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控制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糾正預防措施?

本文是本人在工作中真實的工作經驗,不存在仿寫,現在網上有許多類似的題目,請大家看清我的文章的每一個步驟,及流程,將不合格品分為的等級,及處理方法。不存在抄襲。

1.目的:

對不合格品進行識別、控制,消除不合格存在的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再度發生,最終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2.適用範圍:

本程式對公司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後的產品的不合格;

3、職責:

3.1質檢員:

a)負責不合格品的識別,並跟蹤不合格品的處理結果。

b)負責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跟蹤驗證。

3.2製造部部長負責對不合格品作出處理決定,並採取糾正及預防措施;

3.3技術員負責相關產品質量標準的制訂與修改。

3.4各車間負責實施糾正預防措施,並做好記錄。

4.工作程式

4.1不合格品分級

4.1.1不合格品分為三級:

a)A級不合格品:主要效能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影響產品的最終使用;

b)B級不合格品:影響下一道工序產品的質量,但不影響產品的最終使用。

c)C級不合格品:不涉及產品的效能指標,能返工的不合格品。

4.1.2不合格品的控制流程

原輔(材)料半成品

成品檢驗

鑑別

標識

評價

隔離

處置

記錄

4.1.3鑑別

4.1.3.1原、輔(材)料及成品:由檢驗員依照相關的驗收標準嚴格行檢驗、鑑別。

4.1.3.2成品、半成品: 在生產及交付的各個環節,由品管部質控員進行感官鑑別。

4.1.4標識和記錄:經檢驗確定為不合格品時,檢驗人員做明顯標識,並經相關班組負責人簽字確認,並作記錄。

4.1.5評價:對不合格品進行判定,驗收標準上有規定的按規定評價,標準件上未做規定的檢驗員參照本程式“4.1”條執行。

4.1.6隔離:已評價的不合格品按其所屬的區域擺放,並做好標識。

4.1.7處置

4.1.7.1對原輔材料不合格品的處置

a)被判為A、B級不合格的原、輔(材)料由檢驗員在檢驗報告單上籤署處理意見,送採購部將改進意見反饋到供方。

b)供應部接到檢驗報告後,與供方聯絡辦理相應手續。

4.1.7.2若因生產急需,且屬B級不合格的原、輔(材)料,供應部可組織技術員、質檢員、生產負責人等進行協商,讓步使用。

4.1.7.3被判為C級不合格的原、輔(材)料,予以接收。

4.1.8庫存原、輔(材)料不合格品的處置

4.1.8.1若因保管不當或庫存時間過長,造成原、輔(材)料出現異常現象,由保管員送到化驗室進行檢驗,由檢驗員出具檢驗報告。

4.1.8.2 A級不合格品的原、輔(材)料由製造部部長審批後作報廢處理;

4.1.8.3 B級不合格品的原、輔(材)料可以讓步使用;C級不合格品的原、輔(材)料由倉庫保管及時處理,並採取糾正措施。

4.1.9生產過程不合格品的處置

a)A級不合格品:由質檢員確認後作報廢處理;總價值超過3000元的由製造部部長審批後作報廢處理;

b)B級不合格品:由質檢員與責任班組負責人簽字,交製造部部長處理;

c)C級不合格品:質檢員現場監督,責任班組進行返工。屬責任事故並填寫《不合格及糾正預防措施報告》

4.1.10成品庫中出現不合格品,由成品庫保管與製造部相應班組定期進行更換。生產部接收不合格品後,按“4.9”條款執行。

4.1.11顧客提出的不合格品(屬重大問題)的處置。

銷售部將顧客反映的問題作好記錄,對不合格品進行感官檢查,並收集樣品和資料,交品管部進行檢驗核實。

4.1.12交付後不合格品的控制

4.1.12.1由質檢員對退回的產品作感官檢查,並按4.1條進行分類處理。

4.1.14返工後的產品由檢驗員重新進行檢驗。

4.1.15對出現批量性不合格品或少量嚴重質量缺陷的不合格品應採取糾正措施,並由檢驗員填寫《不合格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交責任部門。

4.2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責任部門簽收後對不合格(不符合)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實施糾正預防措施,並儲存好實施情況的記錄。

4.3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的驗證

4.3.1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時,由質檢員進行跟蹤、驗證。經驗證所採取的措施是有效的,質檢員在《不合格及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上簽字確認;

4.3.2結果不理想的,應重新採取措施,直至不合格(不符合)被徹底糾正和預防。

4.10由製造部產長負責將關資訊提交管理評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