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筒望遠鏡的基礎知識
方法/步驟
放大倍率
每一架雙筒望遠鏡都有標有兩個數字,第一個數字是指放大倍率。它告訴我們通過望遠鏡觀測時,被觀測物能被拉近多少,例如使用8倍放大倍率的望遠鏡,可以讓一隻距離100米的鳥,看上去只有12.5米。
物鏡直徑
雙筒望遠鏡第二個特性數字指的是物鏡直徑(雙筒望遠鏡入射通光孔徑),是毫米做單位。一架設計標準為10X50的雙筒望遠鏡的物鏡直徑為50毫米。物鏡直徑越大,雙筒望遠鏡採集光線的能力 越強。如果在弱光條件下觀測,那麼理想的選擇是物鏡直徑為42或者50毫米的望遠鏡,物鏡直徑為20或者32毫米的雙筒望遠鏡比較合適在日光條件下觀測。
出瞳直徑
計算: 物鏡口徑(mm) / 倍率
當你距離雙筒望遠鏡目鏡30釐米左右觀察目鏡時,可以看到兩個形如瞳孔的亮點,它的直徑就是出瞳直徑,出瞳直徑等於以毫米為單位的物鏡直徑除以放大倍率。出射光瞳首先告訴我們望遠鏡的質素.質素上乘者出射光瞳為一個完美清晰的圓形光點,位處中央, 周圍呈黑色. 對普羅稜鏡機型而言光點內有稜鏡影子代表稜鏡是次級玻璃(BK7).周圍漏光則代表鍾鏡身防反光不佳.出射光瞳偏向一方或成欖核型則代表內部光軸變歪.出射光瞳越大,代表影像較光及較清晰銳利 (倍率低) 而且眼球較易看到影像,適合海事、環境不斷晃動場合下使用.出射光瞳太細會使影像難於對準觀測.但過了7mm
即超越人眼瞳孔極限大少,一部份光線便散失掉,造成浪費. 而且人越老瞳孔越細,如50歲的人瞳孔夜間中擴到最大亦只有 5mm! 故此 7mm機型如 7x50, 8x56,10x70 開始乏人問津.出射光瞳 5mm 機型如10x50, 8x40 反而最為適中.在日間我們眼睛瞳孔直徑約2-3mm,故此出射光瞳少於3mm的如 Leica 8x20 BC 於日間觀景沒有問題,但夜間使用就不適合.
人眼的瞳孔可以隨光線的強弱而變化,光線明亮則瞳孔縮小,光線微弱則瞳孔增大。觀測舒適的通常規則是:雙筒望遠鏡的出瞳直徑應當至少和人眼的瞳孔直徑一樣大。當然,出射和入射通光孔徑並不是評估影像亮度的唯一決定性指標,其他因素也同樣重要,如對比度,解析度和透光率。
弱光係數
弱光係數是一個經過計算得出的數字,用以描述雙筒望遠鏡在弱光條件下的理論效能。計算公式為物鏡直徑和放大倍率乘積的平方根。弱光係數是個純粹的數學值,沒有對望遠鏡的任何光學質量進行描述。諸如對比度、色彩還原和解析度等。
視場
這個數值指的是距離1000米時所看到的範圍。通常,放大倍率越大,視場範圍越小。具有較大視場範圍的雙筒望遠鏡能夠覆蓋較大的區域,使觀測者可以方便的追蹤移動目標,諸如一大群鳥。
視場即是我們觀景的範圍.視場越大,觀測範圍越大.視場表示方法有數種:
1. 度數: True field of view = 7* 表示視場(整個直徑)可見7度視野.天空由東到西180度,月球視直徑半度,亦即表示視場直徑內可容納14個月球連成一線.
2. 以呎表示: True field of view = 373ft/1000yards. 即觀看1000碼外景物時可見視野範圍為373呎.以簡單三角學計算,把373呎除52.5 即可計出度數.
3. 表面視場: Apparent field of view. 視場大少取決於目鏡設計方式.同樣目鏡下,倍數越高,實際視野一定變窄!比較不同目鏡一定要用數面視場,計算方法很簡單: 數面視場= 實際視場 x 倍率. 如一枝 10x50 7* 目鏡數面視場即70度.數面視場60度以上機型稱為廣角鏡,視野寬闊,但邊緣通常較多像差,影像較鬆散.使用優質機型如從大視窗觀景一樣,非常過癮.即使邊緣有點像差也是值得.50-60度是標準機型,在視野和外圍成像取得平衡. 50度以下像由飲管中看風景,視野太窄,感覺不好.
視距(Eye relief)
視距指在能夠清晰看到整個視場下,眼睛和目鏡之間最短距離.視距長度以mm表示,取決於目鏡設計.視距太短時,若眼睛不是貼近目鏡玻璃便導致視野邊緣失光,不合戴眼鏡認識使用.?視距太長,影像容易有黑影出現,但只要將眼杯拉長問題即可解決?.戴眼鏡人士請選視距14mm以上之型號.又要視野大,又要視距長,目鏡需要複雜多鏡片設計,目鏡部份變得巨大,亦導致雙筒鏡價格水漲船高,非常難求.
對比度和解析度
對比度是指影像明暗區域之間亮度的差別。亮度差別越大,對比度越大。一個對比度豐富的影像能夠讓人們主觀地感到更加銳利明亮。解析度是光學系統描述被攝物體細微結構的能力。解析度越高,能夠分辨影像細節的能力越強,即使是在困難的光學條件下也是如此。最佳攝像(右圖),對比度和解析度都比較高;如果對比度太低影像就顯得十分平板(左圖);如果解析度太低,影像就不銳利,無法分辨物體的細節(中圖)。
反射和耀斑
當從鏡片表面、鏡片組或鏡架反射出的光線到達它們不希望到達的某一影像位置時,便產生了耀斑。不期而遇的反光和耀斑,能夠明顯的降低影像的品質。特別是光線直接射入目鏡時,會大大地損害視覺的感受。為了防止雜光導致的反光和耀斑,通過採用特殊的鏡片鍍膜技術(特殊的減少反光層的真空鍍膜),採用機械部件內部塗有特殊的不反光材料,可以有效的減輕反光和雜光的影響。
景深
景深是聚焦點前後清楚的範圍。調好焦距後,無須重新聚焦,該範圍內的物體仍能保持影像的清晰度。景深取決於雙筒望遠鏡和單筒望遠鏡的倍率。放大倍率越低,景深越大。因此,如果你希望觀測幾個在不同距離上的目標,同時又要保持相同的清晰度,那麼就應當選擇7倍或8倍的雙筒望遠鏡。在昏暗或微光條件下觀測,7倍或8倍的雙筒望遠鏡同樣十分有利,因為你不需要為了保持銳度而重新聚焦。放大倍率越高,景深越小。較大的放大倍率對於觀測微小細節或較小的主體十分有利。如下圖
像差(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光線穿過玻璃時產生折射現象, 不同頻率光線折射角度有別, 形成在高反差影像旁出現藍/黃邊. 色差問題在高倍率時尤其嚴重. 所幸雙筒鏡倍數較低, 色差問題不大. 改善方法是使用昂貴光學玻璃如 ED (Extra Low Dispersion, Nikon 於1972年推出), Fluorite 螢石鏡 (Canon 於1969年大規模生產) 籍其高折射率抑壓不同光線之折射角度,從而降低色差.但一些數千元的雙筒鏡都只使用普通玻璃而產生極佳成像.色差絕對是一個重要格鏡指標.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普通球面玻璃其性質使邊緣光線不能聚焦在同一焦點上,越近邊緣光線焦點越短.導致邊緣鬆散.而且中央解像度及亮度也有所影響.所以光束穿過鏡頭時,越是靠近鏡頭邊緣,越是偏離實際的影像像點,物鏡直徑越大,這種情況越嚴重,這種現象被稱為光圈誤差,或球差。球差會導致影像銳度和對比度的嚴重下降。在極端的情況下,耀斑會十分明顯,圍繞著點狀光源周圍會形成彌散光暈。
解決方法是鏡內裝設特殊研磨的非球面鏡 (多個曲面),改善邊緣變形情度.廣角機型邊緣有些鬆散不是問題,但要儘量避免.
彗差
當彗差出現時,光束從像點偏向另一面。像點出現一個形如彗星一樣的尾巴。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圖象的邊沿區域而不是中心部分。明顯的彗差會導致影像銳度和對比度的降低。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圖象中光源一點會出現明顯的彗尾現象。如左側的放大星體照片所示,這一部分是從右側月亮圖片中裁減下來的。
稜鏡系統
稜鏡的功能在於通過翻轉,將一個物體的影像轉換為正確的影像,這也是為什麼稜鏡系統又被稱為轉換系統的原因。稜鏡在系統中對於一個雙筒望遠鏡的大小尺寸和鑄造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稜鏡主要有兩種形式:屋脊式和波羅式。