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朋友對藝術體操感興趣?

提高少兒體操訓練水平的對策開展少兒藝術體操訓練活動,應首先研究少兒心理上和生理特點和他們的喜好,制定適合少兒身心特點和喜好的訓練方式和訓練內容,以提高訓練效果。

1.制定趣味性強的訓練內容

根據不同的訓練專案以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分別制定難易恰當、趣味性強的訓練內容。

(1)柔韌練習。對少兒藝術體操初學者來說,教練安排的訓練內容不宜過難。教練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克服困難,耐心地糾正學生的動作。當學生掌握了一個動作後,不宜將訓練難度增加過快,應讓學生循序漸進,訓練學生做一些變化動作,讓學生感到新動作容易掌握,在增強他們的信心後再提高訓練難度。

(2)力量練習。少兒完成藝術體操動作,特別是有一定難度的動作時,不少技術動作都要求運動員有較好的力量,力量訓練是少兒藝術體操訓練中的基本專案。少兒藝術體操的力量訓練,主要訓練學生的腰腹、腿部、踝部等部位的力量。這些部位的負荷較大,如果讓學生過度訓練,學生很容易疲乏,導致他們不願意堅持訓練。在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時,訓練專案的難度不易過大,並將負荷控制在學生能夠承受的範圍,訓練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10分鐘範圍內,通過簡易遊戲組合的形式迴圈進行,以減輕區域性的負擔。例如背部肌群練習,將每兩名學生分成一個小組面對面地做兩頭起練習。還如跳步練習,將學生分散到練習場地的邊緣,當喊完口令1、2、3時,要求學生跳步往場地跑,如雙腿跳。當說“停”口令時,要求學生學習某種動物的靜止形態。這些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之間相互觀摩學習,這既啟發他們的想象力,也增加了訓練的趣味性。

(3)身體姿態練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姿態是藝術體操訓練的重要目的。通過姿態訓練培養學生技術動作的協調性、規範性。姿態訓練包括基本步法、舞蹈動作、各種手臂姿態,身體姿態等訓練以及單腿跳和跨跳、轉體、波浪、地面姿態等訓練。身體姿態訓練過程,不僅僅要讓掌握一些優美的動作,還要求教練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情趣。不少教練把芭蕾作為藝術體操訓練的主要專案,學生反覆進行把杆練習,往往感覺枯燥。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學生練習完固定專案後,教師應給學生增加一定時間練習其他舞蹈,如簡單的拉丁舞、民族舞等。

(4)器械練習。我國少兒對器械專案的熟練程度遠不及藝術體操強國。學生掌握器械專案的速度較慢、失誤率較高。不宜過早讓學生接觸難度較大的器械專案,至少應給學生1年以上的時間讓學生熟悉器械屬性,通過競賽、協作、表演遊戲等方式讓學生熟悉器械,如原地的腰轉圈比賽、簡單的雙臂滾動傳遞遊戲等,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器械。器械專案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按照少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少兒訓練的器械專案,這既有利於學生正確掌握器械動作,也能提高少兒的訓練興趣和自信心。

2.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

少兒藝術體操教學應循序漸進,著重培養少兒對藝術體操訓練的興趣。探索適合少兒藝術體操訓練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訓練效果。

(1)直觀教學。少兒形象思維活躍,在教學訓練中運用直觀教學,採用準確優美的示範動作和簡單形象有趣的語言,能夠提高少兒對動作和語言的理解能力。訓練過程中,除使用球、圈等器械外,可增加紗巾、紅旗、鈴鼓等其他輕型器械練習,以豐富訓練內容和提高訓練的趣味性。訓練過程中,控制運動負荷量,交替訓練不同內容的專案,分階段迴圈教學,避免區域性訓練負擔過重,提高少兒參加訓練的積極性。

(2)遊戲教學。少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形象具體的訊號容易產生條件反射,而抽象思維能力則相對較弱,形象思維優於抽象思維。新奇事物容易吸引少兒注意力,但是持續時間不長。少兒性情多變、意志薄弱,他們的主動性、獨立性和永續性都比較差。在少兒藝術體操訓練中,應該多使用遊戲的訓練方法來提高他們的興趣。

(3)其他方法。教練員可讓少兒完成一些簡單任務,降低他們畏難、嬌氣、依賴情緒,培養他們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品質,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獨立能力。適當安排一些集體訓練專案,培養學生互助協作的意識,以減少少兒的孤獨感。組織一些具有表演和比賽性質的活動,如主持、唱歌、舞蹈、話劇等,讓少兒盡情表現自我。儘可能邀請家長參與,讓家長關心孩子的訓練。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共同鼓勵孩子成長。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