傢俱產品配套展示,然後在裝修公司、設計師等專業渠道內流通,面向消費者市場的銷售網絡還沒有成型。事實上,在以前走訪賣場的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家飾產品往往會在轉角或者樓梯口等位置,選擇相對節約的鋪位佈局。消費者對於這一類產品沒有一個規模性、統一性的認知。一方面,這是家飾供應公司的相對規模小,很難承擔大規模鋪設網點,甚至樹立形象店的成本;另一方面,由於長久以來對家飾產品的不重視也導致之前成規模的專業賣場的稀少。
  呂志紅認為:“傢俱城不會拒絕這些家飾產品,但形成不了規模,而且它只做終端銷售,很多品牌面臨的問題是沒有精力再去看店。這些就由專業賣場輔助實現。無論專業客是批發零售,我們做的實際上就是價格的問題,設計師來了,那麼我們會給他一個折扣價,採購商來了我們會給採購價,就是零售我肯定不會低於批發的價格,這樣自然而然價格就區分出來,其他的點也建起來了,那麼整個消費模式就出來了。”
  對目前家飾行業,“曲高和寡”情況仍然存在,如何從行業市場轉變到消費者市場,還需要諸多工作的落實。但鑑於現在的市場環境和生產商的體量問題,短期內仍然無法走出專業市場的限制進入消費者市場。至於品牌轉型和未來行業的騰飛,也都需要對消費者和市場的雙向培養。同很多的新興行業一樣,這需要很多廠商乃至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家飾“突圍”現狀,依然任重道遠。

注意事項

對目前家飾行業,“曲高和寡”情況仍然存在,如何從行業市場轉變到消費者市場,還需要諸多工作的落實。但鑑於現在的市場環境和生產商的體量問題,短期內仍然無法走出專業市場的限制進入消費者市場。至於品牌轉型和未來行業的騰飛,也都需要對消費者和市場的雙向培養。同很多的新興行業一樣,這需要很多廠商乃至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家飾“突圍”現狀,依然任重道遠。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